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7-02 18:01:43
(原标题:植物医生八年磨剑IPO 超5000门店陷管控漏洞延期19个月上市【IPO观察】)
《投资者网》张静懿
近日,北京植物医生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植物医生”或“公司”)披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拟在A股上市。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此次上市计划筹备已久,早在2017年,植物医生便开始布局上市之路;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23年7月正式启动A股IPO辅导。经过约两年、七期的辅导,公司终于正式递交招股说明书,迈出上市的关键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医生IPO辅导耗时约两年、延期19个月,主因是内控缺陷整改,尤其加盟店管理失控引发风险,以及产品质量存在漏洞。
经销模式拉低盈利水平
资料显示,植物医生是主打高山植物护肤的品牌,创立于1994年,由解勇创办。2004年,解勇开设了第一家护肤品专营店,正式进军护肤品领域。此后,公司一路稳扎稳打:2007年转型为植物护肤专卖店;2014年品牌正式定名为“植物医生”,并确立了“高山植物,纯净美肌”的品牌定位;2017年,推出其最具代表性的高山植物系列产品——石斛兰系列。
凭借多年的发展,截至2024年,植物医生在国内拥有超5000家门店,会员数量突破2400万,海外市场已拓展至日本、印尼、新加坡等国家。根据欧睿数据,按2023年零售额计算,植物医生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植萃护肤品牌”,石斛兰系列产品累计销售额达50亿元,位居全球石斛兰护肤品零售额第一。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4年,植物医生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17亿元、21.51亿元、21.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亿元、2.30亿元、2.43亿元,展现出较为稳定的盈利能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5.22%、60.34%、58.90%,低于同行业平均数66.69%、68.28%、70.47%。相比之下,2024年,同行业的可比公司珀莱雅、贝泰妮、丸美生物毛利率均超过70%。
对于毛利率低于同行的问题,植物医生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销售模式不同。公司以经销模式为主,需要为经销商预留一定利润空间,导致整体毛利率低于直营模式。因此,公司整体毛利率不及珀莱雅等三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不过,植物医生也强调,若仅看直营模式,在报告期内的直营模式毛利率分别为70.02%、73.62%和71.16%,与上述三家同行企业较为接近。
渠道建设方面,植物医生采用“直营+经销”的模式。2022年至2024年,经销模式业务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4.63%、63.82%和63.37%,占比较高。
从近三年的渠道收入来看,线下门店一直是植物医生的核心优势所在。2024年,公司经销模式和直营模式下的线下门店收入分别为11.1亿元、5.27亿元,而经销模式和直营模式下授权专卖店、经销电商平台收入合计约为2.56亿元、2.63亿元。
研发投入方面,植物医生较为重视,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并行的模式。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研发投入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48%、3.53%和3.08%。截至2025年5月31日,公司共取得212项境内外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59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外观设计专利112项。
根据招股书,植物医生本次上市计划募集资金约9.98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营销渠道及品牌建设项目、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生产基地技术改造项目和信息化系统升级建设项目。
加盟失控触发系统性内控危机
2025年6月,植物医生完成了A股IPO上市辅导备案,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较于原计划2023年11月完成的上市辅导验收,植物医生此次的辅导周期被延长了19个月。
延期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需要整改内部控制缺陷,尤其是加盟店管理混乱所引发的合规风险。辅导机构在报告中指出,加盟商违规销售、虚假宣传以及供应链监管漏洞等问题,已经暴露了公司系统性的风险。
目前,植物医生超过70%的门店为加盟店,但多地的监管处罚案例显示,公司供应链管理存在明显的漏洞,加盟模式失控。
2023年,湖北赤壁的加盟店因销售违规添加美白成分“377”的普通化妆品,被处罚没9.1万元;四川渠县的门店因虚假宣传产品具有“国礼”属性,被罚款5000元;关岭、襄汾等地的门店还因销售过期产品、缺失台账等问题接连受到处罚。尽管植物医生总部声称已“召回遗漏”,但仍有部分加盟店的遗留产品在市场流通。
2023年6月,关岭植物医生化妆品店因经营超过使用期限的“滇青瓜水漾舒润凝露”化妆品1瓶,以及化妆品标签不符合规定的“滇青瓜水漾舒润乳液、高山松茸鲜活盈亮玉肌水、高山松茸鲜活盈亮面霜、雪莲美白淡斑晚安霜”化妆品各1瓶,被罚款0.4万元。
除此之外,植物医生的产品质量也饱受争议。2022年,植物医生的“紫灵芝多效驻颜洁面乳”菌落总数超标21倍(21000CFU/g),涉事批次产品被责令下架,然而在通报后数日,该产品仍能在电商平台销售。2023年,赤壁门店销售的“高山松茸”系列化妆品又因违规添加成分被处罚。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植物医生曾借助“国礼”叙事来塑造品牌溢价。门店导购一度宣称产品曾作为礼物赠予“乌克兰总理、澳大利亚前总理”,但随后又改口称这是“董事长个人行为”。律师指出,此类未经授权的宣传行为涉嫌违反《广告法》,最高可处以广告费用10倍的罚款。
尽管植物医生凭借庞大的单品牌店规模和差异化的高山植物护肤定位,在国货美妆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过度依赖经销模式、产品质量问题频发以及内部控制存在漏洞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只有这样,植物医生才有可能在与珀莱雅、贝泰妮等头部品牌的竞争中立足。(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7-03
投资者网
2025-07-03
投资者网
2025-07-03
投资者网
2025-07-03
投资者网
2025-07-03
投资者网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