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2025-07-07 18:20:25
(原标题:参会调研 | 晋景新能(01783.HK):掘金千亿电池回收蓝海,龙头合作生态成型)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首批动力电池已逐步到达8年质保期,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集中退役高峰期。面对即将到来的动力电池退役高峰,电池回收产业吸引了众多企业的目光,使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成为行业新战场,规范化回收率不足的现状与千亿级市场潜力形成巨大张力。那么该如何更深入了解相关上市公司,从而精准捕捉未来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的投资机会?
2025年7月4日,由格隆汇主办的“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在深圳举行。众多优质上市公司高管前来与投资者零距离线下沟通。活动当日,深耕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的循环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晋景新能的投资者关系总监Gavin参与了路演环节,与投资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格隆汇也整理了这次上市公司路演的演讲,以飨诸君。
在过去的一年里,晋景新能业务发展势头强劲,成长性得以充分体现。晋景新能究竟有怎样的价值?投资者或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把握绿色转型趋势,实现高速增长
晋景新能于2018年登陆香港主板上市,其前身主要从事传统建筑施工业务。2022年,晋景新能开始布局动力电池回收领域,通过获取香港首块动力电池处置牌照,逐步构建涵盖运输、出口及拆解的全套资质,初步打通电池回收的合规通道。
具体来看,晋景新能正在建设的“香港环保园电池回收工厂”是香港首条也是唯一完整牌照的锂电池回收处理产线,该项目占地约9420平方米,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开始运营,预计初期年处理量可达到10000吨,后续有望借此形成“大湾区超级联系人-全球示范项目”的独特定位。
除此之外,晋景新能通过全球化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当前,晋景新能持有各地区政府牌照+多项国际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业标准认证,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电池回收的业务资质,并将其回收网络延伸至28个国家,在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关键市场建立77个服务节点。今年四月份,公司还收购新加坡Green Jade公司的全部股权,通过其全资子公司Supportive Recycling接入严格的欧盟环保标准与循环经济政策体系,强化了自身的全球资源的调配能力。
与此同时,晋景新能还通过持续拓展合作生态,绑定龙头企业,实现对电池回收+的深度探索。截至目前,公司先后与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晶科储能、中天科技、中资环、宁德时代旗下的邦普循环以及华友钴业等企业,针对海外电池回收服务、电池回收网络的构建等方面达成深入合作。
在强大的全球化网络推动下,晋景新能的财务数据颇具亮点。2025财年,公司营收同比激增92.3%至8.7亿港元,其中逆向供应链管理及环保服务业务贡献了80%的营收。归属股东净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890万港元大幅收窄至1570万港元;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从去年同期的-4010万港元增加至4480万港元。
Q&A环节
Q1:目前公司主营业务集中于香港市场,请问该区域的电池回收业务是否由我方独家运营?抑或存在其他竞争主体?
A1:目前公司在香港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业务量占比超过90%。这种市场地位的建立主要基于两方面核心优势:一是公司早期介入该领域,积极配合香港政府的相关要求,在申请牌照过程中共同构建了完整的电池回收体系,并为相关法规制定及流程设计提供了专业技术与业务支持;二是香港作为单体市场规模稳定可测算,从整体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来看,我们有充分理由认为,相关机制更倾向于维护行业的稳定有序发展,而非引入过度竞争。
Q2:鉴于香港市场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我们后续的业务拓展重点似乎是东南亚或美国地区。在香港,牌照资质构建了公司的竞争壁垒。那么,在进军欧洲或美国等新市场时,除了这些市场本身规模扩张带来的机遇,我们相较于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A2:欧洲和美国市场目前是我们战略版图中至关重要的区域。我们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在传统回收网络布局方面具备显著优势,网络的拓展相较其他参与者更具效率。相较于电池厂系企业(如邦普循环)、材料企业(如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格林美),我们主要定位于服务提供商。尽管当前电池厂回收退役电池是主流,未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高峰的到来,市场回收的体量占比将显著增加,这就需要建立强大的回收网络基础。我们在海外的网络体系已相对完善且具备较强竞争力。
其次,我们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在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中,无论是报价策略还是服务质量,均获得了广泛认可,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口碑。此前,香港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由国际车企构成,所以公司在前期主要服务国际客户,赢得了这些客户的积极反馈。这些国际客户往往也会向其欧洲或美国的分部推荐我们,同时我们通过持续的本地化优质服务,也在不断强化自身在这些区域的市场声誉。因此,我们的市场拓展策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稳固的客户粘性和口碑推荐机制。
此外,我们的成本结构也具备竞争力。这主要源于对现有网络的优化利用,以及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锁定了包括核心电池客户、汽车制造商和储能用户在内的关键客户群体。这种战略布局预计将产生滚雪球效应,推动业务规模持续增长。综合来看,完善的全球网络、优质服务积累的口碑、成本控制能力以及核心客户锁定策略,共同构成了我们在欧美市场拓展中的核心优势。
Q3:你怎么看待国内的电池回收市场?
A3:国内动力电池回收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前竞争格局复杂且规范化进程仍在推进。国内市场目前实行“白名单”机制,由工信部认定的156家具备资质的正规企业负责电池拆解及金属冶炼。
然而,在“白名单”体系外,还存在约18万家非正规回收企业。此类企业通过规避环保成本降低运营开支,从而以高价抢夺废旧电池货源,导致正规企业在成本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当前国内市场呈现“正规军竞争不过游击队”的现状,亟需政策法规进一步强化监管与行业整合。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