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靠魔芋、土豆泥再造爆品,麻六记代工厂阿宽食品压力未减

来源:子弹财经

2025-05-28 07:00:33

(原标题:靠魔芋、土豆泥再造爆品,麻六记代工厂阿宽食品压力未减)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谢小丹

编辑 | 胡芳洁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方便速食市场上,拥有阿宽和白家陈记两大自有品牌的阿宽食品,可谓名副其实的网红品牌。仅凭着为麻六记代工酸辣粉这一标签,阿宽食品就能收获无数酸辣粉爱好者,以及与麻六记相关的泼天流量。

线上更是其主要销售阵地,2024年,阿宽食品通过线上渠道销售了7.56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0.52%。

在巨头环伺的方便速食赛道,阿宽食品可谓趟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路线。只是要借此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似乎还不够。近年来,阿宽食品接连冲击上市,但又屡屡铩羽而归。

在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阿宽食品正经受着多重考验。

1、左手魔芋减重,右手碳水快乐

2025年3月,尚普咨询集团宣布,阿宽食品获得“魔芋方便速食系列产品全网销量第一”。

阿宽食品早在2023年,就率先推出魔芋方便速食产品——魔芋凉面、魔芋凉皮,并在2024年成立魔芋食品垂类品牌魔小饱。

只用了一年时间,在2024年,魔芋制品已给阿宽食品带来5880万元的营业收入,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202.05%,相比于其他业务,魔芋制品可谓阿宽食品当前最大的市场增量。

与此同时,2024年,阿宽食品魔芋制品毛利率达33.73%,在其众多业务中,也排在前列。

(图 / 阿宽食品2024年财报)

阿宽食品之所以选择魔芋作为产品的原材料,一方面是由于魔芋低热量高纤维的特性,深受减脂人群喜爱,另一方面传统方便速食市场早已同质化严重,缺少差异化的品牌可能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兴趣。

推出魔芋系列产品的同年,阿宽食品还推出了土豆泥泥面,同样成为爆款,并且同样获得了尚普咨询颁发的市场地位确认证书“阿宽土豆泥泥面2023-2024年全国全网行业销量第一”。

与魔芋系列健康低脂的定位不同,土豆泥泥面则是要给消费者提供充足的碳水快乐。

土豆泥泥面的灵感来自于成都、长沙等地的黏糊糊美食,这种美食在吃播的助力下爆火。网络上的流行趋势激发了阿宽食品的兴趣,于是公司研发团队深入全国十几座城市,针对性地调查了近百家门店,既有连锁的餐饮品牌,也有路边的小摊小店。

最终,阿宽食品发现土豆泥拌粉、拌面这种“双重碳水的快乐”备受年轻消费者喜欢。而“碳水食物”作为一种极具安慰感的选择,成为了许多人对抗压力的“解药”,不仅仅让年轻人“填饱肚子”,更能提供一种情感上的治愈和满足。

这两种爆款产品问世,体现了阿宽食品对于消费市场的洞察力,年轻人既想减肥减重,又想通过碳水获得快乐和满足感,阿宽食品将这种心理拿捏得明明白白。

但对于阿宽食品而言,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方便速食市场早已是红海竞争,而阿宽食品还出现了销售下滑的迹象。

阿宽食品最出圈的大单品红油面皮就属于方便面产品。2021年,红油面皮系列产品的销售额约5亿元,也就是说,一度阿宽食品约41%的收入都来自于红油面皮。

招股书显示,2022年,阿宽食品方便面销售收入高达6.65亿元,在其总营业收入中占比54.34%。然而2023年,方便面销售收入下滑到了5.58亿元,虽然2024年重新增长到了5.99亿元,可与2022年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图 / 阿宽食品招股书)

(图 / 阿宽食品2024年财报)

好在,酸辣粉等方便粉丝食品接棒撑起了阿宽食品的销售增长,销售收入从2022年的3.84亿元增长到了2024年的5.20亿元。但2024年方便粉丝销售收入仅同比增长3.75%,与其它产品相比增速实在不算理想。

(图 / 阿宽食品招股书)

在此背景下,阿宽食品的营收增速,已从疫情时2020年的75.89%,降至2024年的4.72%。

2、资本宠儿的代价

实际上,阿宽食品是名副其实的网红品牌。

在方便速食市场,阿宽食品原本名不见经转,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16年,阿宽食品在方便面市场市占率仅为0.6%。

当时方便面市场已整体遭受了外卖的冲击,销量大幅下滑。2013年中国市场上方便面销量达462亿包,但到了2016年已降至约380亿包。

好在酸辣粉、螺蛳粉等产品相继出现,再加上电商平台发展带来的新渠道,让方便速食加工企业有了错位竞争的机会。回顾阿宽食品的发展路径,上述因素都曾为其带来了助力。

但直到2019年,阿宽食品营业收入还仅为6.31亿元,同年康师傅方便面销售额就达到了253亿元。

之后的疫情让阿宽食品迎来了市场爆发的机会。2020年,阿宽食品营收达到了11.10亿元,同比增长75.89%。

(图 / 东方财富choice)

疫情不仅给阿宽食品带来了市场红利,还让众多资本对方便速食市场产生兴趣。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中国方便食品行业发生多起投融资交易事件,其中2023年中国方便食品投融资事件共24起,融资金额共19.21亿元。

阿宽食品同样也成为了资本宠儿。公司官网显示,2019年12月阿宽食品完成A轮融资,2020年5月完成B轮融资,2020年9月完成股份制改革,2020年12月完成C轮融资。

