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业最前线
2025-05-26 00:28:10
(原标题:净利润排名掉队、基金业务收入下滑,兴业证券三年半股价跌幅近50%)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段楠楠
编辑 | 冯羽
美编 | 倩倩
审核 | 颂文
在资本市场持续回暖的背景下,曾被投资者称为“财富管理三剑客”之一的兴业证券业绩缓慢复苏。2024年兴业证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10.16%,2025年一季度由于2024年同期业绩基数极低,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为57.32%。
但相较于其他同等规模的券商,兴业证券交出的业绩似乎不够理想。在公司核心业务基金管理收入不理想的背景下,其通过加杠杠的方式扩大自营业务资金投入。但鉴于宏观利率下行,且其他券商均在加大自营业务投入,兴业证券想凭此突围并不容易。
在此背景下,兴业证券又能否如公司董事长所愿,成为一流证券金融集团?
1、业绩复苏,但经纪业务表现不佳
4月26日,兴业证券公布了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兴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23.54亿元,同比增长16.25%,实现归母净利润21.64亿元,同比增长10.16%。
在2024年营收及利润双双增长的背景下,2025年一季度兴业证券再度实现营收及利润的双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17.48%,实现归母净利润5.16亿元,同比增长57.32%。
公司业绩复苏与A股整体回暖有很大关系,2024年9月,以央行、证监会为代表的监管机构不止一次力挺股市,在监管层轮番呵护下,A股迎来久违大涨。
在此背景下,兴业证券投资收益开始复苏。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为22.99亿元,2023年兴业证券投资收益仅为7562万元,在投资收益大幅增长带动下,2024年兴业证券营收及利润双双增长。
兴业证券披露的年报显示,公司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金融工具取得的投资收益。数据显示,2024年兴业证券金融工具投资收益达15.78亿元,其中持有期间取得的收益达14.65亿元。
据悉,金融工具所取得的利润通常包含企业投资股票、基金、债券所取得的收益,在资本市场回暖带动下,兴业证券投资股票所取得的收益大幅上升,带动了兴业证券投资收益增长。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达13.36亿元,2024年同期则为-16.02亿元。
不过除投资收益外,兴业证券其他业务表现并不理想。以公司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为例,根据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等机构统计数据,2024年股票基金交易额585.73万亿元,同比增长22.03%。
在此背景下,公司代理买卖股票基金交易总金额从2023年的6.69万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7.57万亿元,同比增长13.15%,但低于平均增速。
此外,在监管层推动交易佣金下降情形下,在股票、基金代理买卖金额上升的背景下,公司实现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席位)从2023年的17.25亿元略微下滑至2024年的17.17亿元。
除此之外,2024年兴业证券投行业务、融资融券带来的利息收入均在下滑。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兴业证券了解,2024年公司代理买卖股票基金交易金额增幅大幅低于全市场股票基金交易额,是否意味着公司该业务市场份额出现下滑?此外,在代理买卖金额较2023年上升的背景下,净收入却出现下滑,2024年公司交易佣金下滑多少?截至发稿,未获得兴业证券回应。
2、基金业务收入下滑,三年半股价跌幅近50%
除股票基金经纪业务表现不佳外,兴业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也不理想。所谓财富管理,即投资者将闲置的资金用于理财。
2021年以前,由于居民收入持续提升,加之A股整体表现较为理想,老百姓对于自身闲置资金的管理需求日益提升,而投资基金则成为财富管理重要手段。
一般而言,基金分为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债券型、货币型基金几类。与固定类基金不同,权益类基金及混合类基金对基金经理个人能力要求更高,因此基金公司收取管理费用通常比固定类基金要高。
2021年,恰逢资本市场较为火热,居民申购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金额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基金公司股票类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基金经理层出不穷。
因此,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大幅跃升。Wind数据显示,2021年公募基金管理人从基金资产中计提的管理费达1425.87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了52.01%。
据悉,兴业证券控股基金有兴证全球基金及参股南方基金,而南方基金和兴证全球基金均是大型公募基金。
