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沪指年内新高!“7月翻身”来了?公募最新解读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7-04 21:38:21

(原标题:沪指年内新高!“7月翻身”来了?公募最新解读)

【导读】基金公司解读A股市场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燕北 孙晓辉

7月伊始,A股市场延续反弹势头,沪指更是不断创出新高。

7月4日,沪指一度上涨逼近3500点,最终收于3472.32点,再创年内新高。自去年10月初高点回落后,这一代表性指数已数次逼近3500点整数大关。

接下来,A股是否会延续反弹?“7月翻身”行情是否有逻辑支撑?又有哪些投资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短期市场或呈现中枢震荡向上态势

在基金公司看来,本轮市场反弹更多基于情绪层面,短期市场或呈现中枢震荡向上的态势。

回顾本轮市场反弹行情,创金合信基金认为,更多是此前市场波动率降到较低水平,随后情绪释放、波动率上升带来的反弹,叠加市场风险偏好向好,驱动指数向上,但缺乏宏观经济和行业基本面的显著催化。后续市场能否向上突破,还有赖于宏观基本面和公司盈利预期的改善,以及政策端的落地力度。

近期,多只银行股股价不断创出上市以来新高,大资金“含银量”持续提升。对此,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在金融政策陆续出台稳市场、稳预期的背景下,金融板块年初以来走势强劲,银行股涨势如虹,非银板块也表现出较好的向上弹性。

银河基金补充道,多家上市银行披露半年报预增公告,净息差边际改善预期增强,不良贷款率延续下行趋势,资产质量持续优化。央行三季度工作会议提及“维护利率市场秩序”;部分地方性银行受益于区域经济复苏信贷需求提升。

 “七翻身”由多重因素驱动

历史上向来有“五穷六绝七翻身”的市场谚语,7月行情背后到底有没有“胜率逻辑”?

富国基金表示,复盘来看,历史上的“七翻身”行情,通常是由资金、政策与情绪三重力量共同驱动的结构性修复结果。由于日历效应,6月流动性会阶段性偏紧,而7月流动性边际回暖,市场情绪回升。6月市场下跌打开技术性反弹空间,而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会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方向,若释放积极信号,往往对市场情绪形成边际提振,成为驱动反弹的关键催化。此外,7月也是中报业绩预期开始发酵的时期,景气投资的胜率有所提升,催化市场的结构性特征。

博时基金认为,下半年GDP增长虽仍受不确定因素扰动,但市场或已对其定价,后续需关注稳增长政策的应对和落地效果,以及市场在资金面宽裕的情况下风险偏好的变化。短期市场或呈现中枢震荡向上的态势。

创金合信基金认为,当前进入了全球宏观叙事定价疲劳期,预计下半年市场定价的主导因素将回归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变化上,需要紧密跟踪今年政策端落地节奏。

结构性机会仍值得把握

在各家基金公司看来,当前行情下,结构性机会仍值得把握,或可关注科技成长及高股息占优的“哑铃”策略。

银河基金表示,市场将面临政策发布、中报业绩与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随着年中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临近,叠加上市公司中报披露窗口开启,资金或向盈利确定性强的细分领域集中。可以关注政策驱动的板块和领域以及产业趋势明确的方向。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当前看好各个行业的新技术、新业态、新需求的投资机会,如固态电池、核聚变、稳定币、数字货币和跨境支付等,机器人领域的具身机器人和特定应用场景机器人,医药中的创新药和AI+医疗、脑机接口,新需求中的IP潮玩和军贸、“AI—AI”应用和AI终端。同时,需要把握市场节奏,逢低布局。

诺安基金认为,现阶段海外AI已形成“推理算力提升→用户产生黏性→更大推理需求→更多推理算力需求”的闭环,带来更多商业化空间和应用,国内外算力链值得关注。此外,中报季可以沿着业绩确定性强或筹码出清相对彻底的两个思路进行布局,首先包括风电、游戏、宠物、小金属、稀土、券商等板块;其次,新能源(锂电、光伏)中的部分板块估值已回到合理区间。此外,军工行业三季度也有看点。

展望后市,国融基金认为,中期来看,国内经济、成长行业产业趋势继续向上,整个市场仍在震荡上行中,继续看好权益市场中期表现,重点关注AI应用、半导体产业链及医药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编辑:晨曦

校对:纪元

制作:舰长

审核:许闻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中国基金报

2025-07-05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