参投机构中有南海成长、前海投资、高瓴怿恒、茅台建信、青岛同创……众多投资者中不乏明星机构的身影,之后,消费者们还发现,麻六记、李子柒都选择了阿宽食品作为代工厂,这些机构和品牌的选择都让消费者对阿宽食品的好感倍增。

迄今为止,麻六记都是阿宽食品的最大客户。2024年财报显示,当年阿宽食品向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销售金额高达2.01亿元,年度销售占比14.77%。麻六记正是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图 / 阿宽食品2024年财报)

虽然规模还无法与康师傅、统一等巨头相比,但有了明星投资机构和网红品牌的背书,阿宽食品还是牢牢在方便速食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于是,阿宽食品迅速开启了冲击上市之旅,可这一过程却不如预想得顺利。2021年12月递交招股说明书,申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两年后的2023年12月,阿宽食品撤回了IPO申请。

最终,阿宽食品在2024年11月挂牌新三板。但阿宽食品并没有放弃上市野心,而是暂居新三板为下一次上市积蓄力量。

在阿宽食品与众机构的对赌协议中,明确约定了以发行上市为目标,且不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否则要以股份回购的方式进行补偿。

公司公告显示,阿宽食品已经把北交所作为下一个阶段资本市场目标。

但北交所显然不是阿宽食品的最佳选择。

阿宽食品称,根据当前的北交所上市公司整体估值情况,公司及股东认为C轮投资人青岛同创、兼固投资、麦星投资、深圳怿恒在公司于北交所上市后投资亏损的风险较高。

为了顺利推进公司于北交所上市,平衡各方股东利益,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回购估值最高的C轮投资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并相应减少公司的注册资本。

财报显示,阿宽食品2024年以总金额1.34亿元的价格回购了上述股份。

(图 / 阿宽食品2024年财报)

阿宽食品表示,本次回购导致公司股本减少,对公司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但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3.07亿元,具备充裕的货币资金储备,减资回购事件未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阿宽食品冲刺上市的压力并未减轻。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在多份对赌协议中,将2025年12月31日前新上市申请被受理作为了约定条件。

(图 / 2024年财报)

3、品控不稳背刺消费者

事实上,阿宽食品营收增长放缓不能完全归因于疫情红利的退去,「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发现,阿宽食品近年来连连遭遇负面舆情,直到现在,还有不少消费者认为阿宽食品存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

最近,安徽的消费者小张在抖音上看到了阿宽食品凉皮产品的宣传后,下单购买了十余包凉皮。

本抱着魔芋凉皮减脂想法的小张在打开了包装后却发现,凉皮里面出现了不少霉点。发现了产品问题后,小张便打算通过客服维权。

“客服相当于人机,最后也没有处理。”小张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吐槽道。

还有位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的消费者告诉「界面新闻·子弹财经」,5月19日,自己在阿宽食品的土豆泥拌面中吃到了塑料。之后,他向阿宽食品的客服反馈,要求全额退款并且依法赔偿1000元。这一诉求被阿宽食品客服拒绝后,他打算打12315或者直接起诉维权。

除了社交平台,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阿宽食品的投诉已经累计了478条,多数都是关于在阿宽食品产品中吃出了异物,或者遇到了产品发霉的情况。

(图 / 黑猫投诉)

由于质量问题,阿宽食品已经被消费者连连吐槽,甚至演变成了负面舆情,对品牌带来了极大的损伤。

2022年2月16日晚,有自称阿宽消费者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在红油面皮面饼塑封膜里发现了很像老鼠的黑色物体,此话题不断飙升,并一度冲上热搜。

最终,经过江苏省如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经过三方确认黑色不明物不是老鼠,而是面饼发霉,且由于外包装拆除,无法对面饼发霉变质的真正原因进行查证,最终,经过调解,阿宽食品和消费者签署了和解协议。

当年6月28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还发布消息称,经筛查核实全国12315热线平台成都市2022年二季度消费投诉数据,阿宽食品投诉较为集中,涉及所售部分方便食品存在黑点黑斑、异物等问题。

早在2022年6月27日,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消费者对其反映的问题依法进行了行政约谈,并督促经营者限期进行整改。

然而,目前看来,阿宽食品的品控管理仍有待加强,类似的问题无一不影响着阿宽食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和销售情况。

关于自身的食品质量问题,阿宽食品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回复称,相关投诉有专门的客服处理,目前已基本处理完毕。

除了品控不稳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象外,阿宽食品还存在渠道建设不足的短板。这些问题,都给阿宽食品未来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财报显示,目前公司销售模式按照渠道不同,主要分为经销模式及直销模式。其中经销模式即公司借助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经销商渠道将产品销售给下游销售终端,下游销售终端再销售给消费者。

而直销模式包括电商自营,为三只松鼠、麻六记等品牌提供贴牌、代工服务的定制销售和面向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的直供销售。

在最新的财报中,阿宽食品没有公布各渠道的销售情况。

但招股书显示,2023年阿宽食品经销商数量锐减,由2022年的1185家减少至895家。

主要经营饮料、速食和调味品的经销商陈可(化名)对「界面新闻·子弹财经」表示,自己也曾代理过阿宽食品的产品,但由于市场价格太乱,他选择了放弃。

(图 / 阿宽食品招股书)

实际上,方便速食细分市场已经出现了增速下滑。马上赢数据显示,2023年12月—2024年11月,方便面以41%的市场份额占据方便速食类目中的主导地位,其同比增速亦达到了7%。曾红极一时的螺蛳粉市场份额为3%,同比增速为-13%,下滑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阿宽食品不仅要将注意力放在资本市场,改善自身的经营能力,也应当是未来的重点。

*文中题图来自:阿宽食品官方微博。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