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AI浪潮袭来,慕思如何解答价值难题

来源:财经报道网

2025-05-14 17:49:57

(原标题:AI浪潮袭来,慕思如何解答价值难题)

调查显示,国民的睡眠难题依旧待解。

一方面,睡眠时间一降再降,国人2025年平均睡眠时长已下降至6.67小时,较2024年再降5%;另一方面,睡眠困境加剧,易醒、深睡时间短、醒后难入睡等三大症状持续蔓延,睡眠问题正从“普遍困扰”演化为“慢性病”。

新近发布的《2024 情绪与健康睡眠白皮书》生动描绘了国人的睡眠难题。

 


如此环境下,大众对睡眠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6%的消费者将“醒后精力充沛”列为第一诉求,“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期待值提升4%,而单纯追求7~8小时睡眠时长的群体比例从62%降至50%。

高效睡眠,正在成为健康生活的核心刚需。

面对需求侧的“睡眠效率革命”,站在供给侧的家居行业将做出怎样的回应?以慕思为代表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敏锐捕捉到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双重机遇,力图从多个角度提供解决方案。

机遇之一,是推动企业与社会良性互动的ESG框架,为家居行业构建起一套从环境治理到社会责任的全新价值体系,推动指导原则落地;机遇之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正在重塑家居产品的研发逻辑与用户体验的边界。二者深度融合,为睡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满足需求:从“被动适配”到“主动预见”

睡眠需求的复杂性远超传统认知,远非“上床一躺,被子一盖,眼睛一闭”这么简单。体型差异、睡姿习惯、环境温度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形成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需求。

英国睡眠协会前会长利特尔黑尔斯就表示,“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睡眠需求,受其生物钟类型、身体需求和恢复模式的影响。”

如此多样的需求要如何满足?一套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捕捉用户难以言明的深层需求。同时,利用AI技术升级算法,完善用户的个性化匹配服务。

以慕思为例,在数据收集方面,利用内置的高敏感度传感器,其累计收集超过100万人体工学数据,每日接受超过2000份睡眠报告,涵盖呼吸、心率、体动等多种指标。这样的亿级睡眠数据库为挖掘用户需求、训练AI模型奠定了基础。

在算法优化方面,床垫在AI技术的加持下,能快速识别用户的体型、睡姿及压力分布,实时调整支撑力,满足用户对“无感适配”的需求,超越了传统床垫“被动适配”的常态。同时,AI算法还挖掘用户难以言明的深层需求,准确识别睡眠障碍的潜在诱因,如外部室温变化、用户情绪压力等。

 


例如,孕妇妊娠期间体型短期内变化较大,传统床垫无法调整,很难做到“体感舒适”,而智能床垫可根据用户身形变化,实时调节躯体支撑强度,“睡得舒服。”再例如,智能床垫实现左右分区独立调节,解决伴侣间因体型差异造成的睡眠干扰。

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的同时,慕思也将用户隐私保护与合规治理置于重要位置,以呼应ESG的治理要求。一方面,充分认识到用户睡眠数据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落地实践——制定涵盖管理制度、安全基线检查规范、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多层级的数据使用指引。

基于亿级睡眠数据库与智能算法模型,不仅实现了对用户需求从“被动适配”到“主动预见”的升级,更是利用数据安全机制,将ESG治理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这种将AI洞见与ESG框架深度融合的探索,契合了消费者对隐私保护的核心诉求,回应了监管当局对数据合规的严格要求,更彰显了行业领军者的前瞻视野。

产品进化:从“标准供给”到“个性匹配”

一张张与消费者亲密接触的床垫,既是挖掘用户需求的数据终端,又是提供用户服务的实际载体。以数据反馈驱动技术迭代,将AI技术融于家居场景,家居企业找到了一条推动核心产品持续进化的路径。

同样以慕思为例,从2018年推出的首款智能床垫,到2025年发布的AI智能床垫产品“T11+”,其基于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压电陶瓷高精传感器、数据驱动的潮汐算法2.0、AutoFit智适应等多项核心技术,将海量数据转化为个性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床垫产品从“标准供给”到“个性匹配”的跨越。

 


产品持续迭代的背后,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追求。

一方面,产品实现了“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例如,在睡姿优化上,可针对肩、背、腰、臀、腿等核心部位,自适应调节,实现专属支撑;再例如,在健康管理上,可识别潜在的睡眠风险,预警睡眠质量,优化睡眠建议。

另一方面,产品还为不同场景和人群定制了贴心的功能。例如,针对入睡困难人群,提供“宛如母亲抚摸婴儿后背般”的哄睡功能;针对起床困难人群,床垫相关部件可缓慢运动,以渐进性唤醒技术替代闹钟。

产品品质在持续打磨下不断提升——慕思产品能够捕捉用户心率、呼吸等数据,准确识别睡眠中的多种状态,静息状态心率平均准确率达到97%,与医学级睡眠监测仪器类似。数据显示,用户入睡速度可提升近50%,翻身次数减少约15%,睡眠时长提升38%——这些都得益于产品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适配,解决了传统床垫“一床难适众体”的痛点。

在先进技术的加持下,产品迭代周期显著缩短。2023年至今,慕思推出超过10款床垫,形成覆盖不同功能需求与价格区间的产品矩阵,满足高端舒适、运动恢复等多样化的使用场景。

在技术进化的同时,慕思还将绿色理念深植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从产品的设计、采购,到生产、包装、运输,全方位践行绿色管理理念,打造低碳环保的产品生态链。

在设计环节,充分考虑产品的环保属性,建立生态评价机制,累计获得51项绿色专利。在采购环节,严选供应商,优先考虑获得环保认证的原材料,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可再生纤维及木材等,均已获得相应的环保认证。

