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王者归来!股价历史新高

来源:格隆汇

2025-07-01 18:54:07

(原标题:王者归来!股价历史新高)

7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成交额也较昨天略微缩量。

正当人们还在期待新的主线时,上周五大跌的银行板块上演了一出王者归来。

接近两万亿市值的建设银行开盘后一路走高,涨近3%,股价再度创下历史新高,苏州银行、厦门银行、杭州银行等区域城商行涨超3%,银行ETF天弘(515290)今日上涨1.5%,年内涨幅超17%。

"低估值+高股息+政策受益"兼具的银行板块,在险资资金持续注入下,再次成了A股的价值洼地。


01

银行护盘


截至收盘,上证涨0.39%,创业板跌0.24%,北证50涨0.68%。

先来看盘面,一边红利(银行、电力)护盘,科技多点开花;另一边券商、地产、石油、酿酒等板块走弱。

科技主线换了一波概念轮动,前期涨幅较多的多元金融、跨境支付、固态电池等概念调整明显,或与市场风格切换及部分板块短期获利回吐有关。

今天光刻机与先进封装概念持续活跃,在“大基金三期聚焦卡脖子环节”的政策预期下,产业链相关企业表现强劲。

医药板块走强,以创新药ETF天弘(517380)为代表的创新药方向领涨,午后走势强劲,直接受益于《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出台,医保数据开放为研发注入新动能。

中船系概念股异军突起,受“山东舰编队将访港”事件催化,军工板块再现主题性机会。

可控核聚变概念悄然升温,招标密集期推动产业链核心组件企业受到资金关注。

科技板块最近的分化行情可以看出,随着7月政治局会议政策定调窗口临近,叠加中报业绩验证期开启,资金已经开始押注具有明确产业趋势与政策加持的科技成长板块,比如近期上涨的CPO、PCB、风电等,都是有中报业绩预期支撑的。

另一边,电力股走势与银行类似,上周五大跌后近两个交易日资金开始回补,华电辽能、华银电力涨停。

连续调整两日的银行股卷土重来,再度大幅飙涨,建设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价再创历史新高,苏州银行涨超5%,厦门银行、杭州银行、渝农商行等涨超2%,主力资金今天流入了27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年初至今银行板块涨幅14.84%,在全行业中排名第2,红利仍然是银行的主线。国有大行在近一个月中涨幅为6.03%;股份行近一个月涨幅为9.96%;城商行近一个月涨幅为6.01%;农商行近一个月涨幅为6.13%。

至于上周五为何会出现大幅调整,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月末效应及部分机构季末“调表”需求。以4-5月这两个月的月末为例,银行股都发生过调整。

其次,在年中结算的时间节点上,一些险资以及一些风格漂移的基金,都有季末的“调表”需求。从而导致月末这段时间,我们一边看到前期涨幅较多的红利股在调整,一边看到久未上涨的新能源板块拉了一波。

另一可能的原因在于,中国人保相关负责人在股东会上表示,股票中OCI类目前已占二级权益的30%左右。市场解读为可能仓位已经差不多了,因此对来自险资的增量资金的可持续性开始存疑。

不过,据招商证券研报,2024年末,上市险企的OCI账户投资,平均占比就已经超过了30%。这两天的行情回补也说明,这点解读并不准确,往后看调整的时间和空间都有限。


02

长期上涨逻辑坚定


对于银行股的分析,去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跟踪,并且看好态度也越发坚定。

虽然说这世上绝对没有任何股票是一直只涨不跌,并且银行股从2023年以来的累计上涨幅度确实已经很高,但这并不能否定它们的上涨潜力已经释放完毕。

根本原因,就是在于银行在长期稳增长下形成的低估值。无论是绝对值低估,还是相对低估,在当前A股和港股市场中,都找不出另一个在体量上足够能与之媲美的行业。

在绝对值上,当前A股银行的整体PE水平约为7.23倍,行业中值6.16倍;整体PB为0.71倍,行业值0.75倍,都是一直全行业最低估值水平。

但在分红回报上,银行板块却是全市场长期来股息率整体最高的。这两年即使在股价已经显著大涨的条件下,银行股的最新平均股息率依旧高达5.13%。

从ROE的角度,也可以看出银行股的价值。数据显示,当前银行ROE仍维持在9%以上,极端假设下底线ROE仍有8.5%,尽管行业净息差自2020年来快速收窄,但行业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带来的信用成本下行、和利率下降带来的非息收入增加一定程度上缓释了ROE的降幅,并没有市场担忧的会显著下行。

