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16 15:02:00
(原标题:薪酬与三年以上业绩挂钩!基金经理选股和审美或迎新变化)
在三年业绩基准考核挂钩基金经理薪酬的制度下,公募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投资审美势必迎来新的变化。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对3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的相关规定,或将使得公募持仓结构迎来高质量变局,以成长、现金流、估值、行业优势为核心的高质量选股指标可能成为基金重仓股组合的核心特点。
但另一方面,公募市场也存在着许多“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奇特现象,在连续亏损多年但豪赌单一赛道的背景下实现跑赢比较基准。与此同时,股票机会分布不均的特点使得一些坚守多元均衡策略的基金经理在三年业绩上表现吃力,甚至大幅度跑输,这种公募投资的复杂性意味着基金经理或须既坚守选股的高质量、合规以及避免风险集中,同时又应该打破传统的投资执念、尊重市场规律积极拥抱时代变革,从而获得更坚实的长期投资业绩。
有的豪赌赛道,也能跑赢三年基准
中国证监会5月7日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全面强化长周期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方面提及,改革基金公司绩效考核机制。出台基金公司绩效考核管理规定,要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基金投资收益指标应当涵盖基金产品业绩和投资者盈亏情况,前者包括基金净值增长率、业绩比较基准对比等指标,后者包括基金利润率、盈利投资者占比等指标。基金公司股东和董事会对公司高管的考核,基金投资收益指标权重不低于50%;对基金经理的考核,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对基金投资收益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机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长期收益考核权重不低于80%。对3年以上产品业绩低于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的基金经理,要求其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最近三年业绩收益中,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大部分存在单押一两个行业的赛道化投资策略,其中,许多三年业绩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更是存在“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现象。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以深圳某锐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沪港深主题基金为例,该产品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17.47%、7.69%、12.36%,但因其在2025年开年后的市场单押人形机器人赛道,这位连亏三年的基金经理所管的该基金在2025年开年五个月内取得收益率接近40%,这就使得该基金经理的三年业绩出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现象,从原本大幅度跑输三年业绩基准变成跑赢基准,其最近三年的累计收益率因2025年单押人形机器人赛道出现大逆转,三年收益率由2025年开年初的负收益,迅猛变成2025年5月中旬的20%(最近三年收益)。
上海地区另一基金经理管理的QDII基金同样如此,该产品虽非医药主题基金产品,但基金经理却采取独押医药赛道的特殊策略,该基金产品因单押医药股,在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别亏损8.18%、19.95%、11.13%,但在2025年医药股突然成为港股市场弹性最凶猛的品种,这只独押医药赛道的QDII基金净值备受市场青睐,截至2025年5月中旬的年内收益率已达到50%,强势逆转前面三年的连续亏损并从跑输基准业绩变成跑赢,并使得这只三年收益率损失惨重的基金产品,一举成为最近三年收益率高达25%的明星基金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上述情况在当前公募行业中普遍存在,许多基金经理的业绩存在“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情况,表面风光的三年收益华丽排名的背后存在着豪赌赛道的情况。
均衡配置有时也会跑输业绩基准
不押单一赛道,采取均衡多元配置的策略,是不是三年业绩更加稳妥?并非如此。
“股票市场最近几年呈现出赛道化行情,投资机会分布不均,极少数赛道享受着牛市,而大多数赛道则呈现出单走走弱的现象,这使得采取多元均衡策略的基金经理,面临下跌的机会更多。”华南地区一位基金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坦言,股票市场的行情有二八分化的特点,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行业主题特征,赛道化策略对基金收益的影响很大,传统上采取均衡分散策略的基金经理,并不一定能够获得较好的收益,尽管均衡策略能够避险风险集中,但由于投资机会过于集中,导致这些采取分散均衡策略的基金经理面临着更多的业绩尴尬。
