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24 17:36:00
(原标题:投在“寂寞无声处”!解码国投系基金:16年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截至今年3月,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比亚迪、宁德时代、寒武纪……这些耳熟能详的明星企业成长路程上,都能见到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集团”)旗下基金的身影。2025年是国投集团成立30周年,开展基金投资16周年。日前举行的一场小范围交流会上,国投“四创”(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的有关负责人齐亮相,讲述基金投资背后的故事,介绍经验和下一步投资思路。证券时报记者获悉,国投集团内外正在积极推广和复制“基金+直投”双轮驱动的经验。
超八成在管基金为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
国投集团成立于1995年,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2009年设立第一只私募股权基金。目前集团旗下在管基金共50只,基金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有11只,规模超过2300亿元,占比84%。超八成在管基金为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国投集团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国家队”。
国投系基金由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4家企业共同构成。国投集团基金事业部副主任郭庆齐介绍,国投创新聚焦制造强国、国投创业深耕科技创新、国投创合搭建母基金生态平台、国投创益扎根乡村振兴,他们同频共振,发挥战略协同的乘法效应。
从投资效果来看,截至今年3月,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其中科创板上市143家,突破323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可以说既实现了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也收获了投资效益。
“中央财政拿一块钱,最终在项目上能体现出超过五倍的放大效应。”国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柴艳丽表示,国投集团以基金投资践行国有资本功能使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在服务国家战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彰显了国有资本的独特价值。
立足服务国家战略,投在“寂寞无声处”
过去16年,国投系基金参与了比亚迪、宁德时代、拓荆科技、联影医疗、迪哲医药、中微半导体、寒武纪、华大九天、中伟新材、粤芯半导体等诸多行业明星企业的发展。
国投集团资本运营部副主任张杨表示,目前来看,这些领域是基金投资的热门领域,而在2015年左右,这些领域项目鲜有人感兴趣。当时国投系基金投资这些领域项目可以说是投在了“寂寞无声处”,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差异化投资策略的体现。
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王世海以“机器人”举例,机器人作为实现自动化的基础装备,但由于投资前景不明朗、难以找到优质的投资标的,在2015年前后国内投资人鲜有涉足。
“我们团队从工业机器人切入,全面梳理整个产业链,首先聚焦于核心关节技术,也就是从‘膝盖’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投资相关企业。并随着产业发展不断跟进投资了伺服电机、编码器、本体等。”王世海说,国投创新也是2015年比亚迪定增150亿元扩大新能源车产能项目中第一个举牌的投资人。
服务国家战略是国投系基金的底色,不过在国投创业副总经理刘立群看来,投资行业竞争比较激烈,不聚焦,没有专业化的认知、专业化的队伍、产业链协同,很难实现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
寒武纪是智能芯片领域全球知名的新兴公司。刘立群介绍,国投创业与寒武纪团队最早接触时,寒武纪团队的产品还处在研发和设计阶段,没有收入,主要成员来自教研组。然而基于对国家战略的理解和市场前景、团队能力的认可,国投创业最初以1.5亿元领投了寒武纪,并持续跟投,作为A轮领投方、B轮领投方以及C轮参与方,累计为寒武纪提供了9亿元融资,成为其最大的投资方,一路陪伴其不断成长壮大。
“我们不仅为寒武纪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帮助其厘清战略发展思路、搭建团队、进行市场推广,并助力其走进资本市场。”刘立群说,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集团整体的支持。
可复制的“基金+直投”双轮驱动经验
2023年,国务院国资委启动了央企产业焕新行动和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国投集团成为培育发展生物制造和生物育种产业的牵头单位,并于当年成立国投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生物育种领域,国投种业与国投创益协同共促。截至今年4月,国投系投资企业累计获得21个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占全国总数的60%。在农业农村部审定的180个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中,使用国投系控股或参股企业转化体的品种共160个,占比接近90%。
国投创益副总经理夏兵表示,国投创益将进一步发挥基金投资灵活高效与产业资本的长周期优势,与国投种业共同开展并购整合,加快集团在生物育种领域的布局。
在生物制造领域,国投集团以“基金+直投”双轮驱动的投资模式,围绕工业菌种、酶制剂、小品种氨基酸、食品和营养添加剂等细分领域,按照“1+M+n”的总体框架加快搭建生物制造技术与产业平台。5月16日,国投集团旗下首个生物制造控股研发平台——国投新质蛋白生物制造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国投创新院的首个控股研发平台。国投系基金累计投资生物制造领域企业25家,总金额超过40亿元。
“我们现在正在集团内外积极推广和复制相关经验。”张杨谈道。
此外,国投系基金发挥“母基金+直投”优势,放大国家基金投资效能。其中,国投创合子基金管理规模超过1200亿元,但通过“母基金+直投”带动万亿资金支持科技创新。
“引导基金通过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了开拓客户资源、完善产业链布局、加速研发创新等一系列赋能措施,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创新发展。”国投创合副总经理李旭说。
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政府投资基金要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市场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薄弱环节,吸引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在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创投委会长沈志群看来,国投系基金专业性强、体系完整、信誉良好,还可以联动国投集团进行参股或控股投资,已经形成了对科创企业成熟的长周期支持机制,有望在耐心资本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中进一步发挥引导带动作用。
责编:岳亚楠
校对:冉燕青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时报网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