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读懂IPO|印象股份近亿元营收单靠“老剧本”,新演出项目回本需熬近十年

来源:时代商学院

媒体

2025-05-14 20:01:50

(原标题:读懂IPO|印象股份近亿元营收单靠“老剧本”,新演出项目回本需熬近十年)

本文来源:时代商学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实景演出第一股”要来了!

2025年1月15日,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印象股份”)向港交所正式递表,拟冲击主板,有望成为“实景演出第一股”。此次IPO,印象股份拟募资用于升级《印象‧大红袍》演出、发展文旅小镇以及加强品牌宣传等。

时代商业研究院注意到,2022—2024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印象股份超过九成的收入均来自《印象‧大红袍》这一演出项目,收入结构较为单一。

2024年前三季度,印象股份收入、利润双双出现下滑。受制于《印象‧大红袍》场地布局和较高的票价,印象股份未来通过出售门票来提升业绩的空间或较为有限。

在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印象股份近年来还拓展文旅小镇、酒店等多元化业务,但报告期内的每年收入占比始终未能超过10%,茶汤酒店业务甚至出现连年亏损。

3月27日、5月14日,就收入结构单一、新项目盈利困境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印象股份发送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超九成收入依赖《印象‧大红袍》演出,核心业务增长乏力

招股书显示,印象股份位于福建省武夷山,是一家典型的依托山水资源发展的文化旅游服务企业。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的门票销售,该演出由被称为“印象铁三角”的知名导演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联手打造。

作为福建省首个大型户外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已成为武夷山游客行程中的“必打卡”活动,自2010年首演至今,已经演出超过6200场,吸引观众超过870万人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票房收入计,《印象‧大红袍》在中国所有旅游山水实景演出中排名第三,在所有文化旅游演出中排名第九。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印象‧大红袍》分别进行了355场、567场、391场演出,分别卖出39.99万张、91.85万张、63.52万张门票。同时,由《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及表演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约为0.58亿元、1.36亿元、1.01亿元,分别约占印象股份同期总收入的91.9%、94.8%、95.0%。可以说,印象股份超九成的业绩取决于《印象‧大红袍》门票销售情况。

对于印象股份而言,收入结构过于单一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过于依赖单一业务可能降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

比如,山水实况表演颇受自然环境限制,恶劣天气下会影响观众数量;又如疫情暴发期间,印象股份收入跳水式下跌,2020年收入较2019年下跌48%。

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于《印象‧大红袍》门票销售,这使得印象股份的未来业绩想象空间有限。

从售票量来看,首先《印象‧大红袍》已开演14年,重复多年的表演,许多游客已经观赏过;其次,受制于场地布局和现场演出效果的要求,剧院内座位数量有限,2023年全年567场的演出场次,考虑到天气、旅游淡旺季等因素,基本已经达到了较高频率。

从价格来看,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印象‧大红袍》向观众的直售价格约在200元,考虑到《印象‧大红袍》约1小时的表演时长,通过调价提升业绩的空间有限。

事实上,报告期内印象股份来自《印象‧大红袍》的收入已经出现了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印象‧大红袍》收入为1.01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滑6.87%。

受此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印象股份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3430万元,分别同比下降6.0%和16.3%,成败几乎全系《印象・大红袍》,业绩的小幅下滑已然为印象股份敲响了警钟。

茶汤酒店业务连年亏损,另一实景演出投资回报期近十年

或许印象股份也认识到了收入结构单一、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近年来开始拓展多元化业务,试图通过印象文旅小镇、茶汤酒店等项目开辟新的增长点。

不过,目前上述项目收入占比仍偏低,甚至部分项目出现连年亏损。

首先,报告期各期,印象文旅小镇业务营收分别为302.8万元、361.0万元、239.7万元,收入占比分别为4.8%、2.5%、2.3%,收入几乎原地踏步。同期,印象文旅小镇毛利分别为168.4万元、213.5万元、133.5万元,业绩贡献有限。

其次,报告期各期,茶汤酒店的收入分别为207.8万元、391.4万元、282.2万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3.3%、2.7%、2.7%;各期分别亏损650万元、550万元、460万元;毛损率分别为313.7%、140.9%、162.5%。

此外,为了丰富演出项目,2024年9月,印象股份与关联股东福建武夷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成立月映武夷公司,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其中,印象股份投资3200万元,占其股份的53.33%。

月映武夷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策划及进行新演出,即《月映武夷山》项目,该项目拟将《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的成功运用到新演出中,体现武夷山朱子文化,首演日期为2025年4月。

需要注意的是,实景演出是一种前期投资大且回报周期较长的项目。招股书显示,《月映武夷山》需要支付建设演出舞台集成设备及装置的固定费用6150万元和导演创作服务的固定费用3100万元,前期投资合计9250万元。

而据招股书披露,《月映武夷山》的盈亏平衡点为6个月内,投资回报期则长达约9年半,短期内对于利润的提升显然收效甚微。

更重要的是,《印象‧大红袍》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印象铁三角”功不可没,张艺谋更是成为“印象系列”实景演出的金字招牌。可以说,不少游客是慕名而来的。

另一方面,同为山水实景演出和聚焦武夷山文化,《月映武夷山》与《印象‧大红袍》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竞争关系。

少了“印象铁三角”坐镇,《月映武夷山》能否复刻“老剧本”《印象·大红袍》的成功,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

(全文2148字)


免责声明:本报告仅供时代商业研究院客户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公司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之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时代商业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