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媒体
2025-05-16 12:48:13
(原标题:5000万88VIP立功!淘天收入增速创6季度新高,阿里巴巴继续投资AI和即时零售)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庞宇
图源:视觉中国
5月15日晚,阿里巴巴集团(BABA.US、09988.HK,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发布2025财年(自然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及第四季度(截至3月底止季度)业绩,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同比增长6%,经调整EBITA(息税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5%至1730.65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62.36%至1294.70亿元,主要由于股权投资按市值计价变动以及经营利润增加所致。
其中,第四财季营收为2364.54亿元,同比增长7%;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36%至326.16亿元。
阿里巴巴宣布2025财年派发年度和特别股息总额达46亿美元(约合超331亿人民币),创近三年新高,过去2024财年和2023财年派息总额分别为40亿美元和25亿美元。
同时,根据股份回购计划,其2025财年以119亿美元(约867亿人民币)回购了11.97亿股普通股,成为回购力度最大的中概股之一。
在5月15日晚的业绩交流会上,阿里巴巴表示,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本季度内,阿里巴巴正式完成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出售,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
从各分部经调整EBITA来看,淘天集团和云智能集团依然是阿里巴巴盈利支柱。本季度,淘天集团盈利417.49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较过去几个季度明显提升;云智能集团盈利24.20亿元,同比大增69%;大文娱集团走出亏损,盈利3600万元,主要受优酷实现盈利带动;此外,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菜鸟集团、本地生活集团均同比减亏。扭亏仍是大部分非核心业务的主要任务。
积极加码即时零售、坚定投资云和AI,是当晚业绩交流会上,阿里巴巴传递出的两大信号。
不过,财报发布后,美东时间5月15日,阿里巴巴美股开盘后持续走低,跌幅一度扩大至8.47%,收盘跌幅为7.57%,报收123.9美元/股。5月16日港股开盘一度跌6%,截至早盘收盘跌幅收窄至5.28%,报122.1港元/股。
“让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
图源:阿里巴巴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
淘天集团的成绩单是本财季的一大亮点。
第四财季淘天集团扭转了此前增速放缓趋势,季度收入同比增长9%,创近6个季度最高,主要原因在于淘天集团来自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12%,其中作为核心消费人群的88VIP会员人数超过5000万,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
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当晚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目前电商业务的中长期目标是稳定的市场份额,至于商业化变现方面,平台白牌卖家的商业化率已得到了显著提升,他认为未来几个季度内还是这样的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动作也牵动投资者的心。
在过去的两个多月里,美团与京东在即时零售市场火热开战,在4月的最后一天,阿里在主站里开设“闪购”一级入口来正面迎战,饿了么也在同日正式开启“饿补超百亿”大促。
阿里巴巴将淘天旗下即时零售业务淘宝“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先在50多个城市上线,并提前在5月2日覆盖全国。奋战几天后,闪购晒出战报,截至5月5日晚,当天单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单。
相对其他两家在市场上的较劲,在即时零售赛道,阿里巴巴似乎展现出了从容。
“我们(阿里)不是第一天进入即时零售赛道,我们在这个市场布局已经非常多年,过去投资饿了么、盒马这样的业务,因此我们进入这个市场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蒋凡在5月15日的电话会上表示,过去2周对于淘宝闪购的尝试,无论是规模增长还是效率提升都超过阿里内部预期。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即时零售的确不是一个新业务。早在2016 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后,阿里便开始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电商模式,先是衍生出盒马配送和淘宝“小时达”,而后2018年收购饿了么,2020年将天猫超市事业群升级为同城零售事业群,即时零售一直被阿里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
基于淘宝广泛的用户基础和饿了么成熟的物流体系,蒋凡指出,“阿里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会积极投资,让淘宝用户转化为即时零售用户,基于新的业务重新升级商业模式,让APP变得更加活跃。”
“投入云和AI的决心不变”
相比电商,阿里更寄希望于AI成为新的用户入口。
第四财季,云智能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8%,达到301.27亿元,创下三年来的最快增速。在强劲的AI需求带动下,阿里云全年收入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达到1180亿元。
阿里云增长势头主要由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包括AI相关产品的采用增加,据阿里巴巴方面公布的数据,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市场分析机构IDC最新报告也显示,阿里云市场份额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今年4月,阿里开源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Qwen 3(简称千问3),在多个权威榜单上,性能超越全球顶尖模型,展现出较强的技术竞争力。
据阿里巴巴方面的数据,截至4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200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3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10万个,是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家族。近期,宝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众多行业头部客户与阿里巴巴达成AI领域战略合作。
阿里巴巴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CEO吴泳铭表示,就目前看到的行业趋势而言,阿里对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还处于上升通道有比较强的信心。
就在刚过去的5月10日“阿里日”活动上,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对电商和云的定位作了进一步明晰,他表示,电商的业务并不占领对互联网的入口,因为电商是一个垂类,有更多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占取了对用户的入口。“但如果我们能聚焦在AI上的话,能够对整个入口的突破,也许我们可以把新的入口用 AI的方式做出来,让我们增加更多的用户。”
所谓的突破,便包括用AI去重新构架搜索、推荐、广告等一系列基于传统算法的体系,据蒋凡财报电话会上介绍,这是阿里巴巴内部近期的优先级任务,现阶段阿里更关注AI对用户体验的提升,同时也会关注AI对于内部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以及AI产生的新的交互方式。
阿里巴巴“投入云和AI基础设施的信心和决心不会改变”,是当晚电话会对外传递的信号。
“目前全球 AI 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但我们看到客户需求的增长是确定的,我们看到客户对于云和 AI 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也是未来10到20年的历史性机会。我们不会因为供应链短期的波动而变化。”吴泳铭表示。
他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他提到,除了比较快使用AI产品的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在线教育外,很多传统行业,如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也在积极探索AI应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AI和云业务的高投入也带来了阿里巴巴自由现金流的下降。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该财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635.09亿元,同比下降10%;自由现金流为738.70亿元,同比下降53%。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主要归因于云基础设施支出增加。就在今年2月,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
时代财经
2025-05-15
时代财经
2025-05-14
时代财经
2025-05-14
时代财经
2025-05-13
时代财经
2025-05-12
时代财经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