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资本局
媒体
2025-05-15 19:59:34
(原标题: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工信部这场会议透露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
红星资本局5月15日消息,今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以及推动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举措等有关情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魏巍在会上指出,科技服务业围绕科技创新全链条发展、科技成果高效率转化,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据图虫创意
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年均增长12.3%。2024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6.8万亿元,同比增长11.2%,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提前完成《“十四五”技术要素市场专项规划》确定的5万亿元目标。
红星资本局从会上获悉,接下来将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同时为了孵化更多科技领军企业,工信部将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
明确科技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
会上,魏巍指出,下一步将围绕“点、线、面、体”一体推进,“点”上,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龙头企业;“线”上,提升全链条科技服务能力;“面”上,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体”上,构建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体系。
魏巍提到,将根据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明确十大重点领域,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技术推广、检验检测认证、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科技咨询及其他科技服务。
在产业生态方面,魏巍指出,要发展专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提升科技服务标准和质量,培养规模化、职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此外他还提到,破除区域和市场壁垒,促进科技服务机构平等竞争。深化开放合作,鼓励外资加大科技服务业领域投资,支持高水平国际科技服务机构来华发展。
魏巍透露,工信部正在组建部科技服务业标委会,编制科技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完善标准化路线图,强化标准体系化布局。
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技术市场
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
技术市场是我国五大要素市场之一,其发展水平影响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效果。
“但各地技术市场仍存在不互通的问题,举例来说,我国三大技术交易所——中国技术交易所、上海技术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科交中心的技术交易规则尚未实现统一,将影响到技术的跨区域流动。”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表示。
他表示,将加快培育全国一体化的技术市场,通过统一技术市场制度、规则和监管,打破传统技术市场的区域壁垒和市场准入限制,整合分散的技术资源、平台和服务。
实现这些除了要有完善制度体系、搭建平台载体外,还需要有服务支撑体系。
吕先志在会上透露,将制定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构建“技术经理人+”生态,在科技服务业中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经理人队伍。同时聚焦重点产业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医疗机构等设立技术经理人岗位,扩大技术经理人的使用。
他还特别提及了相关激励政策。要健全股权激励、收益分成和佣金提取等制度,推动技术经理人以股权投资收益、孵化服务费、咨询费等方式增加服务收入;完善职称评审和聘用制度,提升技术经理人职业获得感。
聚焦新兴领域布局卓越级孵化器
企业孵化服务是科技创新链条中的重要一环。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直接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通过孵化服务加速从技术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截至目前,我国建设各类科技型企业孵化载体1.6万家,建成覆盖全国95%县级以上地区的孵化服务体系,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数量全球第一。我国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构建起覆盖全国、链接全球的孵化网络。
据介绍,我国孵化器发展至今,累计孵化上市(挂牌)企业超过500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中三分之一为孵化器培育企业,走出了科大讯飞、大疆、寒武纪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杭州六小龙”中有一半经过孵化器培育。
吕先志表示,将从政策支持、梯度培育、标准引领、金融协同四个方面加力推进,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政策支持方面,将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梯度培育方面,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孵化。标准方面,围绕孵化器建设、运营、服务等制定一批急需标准;加快建设全国孵化“一张网”,促进跨区域孵化资源协同合作。金融协同方面,支持孵化器设立早期投资基金,壮大“耐心资本”,投孵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孵化器与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
魏巍指出,工信部要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从样品变成产品。
他提到建机制方面,要建立以产业化和市场价值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先用后付”、成果赋权等机制,健全技术经理人需求牵引、人才培养、职业激励等机制。
针对企业主体,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培育优质企业,构建涵盖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和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在内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动态更新各类企业认定标准,提高研发强度、研发人员规模等指标权重。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世清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红星资本局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