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子弹财经
2025-05-28 07:11:00
(原标题:「专业玩家」SALOMON加持后,中国越野跑可以有多强?)
出品 | 子弹财经
作者 | 婉青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山河为笺,足音成诗。
云南玉龙雪山的千年灰岩里、四姑娘山的云间花径中、新疆喀纳斯的冰川边缘,中国越野跑者正用双脚丈量着大地的肌理。
最近,这项起源于欧洲阿尔卑斯的运动,在中国找到了最契合的文化土壤,并且跟越来越多的中产精英们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平时在写字楼里西装革履的他们,开始在周末换上户外装备跑进山野;就连过去习惯在健身房铁的运动爱好者,也将大自然变成了新的展示舞台,开启了自己的「人生首野」。
数据更能说明越野跑在中国的火爆程度:
2013年,中国境内的越野赛事不足10场;而到2024年,这个数字飙升至505场,随着参与人数突破20万,越野跑早已不再是小众运动。
而作为最早在中国推广越野跑运动的品牌之一,SALOMON也是许多人接触越野跑运动的第一个品牌。
今年SALOMON宣布在中国推出灯塔计划,并提供高额奖金带动整个赛事的发展——中国系列赛的男、女前三位将分别收获20万、10万、6万元,这种规格的奖励在越野跑领域极为罕见。
就在5月24日,灯塔计划第一期的得奖结果也终于在万众瞩目中揭晓:男子组由SALOMON精英运动员范邦林摘得桂冠,独享20万奖金;女子组冠军熊斌彬,亚军为SALOMON精英运动员迟令杰。
这次,属于中国越野跑者的黄金时代真的来了。
1、萨洛蒙的灯塔计划,不止为冠军加冕
如果说越野跑的魅力,在于它打破了城市与荒野的界限,那SALOMON的加入则打破了纯粹与商业的界限。
进入中国后,SALOMON一直希望可以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
2018年,SALOMON启动黄金联赛(The Golden Trail World Series,GTWS)后,为越野跑的超长距离主流叙事带来冲击,越野跑开始变得不一样。
黄金联赛距离从21公里到42公里不等,其宗旨便是高知名度、极具挑战性的山地赛事。这次的「灯塔计划」,到底能为越野跑带来什么改变?
1、百万奖金,激活行业鲶鱼效应
SALOMON在2024年年底宣布:2025年黄金联赛中国站全新升级,场次增加至6场,除赛季首发的柴古唐斯25km之外,其余5场包括4场分站赛:黄岩九峰越野大师赛、越野东海、杜鹃花海阳春鸡笼顶越野赛、五郎青羊神农架山径赛,以及1场国内总决赛:四姑娘山云间花径越野跑。
也就是在今年的第一场黄金联赛前夕,全新的灯塔计划被推出。
在激励方面,第一期黄金联赛中国系列赛男女总积分排名第一的选手,将独享20万奖金,第二名10万奖金,第三名也有6万奖金。
不仅如此,SALOMON对连续参赛的选手也将激励差旅补贴,前一场比赛前十的选手,如果继续参加下一场,将会获得不超过2000元的差旅补贴。
值得一提的是,灯塔计划的百万奖金池不仅面向中国选手,也面向全世界的精英运动员——SALOMON希望更多国际精英也参与到中国的越野跑赛事中。
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越野跑奖金体系的空白,更被视作萨洛蒙推动中国成为全球越野跑文化中心的关键布局、
更为重要的意义还在于,该举措让SALOMON不仅仅是装备供应商,更成为中国越野跑生态的共建者。
2、以品牌影响力,打造一场运动秀
解决奖金问题是一方面,而关于扩大影响力仅仅靠简单粗暴砸钱是远远不够的。SALOMON作为一直持续深耕越野跑的品牌,或许比任何人的体会都更深刻。
举个例子,遍布全国的SALOMON社区赛,就在源头培养了跑者的参赛习惯,提高了参与者的越野跑能力,形成并扩大了当地的爱好者群体,为长距离越野跑源源不断输送转化参与者。
在比赛中,SALOMON专程邀请了国际黄金联赛的直播团队,近距离跟拍直播,让这些激烈竞争场景一一展现在观众眼前。
同时,通过在一些特定区域设置“加油区(FAN ZONE)”、LED拱门、丰富的参赛包和赛道补给等,让全程的氛围感都拉满。黄金联赛通过高质量赛事直播、国际化办赛理念和高水平竞技特色,不仅推动国内越野跑赛事升级,更引领了越野跑运动的新趋势。
可以看出,SALOMON的目标很纯粹,灯塔计划并不是所谓的营销噱头,而是通过品牌的影响力打造一场运动秀,为中国越野跑继续耕耘出更肥沃的土壤,也让更多普通人从越野跑中找到激情,能欣赏和感受到越野跑这项运动的魅力。
2、唯有专业品牌入场,才能让越野跑持续进化
要想中国山野间种下希望的种子,这个来自阿尔卑斯的品牌显然希望做得更多、更深。
目前,中国越野跑不仅已经是亚洲顶级水平,即便在顶级的国际大赛中,中国选手也完全可以和全世界高手一较高下。
