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巨潮WAVE
2025-05-14 22:08:56
(原标题:台球市场太火了)
文|侯恬
编辑|杨旭然
台球运动最近又翻红了。近几年各种类型的台球厅越开越多,傍晚后经常“一台难求”。这项曾经被视为中老年娱乐的运动,正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中国台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大关,台球爱好者数量已超过2.1亿人,年增长率达到180%。在众多运动项目中,台球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和大众接受度尤为突出。
实际上,台球多年前也曾“流行”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露天台球桌遍布街头巷尾,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1988年,《人民日报》曾报道:“不到10公里路的地段,大街上的台球桌就有200多台。”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电子游戏和其他运动、娱乐方式的兴起,台球逐渐淡出主流视野,球馆生意冷清,行业陷入低谷。
可以看出,台球的“复兴”有其受众基础,早期积累的爱好者为其重新崛起提供了土壤。近年来台球赛事体系逐步完善,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也为其带来了新的流量。此外,台球产业在场馆运营、设备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也让这项运动开始越来越适应现代娱乐消费的需求。
这项曾经沉寂的运动,正在以新的姿态重回大众视野,开启属于它的“第二春”。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回归
台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欧洲,最初是贵族们在草地上进行的一种击球游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运动逐渐移入室内,规则也逐步完善起来,演变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台球。
台球被称为和高尔夫、网球等并列的“贵族运动”,在正式的台球比赛中,选手们身着西装,沉着冷静地出杆,尽显绅士风范。
但和网球、高尔夫等不同的是,台球在中国的发展路径要“下沉”得多。它进一步本土化,演变为更接地气的“中式台球”——规则简化、节奏更快,入门玩家也能较快上手。
台球规则多样性为其提供了“下沉”的基础:既有规则复杂、强调精准的斯诺克,也有节奏快、上手简单的美式8球和9球。
因为好上手,中式台球一度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休闲运动之一。而且,相较于篮球、足球等高强度运动,台球的运动量低不会受伤,更适合城市上班族简单活动。
更吸引人的是其亲民的成本。与动辄需要专业场地的网球、高尔夫乃至足球篮球相比,台球只需30余平米的场地和基础设备,全套设备投入万元级别即可开展。消费方面,市场均价每小时30元左右,畅玩半天人均不过百元上下,这种高性价比让台球成为朋友聚会的热门之选。
近年来,受经济因素影响,中国人的主流娱乐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成本、健康的娱乐活动如公园散步、城市漫游等逐渐流行,而高成本、相对不健康的娱乐方式如KTV、密室逃脱的需求则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台球以其价格优势和轻度运动的特性,重新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台球不仅是运动,更是一种社交场景。由于运动强度不大,参与者可以在切磋技巧的同时闲聊生活,台球厅也成为朋友聚会、商务社交的热门场所,可以看到很多提供餐饮服务和包厢空间的台球厅。
这些特征,让台球在中国完成了规模的升级、价值意义的蜕变。如今它正以更亲民的姿态,重新成为休闲市场的重要角色。
02 传播
台球能够重新火起来,除了其易于上手、成本低等基础优势外,赛事的推动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高水平的赛事是推动一项运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台球赛事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
早在1927年,英国就举办了首届斯诺克世锦赛,1987年,中国也举办了首个台球国际大赛。但台球界顶级赛事的问题在于,主要集中在技术要求高、观赏性强的斯诺克领域,与玩八球、九球的大众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割裂。
经过多年发展,和中国玩家契合的“中式台球”赛事逐渐崛起。2006年,基于“乔氏杯”黑八排名赛,首届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启动。到2012年,该赛事升级为中式八球国际大师赛,到现在已经成为几十个国家参与的顶流国际赛事。
现在,不少中式台球比赛的奖金甚至超过斯诺克。2023年,郑宇伯在中式台球国际大师赛中夺冠,独揽500万元人民币奖金,现场用麻袋装走现金的画面登上热搜,这一奖金不仅刷新了台球赛事纪录,也超过了斯诺克世锦赛5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58万元)的冠军奖金上限,让中式台球成为当下最赚钱的运动之一。
除了赛事的推动,社交媒体的兴起也为台球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
短视频平台上,台球内容的曝光度大大增加,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的关注,如台球网红佟璐在抖音上积累了超过300万粉丝,而职业选手如潘晓婷、丁俊晖等,也通过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进一步扩大了台球的影响力 。
此外,一些娱乐性较强的视频内容也在网络上走红。如台球网红子涵以其“气运之子”的形象和不可预测的球技,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这些视频通过幽默的解说和剪辑,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进一步提升了台球在年轻人中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专业人士而言,赛事和社交媒体平台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而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低成本的参与门槛和丰富的在线教学、娱乐资源,都在不断推高这项运动的热度。
03 创新
热度攀升的背后,台球的行业模式也在不断更迭。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入,正在悄悄改写台球这项传统运动的业态逻辑。
其中变化最直观的,是无人自助台球厅的快速普及。相较传统门店,自助台球厅运营成本低、管理效率高、对选址的依赖性小,在近几年实现了指数级扩张。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24小时无人自助台球厅数量同比增速高达2030%,2024年仍保持154.7%的高速增长。
嗅到风口的企业快速入场,跑马圈地。小铁自助台球于2022年10月开出首家门店,半年内门店数突破1000家,截至2024年11月,全国网点已逼近6000家。同一时期,谈小娱也在全国范围复制扩张,实现了与小铁自助相同的门店规模。
与动辄几百上千平米的传统球馆不同,自助台球厅强调“轻量化”。
每家门店面积多在100-200平米之间,配备4至8张球桌,小而精的设计使其得以嵌入商场、社区商圈甚至高密度办公楼宇内,低面积投入叠加无人运营,让门店单体成本压缩至15万元左右,大幅拉低了入局门槛。
台球消费客群本身就有极强的粘性与高复购率。过去面积较大的传统球馆因坪效压力,普遍聚集在大型商圈之中,导致消费者的可达性不足。而如今的自助台球厅几乎成为“200米生活圈”的休闲配套,消费者有了频繁参与这项运动的条件。
消费者的体验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扫码开台、人脸识别进场、灯光和空调手机远程控制、打完即结账,全程无需店员介入,抛弃传统充值系统,这种“社恐友好”的消费模式,恰好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偏好,也成为无人台球厅受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模式创新、互联网加成、赛事推广、宏观环境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众多资本加速入局,台球相关企业的扩增明显。2023年,中国新增台球相关企业数量突破10.6万家,同比增长54.1%;2024年前十个月,这一数字进一步升至11.4万家。
产业链上下游同步发力,设备端市场也在同步膨胀。《2022桌球消费报告》显示,彼时上游台球桌市场规模已达9300亿元,年增速近20%,进入2024年,这一数字仍在持续上行。
制造端也正在从传统加工业迈向集群化、专业化。以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为例,该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台球桌石板生产基地,年产桌板25万张、成品球桌5万台,产品远销英国、意大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产值超15亿元,基本构建起完整的台球器材产业链。
无人化、轻量化、智能化、集群化,正成为台球行业新一轮进化的关键词。这阵“台球热”能持续多久尚需时间验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运动回归其“简单、健康、平价、平民”的本质,便能在更长的时间里留住人心。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4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4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4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4
乐居财经
2025-05-14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