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23 17:21:30
(原标题:美年健康联姻阿里推进医疗AI!相关检测套餐价格上涨超两倍引争议)
过不同套餐系列的对比,可发现高度相似的体检套餐内容,加上了“AI创新”几个字后,其价格又成倍提升。“心超版”加上AI,就从1313元涨到3399元,是前者的2.59倍;“颈超版”加上AI,就从1510元涨到3299元,是前者的2.18倍。
2025年5月22日,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002044.SZ,以下简称“美年健康”)与阿里巴巴阿里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达摩院”)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基于“一扫多查”医疗AI技术开展癌症与慢性病筛查合作,引发市场热议。
图片来源:美年健康公众号
“AI+医疗”几乎是当下每家医疗行业企业都不得不提的概念,但在这场看似前沿的科技联姻背后,隐藏着民营医疗企业商业模式固化的深层危机。
借AI赋能由来已久
美年健康与阿里的合作由来已久,2019年10月25日,阿里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股权转让获得美年健康10.82%的股份,成为美年第二大股东,随后11月8日,美年健康和阿里签订战略合作。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当时的合作内容就涵盖三大领域:医药医疗领域,包括体检、医疗药品、保健品等;保险领域,包括保险的客户教育、产品设计、业务创新和提升客户体验等;其他领域,包括阿里云、钉钉、支付宝等。
自2019年阿里战略入股后,美年健康线上渠道收入连续攀升,此次合作中,“医疗+AI”的技术符合当下AI概念风潮,也可被嵌入阿里旗下流量入口极宽的支付宝、淘宝等应用,但本质上并未改变“流量-转化”的经典模式。但若技术合作只是流量入口的竞价游戏,所谓AI赋能更像是资本故事的修饰词。
阿里达摩院“一扫多查”技术的核心卖点,在于其在临床试验中创造的胰腺癌筛查数据——敏感性92.9%、特异性99.9%,这一成果于2024年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被评价为“有望开启影像AI癌症筛查的黄金时代”。
然而当该技术从医院的增强CT场景平移至体检机构的低剂量螺旋CT时,技术效能可能出现难以忽视的衰减。美年健康表示,“双方联合测试显示,针对体检机构常用的胸部低剂量CT图像,达摩院AI依然能精准识别,关键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但未披露在体检机构中使用该技术的具体数据,恐与理论结果存在差距。更关键的差异可能在于筛查人群结构,医院场景的胰腺癌筛查对象中,大多数存在某些指标异常或腹部不适症状,而体检人群的无症状比例显然更高。
财报数据显示,美年健康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下降2.62%;归母净利润亏损2.8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63亿元。研发费用0.13亿元,同比下降1.48%。靠科技力量提升利润及其含金量,已成燃眉之急。
图片来源:美年健康2025一季报
健康数据垄断的“算法霸权”
数据驱动健康管理的概念,或掩盖了数据垄断的本质。美年健康通过阿里生态整合用户体检、消费、保险等数据,构建的个人健康档案已形成商业闭环。
在数字化营销高度发达的当下,用户日常对话中提及的商品往往会迅速转化为电商平台的精准广告推送。随着算法推荐技术的深度应用,特别是在与阿里巴巴等跨领域科技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后,用户的健康体检数据存在被纳入商业机构消费者画像体系的可能性。这一潜在的数据应用场景,正在引发市场对隐私保护与商业伦理的新一轮审视。
美年健康将AI定位为“辅助筛查工具”,其高度便利性很有可能导致医生出现过度依赖AI结论的倾向。而且虽然阿里达摩院的AI技术对胰腺癌的理论准确度极高,但仍无法完全排除漏诊或误诊的情况,仍有可能存在假阳性、假阴性等情况,而美年健康门店的病理医生与AI的复核机制尚未公开。
另外AI诊断的“不可解释性”也或成为责任转嫁的温床。理论上,根据《民法典》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AI系统开发者与提供者都可能存在责任,但实际情况可能非常复杂,责任如何具体划分也缺乏足够的参考判例,这对患者维权来说无疑增加了难度。一旦当技术缺陷转化为医疗事故,谁来为“算法偏见”买单?
高溢价产品的“焦虑+AI”收割
当预防医学异化为“焦虑营销”,技术普惠性让位于商业变现效率。比如美年健康2025年主推的“全年龄段臻爱深度”套餐系列中,有“心超版”和“颈超版”,明显比普通套餐更贵,而对于心脏和颈椎的检查,不应是体检的常备项目吗?即时加强检查,其边际成本又能有多少?把这作为销售卖点而大幅提价,或存在贩卖焦虑的嫌疑。
另外,通过不同套餐系列的对比,可发现高度相似的体检套餐内容,加上了“AI创新”几个字后,其价格又成倍提升。“心超版”加上AI,就从1313元涨到3399元,是前者的2.59倍;“颈超版”加上AI,就从1510元涨到3299元,是前者的2.18倍。
图片来源:美年健康官网
在AI技术引入医疗检测领域后,价格上浮是否与准确率提升幅度相匹配,需要结合具体临床数据进行客观评估。
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美年健康的累计投诉量达到352起,服务不满意、价格不合理、诱导消费、检查结果不准确等问题均有涉及。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官网
截至5月22日,美年健康TTM市盈率69.08倍,显著高于医疗服务行业(申万行业分类二级)的中位值27.65倍,或反映市场对其“AI+医疗”概念的溢价追捧。但拆解其资产负债表可见,流动比率0.73,速动比率0.67,现金到期债务比更是低至-32.07%,短期偿债压力巨大。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持续融资维持运营,而“技术合作”恰是维持估值的最佳叙事工具。或许资本需要故事,但患者需要的却是真实、透明、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
证券市场周刊
2025-05-2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5
乐居财经
2025-05-25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2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