|

股票

牛磺酸真有那么“牛”?

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09 13:52:30

(原标题:牛磺酸真有那么“牛”?)

作为功能饮料核心成分的牛磺酸,可谓牛股辈出。截止到2025年7月8日,年初至今“牛磺酸一哥”永安药业(002365.SZ)以260.45%的涨幅,大幅跑赢了“新消费一哥”泡泡玛特的201.96%,位列A股涨幅TOP10,可谓是风光无限。

图片说明:年初至今全部A股涨幅排名,数据来源于Wind

牛磺酸不仅在2025年风光无限,在2024年同样大放异彩。2024年东鹏饮料(605499.SH)大涨80.58%,同期中证饮料指数(H30205.CSI)下跌11.32%,超额收益高达91.90%,进入2025年超额收益进一步扩大至137.61%。

图片说明:东鹏饮料与中证饮料指数对比,数据来源于Wind

放眼海外市场,牛磺酸就更“牛”了,2008年至今,怪物饮料(MNST.US)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大幅跑赢标普500可选消费指数及标普500日常消费指数。2002年怪物饮料市值仅约5000万美元,如今已超过600亿美元,相当于1/5个可口可乐,或1个五粮液。一个冷知识是:在美股标普500指数成分股中,近20年回报率最高的便是怪物饮料。

图片说明:怪物饮料与对标指数,数据来源于Wind

“蹊跷”的“牛磺酸一哥”

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大牛股往往对应着无数卖方的紧密研报跟踪、以及频繁的买方调研,但这一次无论券商或基金,似乎对永安药业的兴趣都不太大。

根据东方财富股吧统计,最新一份关于永安药业的公司研究报告,还停留在2020年、已有5年之久,券商“跟丢”大牛股,实在少见。

图片说明:永安药业研究报告,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股吧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似乎也完全错过了永安药业的大涨。截止到2024年底,公募基金对永安药业的总持股仅195.61万股,按当时收盘价计算,市值仅约1600万元。由于公募基金季度报告仅披露前十大持仓而不披露全部持仓,根据Wind统计,2025Q1没有任何一只公募基金愿意将永安药业作为前十大重仓股。

图片说明:永安药业机构持股,数据来源于Wind

更蹊跷的是,永安药业的股价越涨,股东数量反而越多。正常情况下,从筹码角度来讲,股价上涨、尤其是大涨后,由于市场共识已经形成,在大资金介入后,筹码集中度往往会上升,但永安药业的筹码集中度反而下降了很多。根据Wind统计,2024年底永安药业股东总数量为23,370户,随着股价涨幅超过260%,股东数量64,480户,真是奇也怪哉,难道是众多散户们齐心协力买上去的?

图片说明:永安药业股东数量变化,数据来源于Wind

如此看来,结论难不成是:券商和公募基金都看走眼了?还是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牛磺酸真有那么牛吗?

牛磺酸又名牛胆酸、牛胆素,因1827年首次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是人体的一种条件必需氨基酸,其生理作用广泛,包括调节血糖水平、胆汁酸结合、解毒、维持膜稳定、血压调节、渗透调节等。

牛磺酸主要有缓解疲劳、改善记忆、增强免疫力、抗癌抗衰老等功能,主要应用于功能饮料、宠物食品、保健食品等领域。

图片说明:牛磺酸下游应用占比,数据来源于智研咨询

牛磺酸首次被带入大众消费者视野,源于红牛的功能性饮料,1997年,总部位于奥地利的欧洲红牛全面进入美国市场,首先在南加州销售红牛饮料,随后逐步实现全美销售。红牛的成功吸引了大量品牌在2000~2002年前后进入功能饮料赛道,怪物饮料通过大包装低单价的策略、以及针对18~34岁年轻人的精准定位,最终脱颖而出。

图片说明:红牛、怪物饮料、东鹏特饮的核心成分均为牛磺酸,数据来源于国金证券研究报告

2014年,可口可乐以21.5亿美元收购了怪物饮料16.7%的股份,成为怪物饮料第一大股东。事实证明可口可乐没有看错,牛磺酸功能性饮料是一个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美国、中国都诞生了大市值的上市公司。

而作为2025年牛磺酸“一哥”的永安药业,似乎也是功能性饮料这个逻辑。2024年底,永安药业推出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易加能”,以牛磺酸为核心成分,主打抗疲劳,并采用泡腾颗粒剂型。

图片说明:易加能,数据来源于小红书

由于永安药业本就是全球牛磺酸产能最大的公司,为红牛、雀巢、可口可乐等世界级公司的重要供应商。易加能的推出,给了市场一个由ToB转型ToC的底层逻辑,对应估值的提升,开始由化工股转为消费股。

只是,一方面,估值之家认为永安药业的估值提升实在有些过头。根据估值之家对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小红书总共5个渠道销售量的统计(线下渠道尚未大规模铺开,暂时忽略不计),目前易加能的合计销售额还不到1000万元,而永安药业的市值却较年初提高了61亿元。

图片说明:从左到右分别为天猫、京东、抖音、拼多多、小红书上的易加能销量,数据来源于各个APP

另一方面,易加能未来能否成长为超级大单品,现在言之为时尚早,但牛磺酸的产能过剩或许随时都将到来。

需求方面。一方面,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牛磺酸销量约10.05万吨;另一方面,根据永安药业2024年报,永安药业现有牛磺酸产能5.8万吨/年,占全球5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于两者口径相差不大,因此可以作为相互印证,推算出全球牛磺酸年需求约12万吨左右。

供给方面,永安药业现有牛磺酸产能5.8万吨/年,2025年7月永安药业公告新增4万吨/年牛磺酸产能已达到投产条件。另外,据不完全统计,嘉澳环保(603822.SH)于2024年开始建设5万吨牛磺酸产能、圣元环保(300867.SZ)于2024年开始建设4万吨牛磺酸产能、新和成(002001.SZ)于2024年底计划建设3万吨牛磺酸产能,而远大医药(0512.HK)也有2.5万吨牛磺酸产能。因此仅国内的牛磺酸产能就将达到24万吨以上,超过全球牛磺酸需求的一倍。

或许牛磺酸并没有像股价表现的那么“牛”。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9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