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7-04 12:18:13
(原标题:即时零售复刻电商历程,第三方即配有望诞生千亿元市值)
从京东外卖日均2500万单的入局体量,到美团闪购2025年一季度超60%的订单同比增速,即时零售赛道的爆发已无需赘言。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即时零售行业的日单量与电商快递的单量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这也意味着支撑即时零售的即配物流体系将迎来结构性变革。
在电商的发展历程中,以顺丰、中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快递,共同支撑起了电商生态的繁荣,并且都跑出了盈利商业模式,这两家企业更是成为千亿市值巨头。相对而言,选择基于平台生态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虽也已成规模,却面临一定的增长瓶颈和盈利压力。
与电商时代类似,即时零售同样存在两种物流模式:平台自营与第三方即配。这种结构性差异在即时零售领域似乎也遵循了历史规律。在外卖、闪购大战加速即时零售发展的进程中,第三方即配正以其更广泛的场景覆盖、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更灵活的调配方式与自营物流共生,并持续凸显更多基础设施价值。
第三方即配:即时零售生态的破局关键
虽然外卖平台自营配送在一定程度上能以闭环服务模式增强用户体验,但是由于即时配送需满足“即需即达”的时效性要求,在运力调度、人员配置、路线优化等方面的运营复杂度更高,使得其单位订单履约成本显著高于传统物流模式。而对于平台自营配送体系而言,这种成本压力更为突出:一方面,高峰时段运力紧张与非高峰时段的资源闲置,会进一步推高单位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平台规模扩张导致的成本持续增长,会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盈利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即配的优势愈发凸显。其灵活的运力调配能力可以有效缓解潮汐效应带来的资源浪费问题,通过构建跨平台、跨场景的运力调度网络,实现“高峰共享、低谷复用”,在降低边际成本的同时提升整体效率。实际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面临盈利压力的外卖平台开始将更多订单委托给第三方即配服务。有分析师指出,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等自营物流履约闭环率一直以来在持续下降,且这种趋势仍会继续。
其次,在流量分散化趋势下,商家更加需要多平台布局与全渠道运营,为了减少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它们会避免和商流平台绑定服务,并加强私域流量沉淀。第三方即配可提供一站式接入多平台的服务,包括搭建私域渠道闭环,不仅可以帮助商家掌握话语权,更能实现跨平台订单的高效履约。
一边是头部KA客户的全渠道高质量履约需求,另一边是各流量平台竞争加剧下的降本增效诉求,第三方即配已成为即时零售生态的核心基础设施,规模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在服务场景拓展层面,针对服务标准较高的长尾需求(如奢侈品、医药),第三方即配也能凭借更精细化的服务流程和更广泛的服务网络,以相对经济的成本满足这些高需求。这种全场景覆盖的履约能力,正是第三方即配在即时零售生态中构建差异化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全场景配送:第三方即配的盈利新范式
以顺丰同城为例,其通过商家“B”、消费者“C”和物流末端“最后一公里”配送协同的全场景业务模式,构建了“全需求、全时段、全距离”的服务网络,率先在即配行业实现扭亏为盈,并连续两年保持盈利,印证了其模式的可行性。在KA客户合作方面,顺丰同城市占率持续领先,与各平台建立深度合作,无论平台是否有自建运力,顺丰同城都能基于全国范围的高效运力网络提供运力支持和协同,并通过C端个人订单和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进行空间、时间上订单密度的提升,促进各方降本增效,夯实自身稳定盈利结构。
在流量入口多极化趋势加剧的背景下(如抖音、微信等平台的入局),品牌方对跨平台流量整合的需求愈发迫切,叠加主流平台履约成本持续高企的行业现状,第三方即配的规模经济效应将进一步凸显。这种基于网络密度与资源调度效率形成的竞争优势,不仅强化了其在即配领域的地位,也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推动更多参与者向全场景覆盖与资源整合的方向迈进。
更为重要的是,品牌商借助第三方即配的服务网络触达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平台得以优化履约成本并提升服务质量,而消费者则享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配送体验。这种多方共赢的模式,正是推动“万物到家”真正繁荣的核心动力,也更符合物流发展的历史规律。
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进一步扩张,第三方即配的前景将更为广阔,商务部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规模将达2万亿元,即配市场或与电商快递平分秋色。就好比电商快递用万亿市场反哺出顺丰、中通等千亿市值第三方企业,第三方即配也站在了相似的起点之上,不是替代自营物流,而是以互补构建多元生态。正如顺丰、中通在电商时代的崛起,即时零售赛道也终将催生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第三方即配巨头,而迈向千亿元市值的这一进程,才刚刚开始。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