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36氪
2025-05-28 10:52:59
(原标题:上市十年最惨业绩,AI撑不住昆仑万维?)
作者 | 耿宸斐
编辑 | 宋婉心
5月22日,昆仑万维发布通用Agent平台天工超级智能体(Skywork Super Agents)。
产品上线三小时后,昆仑万维发布公告称,天工超级智能体上线后,由于用户使用量过大,导致卡塞,将采取限流措施。受该消息影响,昆仑万维A股午后拉升涨停,成交额53.81亿元。
而就在不久前,昆仑万维交出了自2015年上市以来最惨淡的年度“成绩单”。财报显示,昆仑万维2024年净亏损高达15.95亿元,同比暴跌226.8%。
进入2025年,昆仑万维的业绩颓势仍在加剧。今年一季度,昆仑万维净亏损为7.69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1.87亿元的净亏损,增幅达310%。
业绩承压的同时,公司股价亦经历大幅波动。
作为最早All in AI的科技公司,两年前发布自研双千亿级大语言模型“天工1.0”的昆仑万维,股价一度拉升达到70.55元/股。但如今昆仑万维股价跌至36.93元/股,相比高点已近乎腰斩。
现金流见底
从财报看,投资收益的"骤降"与研发投入的"暴增",是导致昆仑万维亏损的主因。
2024年,受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影响,曾靠投资收益撑起过半利润的昆仑万维产生投资损失8.2亿元。
据2024年年报,昆仑万维持有的证券资产为爱奇艺和映宇宙。其中,由于爱奇艺股价下跌,公司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为5.01亿元。更重要的是,上述损失还是发生在昆仑万维主动收缩投资规模的背景下。2024年,昆仑万维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较上年同期减少42.7%。
如果说投资端的溃败属于"被动失血",那么费用端,就是昆仑万维在"主动烧钱"。
AI军备竞赛持续升级的背景下,昆仑万维2024年的研发费用高达15.43亿元,同比增长59.46%。横向对比同行业企业,科大讯飞同期研发费用增速为11.79%,三六零为3.16%,昆仑万维的研发投入增速显著高于同业。
可问题在于,尽管AI业务声势浩大,从业绩看,却不算理想。
根据财报,2024年,昆仑万维实现营业总收入56.6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AI软件技术业务贡献的营收仅为3858.4万元,占比仅0.68%,并未形成规模化商业回报。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对36氪表示,造成该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昆仑万维的商业模式未跑通,短剧和AI应用主要依赖广告和打赏,变现效率低于游戏和电商。同时,市场尚处于教育期,用户对AI产品的付费习惯尚未养成,且行业竞争激烈,目前仍以免费模式为主。
另一方面,AI业务扩张带动昆仑万维的市场推广及充值渠道手续费上升,销售费用在2024年高达23.04亿元,同比增长42.2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进一步拖累利润表现。研发费用与销售费用两项叠加已逼近当期收入七成。
而资产减值损失的大幅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2024年,昆仑万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21亿元,同比大增66倍,主要是商誉减值及其他流动资产减值所致。
虽然在当下AI投入期,多数公司都处于资本开支高速攀升的阶段,但昆仑万维吃紧的现金流,并不能很好地支撑其持续投入。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昆仑万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亿元、-297.13万元,同比分别骤降67.26%、102.78%。
AI投入尚未见效,投资端又持续失血,昆仑万维的自我造血能力有待验证。而这一情况,可能还将持续一段并不算短的时间。
昆仑万维董事长兼CEO方汉表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公司还在跑马圈地、获取用户的阶段,预计2027年AI大模型业务将实现盈利。
“完全是为了噱头做事,而非真正为业务增长考虑。AI做不过行业头部大厂,放弃是早晚的事。”有昆仑万维前员工对36氪表示。
AI短剧难挑大梁
过去两年,昆仑万维推出AI大模型、AI视频、AI搜索、AI音乐、AI社交等多个产品线,几乎覆盖所有热门应用方向。
去年2月,在OpenAI发布文生视频模型Sora后,各家的AI视频生成模型也相继推出。例如字节跳动旗下剪映团队研发的AI创作平台即梦AI,以及快手自研视频生成大模型产品可灵AI。
昆仑万维则紧跟短剧风口,发布了全球首个集成视频大模型与3D大模型的AI短剧平台SkyReels,攻入AI短剧赛道。
在分发渠道上,昆仑万维在海外连推两款短剧应用——DramaWave和FreeReels。其中,DramaWave通过广告、订阅和内购变现,FreeReels则通过免费模式抢占市场。
但押宝“AI短剧”真能让昆仑万维实现弯道超车吗?至少在产品输出上,昆仑万维已经慢了一步。
今年春节档,抖音九五二七剧场上线了首部AI动画短剧《无名特工队》,快手星芒短剧退出了首部AI单元剧集《新世界加载中》先导片,首部AI付费短剧《兴安岭诡事》2月也在风芒App、抖音原生端、B站同时上线。
但根据昆仑万维5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所披露的信息,因技术成熟度不足,纯AI生成内容尚未投入短剧平台。
反映在财报数据上,2024年,被昆仑万维寄予厚望的短剧平台业务营收仅1.68 亿元,占比2.96%,与高额投入形成显著落差。具体到产品,短剧平台Dramawave的年化流水收入ARR为约1.2亿美元(月流水收入约1000万美元)。
易观助理咨询总监陈晨向36氪表示,虽然这些出海应用在垂类场景下已经展现出商业化潜力,但客观来说与Instagram、Reelshort等海外同类头部应用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实际上相较AI原生应用,这些引入AI能力的成熟应用在专有数据、用户关系链等方面是更具有优势的。
技术层面上,市场对天工大模型的评价也褒贬不一。
沙利文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模型能力评测》显示,昆仑万维旗下的天工大模型在国内的AI大模型综合排名仅位列第三梯队。加之AI领域核心人物颜水成的离职,市场对其技术路线稳定性的担忧进一步加剧。
业内人士指出:“如果不能进入第一梯队,那就没有太大发展空间,很快会被淘汰。技术迭代投入或商业化拖太久,都可能变成沉没成本。”
最新消息是,昆仑万维最新发布的天工超级智能体在AI行业较为权威的GAIA榜单上排名全球第一,超过了OpenAI Deep Research和Manus。
“AI产业整体仍然处于技术投入和商业生态构建的爬坡阶段,对于昆仑万维现有AI音乐、社交、短剧等核心应用来说,除了技术创新和突破,玩法和内容的创新可能更加重要,产品需要具备独特的价值主张和竞争优势,形成可持续的盈利点。”陈晨表示。
大模型厂商的亏损虽是常态,但在头部大厂和后起之秀的双重夹击下,市场留给“中厂”昆仑万维的时间不多了。
经理人杂志
2025-05-29
天眼查
2025-05-29
经理人杂志
2025-05-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9
观点
2025-05-2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