很多人担心,在这几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下行压力增大,尤其房地产行业暴雷的背景下,银行的资产质量会恶化,业绩增长也会受影响。但实际结果看,这种影响显得比较有限。

比如反映贷款项目资产质量的不良率,从2020年度以来就开始出现趋势性回落。即使是密集暴雷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业务,其不良率也从2023年度开始得到有效遏制并出现回落。

这背后,得益于很多方面的共同支撑,尤其长期以来国家对于银行业的价值定位和政策呵护,以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所释放的巨大红利。当前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晋升全球第二大,却依旧能以5%的增速稳健发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速更加明显,也足以说明经济发展释放的红利对银行依旧会有非常坚固的支撑。

最近两年,政策面对于维护银行业“保持合理的息差水平,避免银行无效‘内卷’”的底线思维没有变化。对于银行业的“净息差”频频表现出呵护态度。

2024年至今,政策层多次出策帮助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包括降准、增资扩股等,以支撑银行在化债、业务扩张等更好施展。结果是显著的。尽管近两年利率中枢持续下行,但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率也得到了有效的趋势性下降。

然后在规模增长、及非息业务稳健经营的带动下,银行的利润成绩得以维持稳健增长。


03

合适的关注方向


银行股仍有上涨潜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机构资金对于银行股的依旧处于“欠配”状态。

根据5月7日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基金收益考核权重上升,持仓需要逐步向业绩比较基准靠拢。根据2024年年报,当前主动权益基金较基准(仅考虑以沪深300、中证500与中证800为业绩基准的主动权益基金)对银行低配幅度仍高达7.03%,欠配资金规模达到1942.3亿元,是所有行业低配最多的。

并且近年来,在政策号召下,场外还有大规模各路长线资金亟待入场,这些资金是以投资业绩稳健且高分红资产为核心目标,也会为银行股的后续资金面来到强大支撑。

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投资银行资产,都将是一个成功确定性很高的策略。

所以,此次银行股因为基金季度调仓出现回落,反而可能是值得关注的机会。

当然,银行股虽然整体稳定,但对个股选择也考验投研能力和持股心态,所以配置合适ETF或是一个比较舒适的策略。

比如今天上涨1.5%的银行ETF天弘(515290),最近就获得不少资金关注。截至6月30日,银行ETF天弘(515290)在6月资金净流入额达7.36亿元;其中,近3日连续“吸金”,昨天单日吸金额超1.8亿元,位居同指数第一。

银行ETF天弘(515290)及其联接基金(A类:001594,C类:001595)跟踪的是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银行,其中,国有大型银行(25.6%)、股份制银行(44.4%)、城商行(24.1%)、农商行(5.9%),兼顾红利属性和成长弹性。

经过一波上涨后,中证银行指数最新市盈率7.23倍,市净率0.71倍,A股42只银行股除招商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外,其余均仍处于破净状态。


04

尾声


数据显示,银行股在过去20年中有14年取得了超额收益,在未取得超额收益的年份中,除2010/2020年其余年份银行均有绝对收益。即使是在如2012-2018年的经济平稳下台阶的时期,银行都能够有超额收益,并且在不同久期下(5年/10年/15年维度),银行股的持股收益都能跑赢宽基指数。

大A多年来,长期维持在3300点横盘波动,多少人长期持股反而跑不赢大盘指数。如果你也是这种情况,或许是时候考虑一下银行股这种躺平型的投资方式了。(全文完)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