兴业证券2021年年报显示,其持有兴证全球基金51%股权、持有南方基金9.15%。2021年,兴证全球基金实现营业收入65.68亿元,净利润22.35亿元。
由于兴证全球基金为公司控股子公司,需要合并报表。再合并报表后,加其他私募基金类业务收入,2021年兴业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达47.12亿元,较2020年的31.43亿元大增近50%。
好景不长,此后几年,由于资本市场表现欠佳,加之公募基金管理费率下滑,兴业证券控股子公司兴证全球基金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
兴业证券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兴证全球基金实现营业收入32.79亿元,净利润14.13亿元。
在此影响下,2024年兴业证券基金管理业务净收入仅为19.20亿元,较2021年下滑近28亿元。受基金管理业务收入下滑影响,兴业证券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189.72亿元下降至123.5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募基金行业降费仍在继续,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
这也意味着,基金公司靠管理规模来提升管理收入的时代或将一去不复返,基金行业权益类基金管理费率很有可能进一步下调。
作为券商行业“财富管理三剑客”之一的兴业证券,其基金业务被投资者寄予厚望,也被投资者认为是能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核心业务。
在该预期管理下,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兴业证券股价涨超1倍。但随着公司公募基金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兴业证券股价表现较为低迷。截至5月23日,公司股价报收5.72元/股,较2021年8月最高跌幅近50%,其也是券商行业内为数不多股价跌破净资产值的企业之一。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兴业证券了解,基金管理业务作为公司重点业务,随着基金行业的改革持续推进,未来基金管理费率大概率继续下行,若如此将对公司利润会造成多大影响?未来在业务开展中,公司将如何应对基金管理费率下行的不利局面?截至发稿,未获得兴业证券回应。
3、净利润排名掉队,公司加杠杆投资
由于基金管理业务较为低迷,加之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收入均在下滑,公司净利润也被国元证券、方正证券所反超,公司净利润排名也在下滑。
2021年,兴业证券营业归母净利润为47.43亿元,以净利润计算,公司在上市券商中排名第14位。彼时,东方财富净利润为49.36亿元,与兴业证券相差无几,国元证券及方正证券净利润分别为19.10亿元和18.22亿元。
2024年,兴业证券归母净利润下滑至21.64亿元,净利润排名下降至17位。作为对比,东方财富归母净利润增长至96.1亿元,国元证券及方正证券增长至22.44亿元和22.07亿元,双双反超兴业证券。
此前,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曾表示,要将兴业证券打造成为“一流证券金融集团”。但从近几年公司交出的成绩单来看,除靠炒股获得的投资收益外,兴业证券投行业务、经纪业务、基金管理业务等均较2021年出现明显下滑。
在传统业务低迷的背景下,近几年兴业证券也在加杠杆,加大对外投资资金。2020年,兴业证券负债为1402亿元,截至2024年底公司负债增长至2381亿元。
兴业证券筹集资金的方式主要通过发行债券及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所得资金,兴业证券主要用于扩大其他债权投资及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
2020年,兴业证券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他债权投资余额分别为495.74亿元、215.92亿元,2024年该两项资产分别为806.42亿元、602亿元。
在此影响下,公司来源于其他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也在增加,2020年兴业证券其他债权利息净收入为10.48亿元,2024年上升至13.31亿元。
由于近两年宏观利率下调、债券及债权等固定收益品种利息也在逐年下降,兴业证券想通过大规模扩表来提升利息收入并不容易。此外,相较于大型券商的加杠杆能力,作为二线券商的兴业证券明显偏弱,公司想要凭此突围并非易事。
对此,「界面新闻·创业最前线」试图向兴业证券了解,公司董事长希望将公司打造成为“一流证券金融集团”,但从公司自2021年以来经营成果来看,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基金管理业务、经纪业务收入全线下滑,在大型公募基金及券商夹击下,以上业务想要复苏并不容易。在此背景下,公司又该如何成为“一流证券金融集团”?截至发稿,未获得兴业证券回复。
对于兴业证券而言,特色业务基金管理收入大幅下滑,公募基金降费仍在持续,公司想要从竞争激烈的二线券商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不容易。在监管层鼓励下,券商拉开了重组序幕,兴业证券要想破局,响应监管号召,寻找合适的重组标的,或是其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注:文中配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企业动态
2025-05-2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