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何氏眼科遭先进制造基金减持背后的资本逻辑

来源:估值之家

2025-07-01 10:05:25

(原标题:何氏眼科遭先进制造基金减持背后的资本逻辑)

在A股市场的眼科医疗服务领域,有爱尔、华厦、普瑞、何氏、光正五家眼科企业角逐资本市场。其中,何氏眼科(301103.SZ)虽规模不及行业巨头,却独获国家队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的青睐。

然而,这一资本市场的"强大背书"或将迎来转折。

6月30日晚间,何氏眼科发布一则减持提示公告。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在2025年7月22日至10月2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何氏眼科不超过310.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剔除回购股份后)不超过2%。其中,竞价交易与大宗交易减持各1%。若以最新收盘价22.2元计算,顶格减持可套现6895.48万元。

图片说明:来源于公告

尽管减持比例不算极端,但作为"国家队"背景的重要股东,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的退出动作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冲击。

减持早有预兆

何氏眼科的实控权牢牢掌握在何氏家族手中。创始人何伟、其弟何向东、妻子付丽芳及一致行动人沈阳医健科技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0.68亿股,占总股本的43.23%。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十大股东,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何氏家族至今未曾有减持动作,或许并非 “不想”,而是“不能”。据证监会减持新规,截至2025年6月30日,何氏眼科因近20个交易日最低收盘价(后复权,现金分红)29.96元低于首发价格42.50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股份。

而除何氏家族外,何氏眼科的第二大股东正是赫赫有名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先进制造基金”)。该基金自2017年12月参与公司B轮融资以来,长期持股6.74%,未曾有实际减持动作。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融资记录,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但先进制造基金早有减持意向。2024年10月,先进制造基金首次披露对何氏眼科的减持计划,拟在2024年12月11日至2025年3月10日期间减持310.6万股(占总股本2%),但最终因市场环境不佳,一股未卖。

图片说明:先进制造基金首次减持记录,数据来源于公告

先进制造基金首次减持未能成功,或与前十大股东扎堆减持、业绩"变脸",最终导致股价跌入深渊有关。

2024年11月至2025年1月,何氏眼科的另一重要股东北京信中利美信股权投资中心(简称“美信基金”)及其一致行动人鹏信基金已先行减持0.44%,均价22元。

图片说明:美信基金及鹏信基金减持记录,数据来源于公告

2025年开年,何氏眼科的一纸业绩预亏公告又给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公司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将出现2050万元至3075万元的亏损,与2023年盈利6355.16万元形成强烈反差。这一业绩"变脸"让本已低迷的股价雪上加霜。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2024年度业绩预告,数据来源于公告

受以上几个因素影响,何氏眼科股价自2024年12月11日(先进制造基金首次减持启动日)的24.04元一路阴跌,最低探至17.89元,跌幅超25%,市值蒸发近四分之一。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2024年11月至今股价走势,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虽然先进制造基金在今年3月对何氏眼科的减持计划未能实施,但其退出的决心已显露端倪。

2021年,该基金曾联合央企乡村产业投资基金各出资81.25万元,持有何氏眼科关联企业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5.26%的股份。然而今年3月25日,这两大基金却悄然退出股东行列,股权由何氏眼科旗下的沈阳眼产业技术研究院接盘。这一关联企业的股权清仓,为后续减持上市公司埋下了伏笔。

图片说明:沈阳何氏眼产业集团股权变更,数据来源于天眼查

对于何氏眼科而言,如何在核心股东减持的压力下维持股价稳定,将成为管理层面临的重要挑战。而投资者更关心的是:这一次减持,是短期波动的前兆,还是长期价值的分水岭?

“先进制造”成色不足:成长乏力、研发羸弱

在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加持下,“先进制造”概念常常是股票市场的宠儿。这一领域尤其强调高科技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而其中的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赛道,更是以前沿技术突破和高成长性为关键衡量标准。

何氏眼科不乏“合成生物”、“基因治疗”等多个生物医药领域热门概念,这些板块近一年涨势喜人,但何氏眼科近一年涨幅仅7.22%,远低于板块涨幅,“蹭概念”的效果并不好。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概念板块,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何氏眼科近年在业绩增速与研发投入上双双掉队,与真正的"先进制造"企业渐行渐远,导致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

2020-2024年,何氏眼科的营收复合增速仅6.92%,远低于行业头部企业爱尔 眼科15.92%的双位数增长。更严峻的是,何氏眼科归母净利润从2020年的盈利1亿元,一路下滑至2024年亏损2740万元,业绩"变脸"之剧烈,令市场愕然。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财务数据,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作为眼科医疗的核心业务,屈光手术本应是高增长的引擎,但何氏眼科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华经产业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屈光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已达671.3亿元,同比大增23%,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更突破25%大关,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然而,在这片的市场图景中,何氏眼科却显得格格不入。2020-2024年间,公司屈光手术业务的营收复合增长率仅为5.26%,尚不及行业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该项业务增速不增反降,同比下滑9.08%,与行业23%的高增长形成鲜明对比。且何氏眼科屈光手术营收占比长期徘徊在20%左右,始终未能有所突破。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屈光手术营收,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与此同时,何氏眼科的高毛利业务正遭遇侵蚀。屈光手术和视光服务的毛利率持续下滑,进一步削弱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这样的成长轨迹,显然与"先进制造"所要求的高增长、高附加值特征背道而驰。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毛利率,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真正的先进制造企业,无一不是以研发驱动增长。在A股医药生物板块,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率超过10%,头部企业高达15%-20%。然而,何氏眼科的研发费用率常年维持在1%上下,与行业均值相差近10倍。

图片说明:何氏眼科研发费用率,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业绩低迷、研发羸弱,何氏眼科的"先进"标签已名不副实。这也解释了国家队资本近期的减持决心。

值得注意的是,何氏眼科的遭遇并非个案。就在一周前,同样在2017年获先进制造基金投资的博瑞医药也遭遇了3%的减持。这两家企业有个共同点:业绩持续下滑,成长性堪忧。博瑞医药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连续负增长,2025年一季度更是暴跌79.77%。

图片说明:博瑞医药财务数据,数据来源于同花顺

相比之下,先进制造基金近年重点布局的是埃斯顿酷卓(通用智能机器人)、宁庆数控、地平线机器人等更具"先进制造"属性的硬科技赛道。

图片说明:先进制造基金对外投资,数据来源于天眼查

种种迹象表明,先进制造基金正在加速调整投资组合,将资源向更具战略价值的领域倾斜。对何氏眼科而言,这很可能只是减持序幕的开始。随着大基金退出,公司股价或将面临更大压力。在资本"用脚投票"的当下,何氏眼科亟需向市场证明自己的“先进性”到底在哪里。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7-01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