以华南某头部公募旗下基金经理管理的一只偏股型基金为例,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在其重仓股中采取了个股分散均衡的持仓策略,十大重仓股涉及六七个行业赛道,且他的持仓大多数涉及股票市场里面耳熟能详的行业龙头股。尽管这一策略看似有着严格谨慎的持仓理念,但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的亏损分别达到24.79%、25.76%、8.62%,此外,由于这位明星基金经理在2025年继续采取均衡布局的多行业股票持仓策略,并未单押高弹性的热门赛道,这只基金产品在2025年前五个月的收益率也只有不足6%,从而使得这位基金经理所管产品的三年业绩收益亏损高达30%,从而大幅度跑输相关基金产品的三年业绩基准。
此外,深圳地区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沪港深基金同样如此,该基金倾向于在前十大重仓股中采取避免单一赛道的策略,而是在各赛道中选取龙头股进行组合均衡操作,同时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选股对小盘股较为谨慎,他的持仓股大多数是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大市值股票,涉及互联网、消费、高端制造、能源、电信、 黄金等方向的标的,但没有一个行业是集中持仓的。他的这种高度均衡的策略并未带来业绩稳定性,反而在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收益上损失惨重,另外,他在2025年没有重仓买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也使得他的基金产品弹性寥寥,今年内收益率不足5%,这导致这位明星基金经理的三年收益跑输业绩基准。
做好基金业绩须打破投资执念
基金经理在诸如三年收益等长期业绩上的跑赢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高波动对基金持有人的利益损害,或须考虑既采取多元均衡分布的策略,在适当平滑产品净值波动的背景下,又应该遵循资本市场的规律、迎合时代变革带来的新兴投资机会。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许多三年收益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老牌基金经理,虽然他们的持仓坚持均衡操作、避免单一风险集中,但许多基金经理由于早期阶段的行业背景实际上都是传统行业的研究员,他们在后来担任基金经理的过程中,虽然持仓强调均衡,但在偏好上实际倾向于他们更熟悉的传统赛道,对新兴行业的赛道股关注度较低。
以上海某顶流基金经理所管的一只百亿基金产品为例,该基金产品长期业绩亏损严重的一个核心因素在于,这位顶流基金经理投资偏好以新能源赛道为核心,他在过去多年的持仓中几乎没有涉足其他行业,尽管他在2025年第一季度也开始在重仓股中增加互联网赛道的股票,但新能源股票依然在他的前十大重仓股中占据半壁江山,从而极大地削弱和对冲了互联网赛道股带来的收益,使得他管理的基金产品在今年前五个月内几乎分文未赚,而这只基金产品近三年的收益率也因此表现惨淡。
“基金经理的确很容易受研究员时代的行业背景影响,不过我在投资上的一个背景优势是我在当行业研究员的时候,涉及非常多的行业,这使得我没有在选股上有特殊的投资偏好。”南方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史博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投资上坚持多元均衡的选股策略和重仓股分布策略,但他的选股角度不受自己在某一个行业研究员的背景影响,而是更多地以成长和基本面的角度去挖掘各类品种。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超过20年的史博在股票选择上甚至还超越了他这一年龄和性别的认知约束。比如,史博过去几年买入的前十大重仓股总计涉及化妆品、修图软件、潮玩、银行、白酒、保健品、电动车、医药、娱乐、黄金、服装、人工智能、家电等十几个赛道的股票。而以他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为例,他的十大重仓股中有半数席位指向以年轻人消费为特点的新经济品种,这一持仓策略凸显出史博投资思维与时代趋势的吻合,这也使得史博管理的南方港股创新视野基金在今年内的收益率达到近25%,最近三年业绩收益率更是达到48%,大幅度跑赢这只基金的三年业绩基准。
史博采取多元均衡策略却能在三年业绩上大幅度跑赢基准,在于他既坚定执行投资纪律、坚持多元均衡以避免风险过于集中。史博认为,投资策略要坚定长期价值投资,注重估值与企业成长的匹配性,同时规避短期市场情绪驱动的高估值风险,以自由现金流为基础,结合性价比、行业地位、政策红利、国产替代等因素,通过组合管理对冲波动,并利用境内视角挖掘被海外 定价忽视的机会。未来持续聚焦科技消费、精选现金流优质标的、组合对冲控制净值波动。
显而易见,公募基金经理在三年业绩基准上跑赢基准,一方面要摒弃单押赛道带来的暴跌暴涨以及“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应该放弃对传统赛道投资的某些执念,多元均衡的含义并非是基金经理将核心仓位集中在不同的传统赛道,而是在新兴赛道和传统赛道上进行组合平衡,同时基金经理也应该在投资偏好上突破自己由研究员阶段建立的特殊偏好,打破自己的投资执念才能更好地做出长期业绩。
校对:赵燕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时报网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