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

常辅股份(871396)获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公司将积极与设计院、业主及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五个核电项目产品订单

来源:同壁财经

2025-05-16 22:11:41

(原标题:常辅股份(871396)获中信证券等机构调研:公司将积极与设计院、业主及相关部门沟通交流,争取五个核电项目产品订单)

5月16日,常州电站辅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5月15日至5月16日接受了中信证券等机构的调研。常辅股份主要介绍了2025年度一季度营业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如何提高普通及智能产品的营业收入、核电产品情况等。

同壁财经了解到,公司2025年度一季度普通及智能型产品营业收入为 2,992.85 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 389.57 万元,下降 11.52%,主要原因是工程项目订单具有一定的偶发性,2025年度一季度工程项目订单减少所致;核电产品营业收入 1,413.94 万元,比去 年同期下降 863.70万元,下降 37.92%,主要原因是截止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核电产品在手订单不含税金额为 6,623.22 万元,虽然订单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交货期大多在一季度之后,实现交付的订单交付比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公司 2022 年至 2024 年普通及智能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 17,238.74 万元、15,945.68 万元、16,840.32 万元,2024 年比 2023 年增长 5.61%,但仍 比 2022 年度下降了 2.31%,主要原因由于普通及智能产品生产的中小企业比较多,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主要反映在市场容量以及价格竞争方面。公司将采取以下措施提高普通及智能产品的营业收入。

1、公司 ZE、QF 等新产品 2024 年已进入市场推广阶段,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2025 年销售部门要加大 ZE、QF 系列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狠抓新品开发,通过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分析研判,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着重致力于产品高端化延伸、应用领域多维度扩展、特殊严酷应用环境适应性、竞争产品性价比提升、产品结构和系列优化等方面开展;针对各行业的细分领域开发适用不同运用场景的产品;深入研究阀门电动执行机构智能运维技术,从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状态监测、健康评估、故障预测、推理决策等方面,与设计院、阀门厂和业主单位一起制定相关标准。

3、深入开展行业调研,精准把握市场趋势,针对不同业务、客户群体以及产品特性,制定差异化的销售策略,根据国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石油石化、电力装备、市政水务等行业智能制造指南、规划要求,智能型物联网电动执行机构、物联网电动阀门云平台与就地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在这些行业的运用场景有所突破,逐步形成新的市场。大力拓展国际市场,争取自主出口海外业务取得新的突破。

公司在行业内较早涉足民用核电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我国第一座 300MW 秦山核电站开发了国内第一代 1E(核级)阀门电动执行机构;随着核电的发展,公司研发了满足第二代、二代+、第三代核电技术要求的 1E(核 级)阀门电动执行机构。

2020 年,公司承担的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子课题“核电站常规岛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项目、CAP1000 系列阀门电动装置国产化项目、华龙一号”堆型三代核电站用“K1 类交流电动执行机构”、“K1 类直流电动执行机构”、“K3 类气动执行机构”项目、分别通过了专家评审及科技成果鉴定;近年来公司还研发了核电厂防火类风阀电动执行机构;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系统(简称 RIC 系统)电动阀;中核霞浦 600MW 示范快堆 2 号机组大口径钠阀电动执行机构;重水堆 1E 级阀门电动装置;华龙一号(HPR1000)机组安全级交流 380V 感应电动机等核电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实现了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

根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国制造 2025》等战略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核能技术创新”和“突破关键设备国产化瓶颈”的任务要求,公司未来将针对核电堆型中的钠火、强磁场、高绝缘等级等特殊应用环境及核电站对于执行机构产品小型化、轻量化和智能运维的需求,开展先进核能系统泵阀驱动装置极端环境适应性与模块化设计,研发和改进相应的产品,同时逐步解决核电运维中部分产品的国产化问题。

随着核电产品进口产品的国产化替代的推进,核电领域国内生产厂 家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加,公司及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于 2009 年首批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许可证》和《民用核安全设备制造许可证》。 公司持证设备类别为阀门驱动装置、电动机,按资质要求可以生产 K1、K2、K3 级别的产品。川仪股份(603100.SH)、扬州恒春电子有限公司取得相关资质相对较晚,目前按资质要求只能生产 K3 级别的产品,公司及扬州电力设备修造厂有限公司在核电领域具有先发优势,在核电领域的市场份额占比较高,公司近年来开发的 CAP1000 项目的核级直流电装及华龙一号”堆型三代核电站用 K1 类直流电动装置等技术成果的转化取得了较好的市场业绩。

2025 年 4 月 28 日会议决定,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包括浙江三门三期、广西防城港三期、广东台山二期、山东海阳三期、福建霞浦一期在内的五个核电项目,10 台核电机组。其中广核 2 个核电项目 4 台核电机组;中核、国电投、华能各 1 个核电项目 2 台核电机组。公司核电部将积极与设计院、业主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跟踪项目进度,争取项目产品订单。

公司已为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 提供相关产品,由于目前核聚变技术尚未实现商业应用,相关产品对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小。公司也将持续关注核聚变领域的科技发展趋势,与设计院所及用户方保持紧密合作,为核聚变的最终商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核能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战略选择。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 务院《关于印发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中均明确指出,“积极安 全有序发展核电、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

2024 年 4 月 15 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 报告显示:预计到 2035 年,核能发电量在中国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 10% 左右,与当前的全球平均水平相当,相应减排二氧化碳约 9 亿吨;到 2060 年, 核电发电量占比达到 18%左右,与当前经合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当。预计未来我国的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将扮演多重角色,核技术应用产业有望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核电长期发展空间可观。

参与调研的机构包括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陕西趋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铁林(厦门)股权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海证券有限公司。

据了解,公司专业从事阀门执行机构的研 发、生产与销售。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