但伴随着中国越野跑赛事的激增以及国际化进程加快,整个越野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阵痛与重构,痛点也愈发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奖金和运动员的付出不匹配;二是赛事保障服务不到位。
与路跑相比,这些奖金额度几乎不值一提,中国越野跑运动员的生存现状与中国越野跑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极不匹配。
同时,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计划举行的约五百场越野赛事中,有39场宣布取消或延期——这也导致后续几乎所有赛事都加强了安全保障措施,天气监测、应急预案、医疗保障等等,每一项投入都在显著增加。
可以说,越野跑发展到如今阶段,无论是扩大影响力,还是让更多跑者参与进来,甚至解决国际化进程中的种种困境,都在呼唤着专业人士能够入局。
唯有「专业化」,才能推动中国越野跑的进步。
1947年成立于法国安纳西的SALOMON算得上是户外界的“领头羊”,因地处阿尔卑斯山腹地,滑雪产业盛行,最初整个家族都以此为公司核心,围绕滑雪装备生产零配件。
然而仅仅生产滑雪装备,并不能让其成为大众的日常选择,于是SALOMON开始转型,开始有着面向更多客群的越野跑项目。
直到2006年,Speedcross横空出世时,便一举成为越野界的标杆产品。
两年后,19岁尚未成长为K天王的Kilian Jornet参加了UTMB法国站的赛事,在拿下了冠军、登顶欧洲之巅时,脚上穿的正是SALOMON这双战靴。
此后SALOMON一直在产品方面不断创新,更新迭代,用最新科技为越野跑爱好者提供多场景产品,并将产品细分,去年推出适用于中短距离越野跑的产品GENESIS,一经上市就得到了众多跑者的喜爱。
今年推出了一款适用于长距离越野跑的Ultra Glide3,以其创新的科技和深入理解跑者的需求,获得来越多越野跑者的关注与好评。
从灯塔计划到产品迭代和创新,考验的都是一个品牌能否站在用户的立场来考虑问题,只有更加关注用户需要什么,才能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品牌价值。
3、SALOMON的中国故事:从专业到“专且广”
追根溯源,越野跑运动,更像是山地运动与极限户外文化结合的产物。
它不太讲究条框的约束,拥抱自由与自然是它最大的魅力。而这正如同SALOMON品牌的调性:不局限于专业,而是迈向 “专且广” 的大众影响力运动品牌新阶段。
SALOMON从未给自己下任何定义,更希望专业与潮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SALOMON与MM6 Maison Margiela的联名合作迎来全新系列的登场,在延续鞋履单品的同时,还有成衣系列的同步亮相,时尚与性能的融合,也是当下潮流界的一大热门主题。
去年年底,SALOMON亚洲最大旗舰店的开幕,“山野之音”的主题更是让很多人眼前一亮。
最大特色是采用艺术化手法,以“声音”为灵感,将山之音与山之形通过视觉进行巧妙的关联,凸显品牌与户外的深度链接,同时店内涵盖全品类专业户外运动产品,以及针对亚洲消费者设计的支线产品。
店中陈列的SALOMON创新性高性能运动产品S/LAB系列,就是潮流与专业结合的典型代表。
据「界面新闻·子弹财经」了解,每一款上市的S/LAB产品,SALOMON都特别聘请国际越野和公路跑步队的顶尖运动员参与产品设计,历经反复修改和测试。因此,SALOMON的产品从初始到推向市场,平均研发周期为2.5年。
切合消费者的情绪、专且广的产品调性,SALOMON在中国消费者的被喜爱程度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2年,SALOMON在大中华区营收增长了72%。
近日,亚玛芬体育公布了一份表现颇为亮眼的一季报业绩,一季度营收达14.73亿美元,同比增长23%;营业利润达2.14亿美元,同比增长97%。其中,SALOMON的业绩亮眼:其所在的户外装备业务实现收入5.02亿美元,同比增长25%。在今年618预售中,SALOMON前4小时销售排名天猫户外鞋靴第一,销售增长超400%。
从始至终,SALOMON作为一家户外品牌的初心从未变过。因为,更好的产品可以帮助更多人在户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灯塔计划这束光,不仅追逐更高配速,更在照亮中国越野跑的未来坐标。当跑者穿着SALOMON的专业装备穿越崇山峻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运动的崛起,更是一个商业品牌对自然的致敬。
因为顶级品牌的诞生,不光要依凭顶级的产品,更要拥有顶级的世界价值观。
金吾财讯
2025-05-29
金吾财讯
2025-05-29
和讯财经
2025-05-29
智通财经
2025-05-29
观点
2025-05-29
观点
2025-05-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