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时报
媒体
2025-05-20 14:21:13
(原标题:5年累亏近十亿!桂林旅游的“山水生意”为何越来越难做?)
2025年第一季度,桂林旅游实现营收8262.71万元,同比下降6.63%;扣非净利润亏损1974.39万元,同比扩大45.84%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 董琳
“累计亏损十亿”话题登上热搜后,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桂林旅游,000978.SZ)日前又因会计差错收到广西证监局出具的警示函。
5月17日,桂林旅游发布公告称,因在今年4月12日披露的《关于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中,对超额亏损子公司债权、出租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差错更正,公司对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一季度、2024年半年度、2024年三季度财务报表相关科目进行追溯调整,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广西证监局决定对桂林旅游,公司时任董事长申光明、现任总裁文政、财务总监王小龙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同时,桂林旅游需在30日内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三天前,桂林旅游董事会收到财务总监王小龙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王小龙辞去财务总监职务,同时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副总裁、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
从业绩来看,2024年,桂林旅游实现营业收入4.32亿元,同比减少7.5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称归母净利润)亏损2.04亿元,同比下降1830.7%,其中第四季度单季亏损达2.11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除2023年盈利1181万元外,桂林旅游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亏损2.66亿元、2.13亿元、2.90亿元,算上2024年亏损的2.04亿元,公司五年累计亏损9.61亿元。
进入2025年,该公司业绩延续颓势。第一季度,桂林旅游实现营收8262.71万元,同比下降6.63%;归母净利润亏损1308.0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1974.39万元,亏损同比扩大45.84%。
这不禁让市场疑问,拥有得天独厚山水资源的桂林旅游,为何会长期陷入经营困局?
2018年至2024年桂林旅游归母净利润及同比情况(亿元、%)
数据来源:Wind
投资不利,减值持续拖累利润
桂林旅游成立于1998年,200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拥有桂林地区核心旅游资源,包括两江四湖景区、银子岩景区、龙胜温泉景区、丰鱼岩景区、资江天门山景区的经营权,并与公司控股股东桂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桂林市区著名景区——七星景区,同时拥有五星级酒店桂林漓江大瀑布饭店100%股权。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公司经营亏损背后,可能与旅游产品老化叠加无效投资相关。
2001年桂林旅游收购丰鱼岩公司,2007年接手资江丹霞公司,2013年收购桂圳公司,同年收购罗山湖旅游公司。整体来看,上述公司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逐渐从盈利走向资不抵债。
因此自2020年起,桂林旅游开始对持续亏损的子公司进行大规模减值计提。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2022年、2024年,桂林旅游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及坏账准备总计分别为1.57亿元、1.82亿元、1.80亿元、1.52亿元,减值涉及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其他应收款等多个方面。
具体来看,在股权投资方面,2020年桂林旅游对旅游汽车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准备5099.80万元;2021年对罗山湖旅游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6100万元;2022年对桂圳公司和罗山湖旅游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分别计提减值准备5999.78万元和783.85万元;2024年对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2220.38万元。
在固定资产方面,桂林旅游旗下部分子公司因经营效益低下,资产闲置严重。2022年,该公司对丰鱼岩公司的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751.67万元,对旅游汽车公司计提547.77万元,对资江丹霞公司计提291.75万元。2024年,因部分子公司情况依旧,该公司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478.99万元。
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方面,2021年,桂林旅游对资江丹霞公司、丰鱼岩公司和旅游汽车公司计提了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3732.80万元、1081.19万元和2675.82万元。2022年,该公司继续对资江丹霞公司、丹霞温泉公司债权、丰鱼岩公司和旅游汽车公司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分别为4485.68万元、2978.55万元、1525.07万元和1592.19万元。2024年,桂林旅游又对部分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合计计提325.43万元信用减值准备。
财报显示,2024年,桂林旅游计提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合计1.52亿元,占亏损总额的约75%,其中关联方结算拖延、低效子公司债权减值成为重灾区。桂林旅游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公司将加大不良资产的优化盘活,甩包袱;抓资产经营促内延增长,保存量;以项目打造促外延式扩张,扩增量,进一步改善公司的基本面及财务结构。
2024年对桂林旅游净利润影响达10%以上的主要子公司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卖门票”模式红利不再
桂林旅游经营不善,也折射出传统“门票经济”模式在当前旅游市场环境下的“失灵”。
投资时间网、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桂林旅游的盈利模式较为依赖“门票经济”。2018年10月1日起,该公司下调了多个景区的票价,如漓江景区、银子岩景区、两江四湖景区等,降价幅度普遍在20%左右。2020年开始,桂林旅游旗下的景区游客量进一步下滑,公司毛利率虽然在2023年转正,但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2024年,桂林旅游的毛利率再次下降至27.5%,较疫情前40%以上的毛利率差距进一步拉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员黄璜表示,桂林作为我国首批发展的旅游城市,早期凭借国内庞大人口基数,依靠景区门票收入实现旅游业快速增长。然而,近年来国内旅游市场蓬勃发展,各类文旅新业态不断涌现,单纯依赖观光旅游模式已难以持续。
近几年,“景美,但体验不佳”已成为游客对桂林的普遍印象。在社交平台上,许多游客留言表示,桂林的许多景区仍停留在“卖门票”的单一思维模式中,而游客更关注体验独特性、服务质量、文化内涵的综合表现。
在当下的市场环境,风景已不再是旅游企业唯一的“评分标准”。除了桂林旅游,拥有国家5A级景区的张家界(000430.SZ)、曲江文旅(600706.SH)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其中作为“山水旅游第一股”的张家界已连亏5年,因无法偿还债务,去年张家界向法院申请重整。曲江文旅则在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3.67%,归母净利润亏损4360.89万元,同比下降2161.76%。
业内有分析认为,传统旅游企业想要彻底走出经营困境,需要对景区进行迭代升级,对景区之外的旅游空间、业态等进行转型重构,并形成基于新消费市场、建立在场景基础之上的丰富多彩、可体验和沉浸的休闲度假旅游业态。
投时关键词:桂林旅游(000978.SZ)|张家界(000430.SZ)|曲江文旅(600706.SH)
中访网
2025-05-20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20
中访网
2025-05-20
中访网
2025-05-20
中访网
2025-05-20
中访网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