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金时科技首次亮相2025CIBF深圳电池展:以技术革新叩响绿色能源未来之门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5-15 12:06:51

(原标题:金时科技首次亮相2025CIBF深圳电池展:以技术革新叩响绿色能源未来之门)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七届深圳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在此拉开帷幕,全球新能源领域的目光汇聚于此。在这场技术与理念碰撞的盛会上,四川金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51.SZ)(以下简称“金时科技”)携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时新能”)首次以新能源企业身份亮相(展位号14T016)。从超级电容到耦合储能,从材料突破到安全革命,这家企业的展台如同一扇窗口,向行业展示了一条从传统制造向绿色科技跃迁的清晰路径。

战略转型:一场蓄力五年的绿色突围

时间回溯至2019年,当新能源浪潮初显端倪时,金时科技便开启了战略转型的序幕。这家曾深耕传统领域的企业,敏锐捕捉到碳中和目标的时代机遇,将核心资源投向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及材料研发领域。这一转型并非偶然,而是一场围绕“料-材-器-用”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精密谋划——从电极活性材料的基础研发,到模组系统的集成应用,再到终端场景的深度适配,每一步都直指行业痛点。

2021年,随着子公司四川金时新能的成立,企业迈出关键一步:通过与西南交通大学杨维清教授团队的产学研合作,成功突破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国产化技术壁垒,将产品性能推至国际领先水平。2023年对千页科技的收购,则为储能安全领域注入新动能,形成“源-储-控”三位一体的技术闭环。五年磨一剑,这场转型不仅是业务重心的转移,更是一场从“跟随者”到“定义者”的身份蜕变。

技术矩阵:破解储能困局的“三重密钥”

走进14T06展位,三大技术成果构筑起四川金时科技的创新版图。它们如同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驱动着储能效率与安全性的双重跃升。

第一重密钥:超级电容的“效率革命”

展台上陈列的超级电容单体具有高功率密度、宽温度范围、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因其内阻低至0.18MΩ的数值背后,是电极材料微观结构的突破。相较于行业平均水平,5%的容量一致性偏差意味着电网调频响应速度提高,设备寿命延长。从风电变桨系统的瞬时功率补偿,到电梯能量回馈的精准控制,这些“能源调节器”正在重新定义短时高功率场景的储能逻辑。

第二重密钥:耦合储能的“时空平衡术”

当超级电容的秒级响应遇上锂电池的长时续航,如何实现优势互补?展区中央的1.25MW/5MWh集装箱系统给出了答案。通过独创的“功率-时间”二维解耦算法,系统可智能分配两种技术的出力比例,在调频效率提升的同时,将循环寿命推至百万次量级。与之配套的液氮消防方案更显颠覆性——5秒灭火、1分钟降温至-150℃的技术指标,让储能安全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干预”。

第三重密钥:生物质炭的“自然馈赠”

展台一侧,由椰壳、苎麻等可再生资源制成的炭材料,悄然揭示着技术背后的生态逻辑。这些取材于自然的高性能材料,不仅将超级电容的碳足迹降低,更打通了“农业废弃物-高附加值材料-绿色储能设备”的循环链条。在这里,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同频共振。

产学研融合: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破壁者”

“真正的技术壁垒,源于对基础科学的敬畏。”展台技术沙龙中,研发负责人的一句话道出创新逻辑。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与西南交大实验室的深度联动,构建起“理论-实践”的转化通道。年产2.4GWh的全自动模组产线上,纳米级材料制备工艺与AI质检系统协同作业,将论文中的公式转化为实际的产品。

未来图景:构建能源生态的“中国方案”

四川金时科技的探索并未停步。作为行业标准编写,引领行业标准规范的起草单位之一,企业正将实践积累转化为行业共识。“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技术领先,更是生态价值的共创。”企业董事长在媒体访谈中如此诠释愿景。这种视觉语言或许正是最佳注解:当技术创新与生态责任深度融合,一家企业的转型之路,便成为整个能源革命的时代注脚。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