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2025-05-21 17:43:41
(原标题:宁王带头飙涨!四万亿资产大爆发)
今天指数震荡攀升,截止收盘,沪指涨0.21%实现三连阳,深证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83%,北证50盘中再创历史新高。
科技股情绪活跃,“宁王”重回市场C位,港股上市首日便市值狂飙,A股这边今天也涨了4个点。
在宁德时代、比亚迪带动下,电池产业链近期走势活跃,固态电池产业端又带来了新的催化。
电池ETF(561910)今日涨2.08%,4月9日以来涨超15%。
板块方面,贵金属、电池、煤炭开采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饲料、PEEK材料、培育钻石等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近期黄金价格持续走高,带动黄金股反弹。主要导火索来自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股债汇三大核心资产同步下跌。COMEX黄金期货涨幅扩大至1%,刷新5月9日以来新高。
煤炭股迎来反弹拉升。消息面上,国家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等多家煤炭央国企对旗下上市公司启动增持与资产注入计划,彰显煤企发展信心、增厚企业成长性与稳定性。
自520宁德时代在港股登陆上市以来,电池板块情绪表现积极。“宁王”继首日大涨16.43%之后,今天继续高开,市值一度站上1.5万亿。
(宁德时代港股今日表现)
宁德时代昨日曾发布公告,整体协调人于当日悉数行使超额配股权,额外募资净额约53.05亿港元。行使超额配股权后,募资总额增至410.06亿港元。
根据招股文件,宁德时代计划将本次港股募资所得的约90%资金用于建设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的电池制造基地。项目总规划产能为100吉瓦时,投资额约为73亿欧元,占地105余公顷,是宁德时代在海外最大规模的投资项目。
并且,德布勒森地处匈牙利东部,是宝马新工厂所在地,奔驰与斯特兰蒂斯也在周边设有整车产线,具备一定的产业集聚基础。
可以看出,在电池行业价格内卷的背景下,宁王盈利模式面临的潜在风险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和国际化扩张来调整,在体量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点。
锂电龙头宁德时代最近两个交易日表现非常强劲,520上市以来连续两日大涨,累积涨幅超过了20%,A股今天亦被明显带动。
尤其是固态电池板块,近期上涨亦明显加速。截止收盘,国轩高科、金龙羽涨停;德尔股份、上海洗霸、当升科技、南都电源等领涨。
沉寂了数月后,固态电池再度卷土重来,产业催化剂的到来重新点燃了赛道。
去年11月初,华为硫化物电池专利及宁德时代公众号发布,显示对硫化物路线加大投入并实现中试线电池出货。第二波是今年1月到3月,机器人、低空和AI主题行情共振带动固态电池上涨。
今日,央视新闻报道了一项科研成果。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王春阳研究员联合国际团队近期取得重要突破,利用原位透射电镜技术首次在纳米尺度揭示了无机固态电解质中的软短路-硬短路转变机制及其背后的析锂动力学,研究成果5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会刊》。
全固态电池用固态电解质取代液态电解液,面临一个致命难题——固态电解质会突然短路失效。
根据央视新闻,研究团队利用三维电子绝缘且机械弹性的聚合物网络,发展了无机/有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有效抑制了固态电解质内部的锂金属析出、互连及其诱发的短路失效,显著提升了其电化学稳定性。
同时,近期产业端也迎来了实质性催化,发布了固态电池新产品的国轩高科近两个交易日涨超10%。
国轩高科在全球科技大会发布两款固态电池,一款全固态,一款半固态。其中全固态电池已装车路测,半固态电池有完整产线。
(国轩高科全球科技大会)
G垣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大于300瓦时每公斤,有197安时和140安时两款容量,倍率性能4C到6C,工况续航超1000公里,系统能量密度较液态电池提升36%。
这款准固态电池采用氧化物加聚合物路线电解质和硅基负极,液含量低于50%,已具备12G瓦时产线,给五家以上客户送样,四家客户装车测试,首台路测车超1万公里,预计首台量产车今年下半年上工信部目录。
而全固态金石电池在去年第一代基础上,此次发布第二代中试产品,容量达70安时,系统能量密度280瓦时每公斤,采用硫化物路线和气相沉积法硅碳负极路线,具备0.2GWh中试线产能,核心设备100%国产化,即将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
此外,上周5月15日—17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展览会在深圳举行,会上也有多个固态电池新型产品亮相。包括星源材质针对下一代半固态与固态电池应用推出的多种聚合物电解质隔膜和刚性骨架产品、豪鹏科技展出自研的消费类固态电池新产品、恩捷股份展出的多个固态硫化物新品等。
固态电池的进度,是否正在影响着电池板块的格局变化?
今年4月,动力电池销量同比增长72.8%,出口同比增长53.6%。除了稳居前二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国轩高科以74.5%的超高增速挤掉了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企业,进入了动力电池前三。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比亚迪、一汽、广汽等车企,都公开了自己的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展以及装车计划。
技术路线趋势表明,国内基本沿着半固态电池→全固态电池的路径演进,但全固态电池内部当前尚面临着路线不明确(硫化物/聚合物/氧化物路线之争)、规模量产难度大、验证周期长等挑战。
所以对于固态电池商用进度的预判,结合目前产业端进展,此前一直以2026-2027年小规模装车,2030年以后大规模应用为共识,海外车企的情况也基本同步。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于电池技术持续迭代创新予以重视。今年4月份,工信部发布的《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将全固态电池作为重点领域,加强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全固态电池标准体系。
根据GGII统计,2024年固态电池出货达7GWh,2030年有望超过65GWh;到2035年,出货量有望进一步扩大至超过300GWh。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则预测,全固态电池到2030年将有60GWh到100GWh产能,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3TWH。
但电池企业并非只押注在全固态电池上,像国轩高科就是“两条腿走路”,如同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之争,即使未来全固态电池量产,半固态、液态电池仍然可能存在,每种路线都可能迎来渗透率加速的红利阶段。
作为电池技术创新迭代的主线,固态电池今年产业进度多、变化快,进展有再超预期的看点。除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电池巨头,上游材料端如璞泰来、天赐材料、贝特瑞等也在布局关注这条赛道,由于技术路线多元化,在和电池企业及下游车企的合作里,也将受益于新技术导入的潜在加速。
目前,A股固态电池板块市值已超4万亿元,其产业端催化已经成为电池板块行情的主要推手,把握这条细分方向,是大概率能够抓住结构性行情的。
今年以来资金也在借道ETF布局电池板块,其中,电池ETF(561910)自今年2月以来资金净流入额达1.04亿元,流入额位居同类指数第一。
虽然电池赛道竞争依旧激烈,但技术迭代依然步履不停,未来竞争格局亦不会一成不变。
而且电池ETF(561910)跟踪的中证电池指数中“固态电池”概念股占比高达近四成,指数覆盖电池主题全产业链上市公司,包括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三花智控、亿纬锂能、格林美等相关龙头公司。
经过近4年的调整,中证电池指数最新PE为24.98倍,位于近10年14.48%分位,意味着比过去10年里85%的时间都便宜。
电池ETF(561910)年内日均成交额超3000万,位居同类指数第一,流动性好。此外,电池ETF联接基金(A类:016019,C类:016020)为场外投资者布局电池赛道提供了工具。
近期宁王赴港上市大涨提振了科技投资的情绪,加之电池赛道自身催化,喜爱科技题材的投资者,可以好好把握一下。(全文完)
智通财经
2025-05-21
智通财经
2025-05-21
智通财经
2025-05-21
智通财经
2025-05-21
智通财经
2025-05-21
智通财经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