生产环节中,持续推动产线改造和工艺优化,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已获得清洁生产企业及绿色工厂认证。包装运输环节中,更新包装方式和材料,实现了运输的轻量化,普及电动运输,有效减少碳排放。

更可贵的是,慕思利用自身影响力,推动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建立减碳网络,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为行业提供了从“单体减碳”到“系统绿色”的实践样本,推动环保成为产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实践已然证明,高效生产与绿色转型并不对立。“智能”与“绿色”的协同进化,既深度回应了用户的健康需求,也主动承担了低碳转型的产业责任。

拓展边界:从“家居产品”到“睡眠生态”

夯实产品基础后,家居企业将视野投向了更广阔的生态构建。得益于技术的深度赋能,慕思已突破传统家居产品的物理界限,一个响应了用户需求与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多层次睡眠生态正在构建中。

聚焦用户需求,慕思“软硬结合”:一是发挥传统硬件优势,以床垫为核心,扩大产品矩阵至智能电动床架、人体工学沙发等周边产品,力求打造全场景解决方案;二是优化配套软件,撬动增值服务空间,如利用手机应用生成个性化睡眠报告,提供“从监测到干预”的健康管理服务。

伴随生态边界的拓展,越来越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这一价值链条中,慕思重视倾听且回应其诉求,外溢自身能力与影响力,推动生态建设。

在相关方互动方面,与供应商合作,加强评估、培训与审核,确保供应链安全;与行业及标准机构合作,组织行业交流活动,介入行业标准制定,推动健康睡眠理念落地;与政府及监管机构积极沟通,确保污染物排放、废弃物处理等符合规程要求。

在跨界合作方面,产品可联动智能家居设备,自动调节卧室温度、光线,构建“睡眠友好型”环境;并与音频平台合作“睡眠电台”,以创新形式推广健康理念。

在全球布局方面,以“技术输出+本地深耕”两条路径,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全球竞争力。在国际顶级展会CES上,慕思产品斩获大奖,其基于AI的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睡眠科技的标杆;在东南亚市场,收购了当地企业,建立起“生产-销售”闭环,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与关税壁垒。此外,还布局亚马逊、沃尔玛等跨境电商平台,以“线上+线下”的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帮助“中国智造”的睡眠解决方案惠及全球用户。

价值突破:从“个体满足”到“健康公平”

技术创新的价值,最终要回归到对人类福祉的实质改善。

家居企业以AI技术为支点,将睡眠科技的社会价值,从单一的产品功能提高至公共健康体系的维度。规模化提升国民睡眠质量的同时,慕思摸索出一条家居企业参与普惠医疗的新路径,为“健康公平”注入了科技动能。

产品突破了传统穿戴设备的物理限制,为数百万人提供无感化的睡眠监测。这项融合多元传感器与AI算法的技术,可捕捉多项用户体征数据,快速完成睡眠障碍的筛查。同时方便用户将健康管理从医院场景,前置到家庭场景。

这些持续收集沉淀的健康数据,不仅是产品迭代的核心养料,也是实现国民健康预警的战略资源。脱敏处理后的国人睡眠数据,为社会后续的慢病防控奠定了数字基础。慕思曾表示,部分产品可利用睡眠监测指标,结合用户地域、年龄等信息,“建立慢病预警模型,对潜在的健康风险进行早期预警。”这种深入挖掘数据价值的实践,正在更新“治未病”这一传统理念的内涵。

数据的公共价值开始浮现,企业也在考虑如何将技术红利,转化为普惠性的公共产品:与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攻关,与行业机构共建行业标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在商业运营上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将ESG框架中的社会价值具象化。

例如,慕思联合香港中文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学术机构,开展鼾声声源检测、床垫人体工程学等前沿技术研究,确保技术供给始终走在行业前沿。同时,还联合医疗机构,如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开展研究的同时推动临床验证。

截至2024年底,慕思累计参与制定各类标准约60项,为家居行业进步和国人健康提升作出了贡献。当年第七次荣获“全国家居标准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代表其工作成果获得业界认可。与中国健康睡眠协会合作起草《2024 情绪与健康睡眠白皮书》,从多个维度解析国人睡眠和情绪现状,帮助提升睡眠质量,探寻睡眠解决方案。这种将企业经验与行业发展、国人健康深度绑定的模式,为家居企业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参考。

一张张智能床垫预警了个体健康状况,降低了公共卫生成本;一条条睡眠数据缩小了区域间和群体间的健康资源鸿沟,描绘了睡眠健康的全景。从数据到标准,从洞见到皮书,慕思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科技企业的价值不仅仅局限在商业赛道,同时也体现在良性的社会互动、积极的社会治理上——这正是ESG理念应用在家居行业的生动案例。

 


尾声

利用AI技术,企业实现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同提升,积极回应了ESG标准对企业社会价值的要求。

在商业层面,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消费需求不断分化的大环境下,慕思展现出相当的韧性。凭借研发积累和产品能力,在国内中高端床垫市场自主品牌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年报显示,慕思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亿元,保持较高盈利水平,实现“营收利润双稳健”。

在社会层面,慕思强调合规治理,优化管理体系,为可持续发展夯实根基;践行“双碳”目标,完善污染防治,为保护绿色环境贡献力量;实现关键技术突破,推动睡眠变革,持续优化“智能健康睡眠系统”;落实以人为本,践行社会责任。

AI与ESG的交叉,一方面是技术爆炸与践行责任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家居企业从单一“商业企业”,到叠加“社会企业”身份的契机。以上的实践或许可以证明,ESG不是成本,而是提升发展韧性的潜在抓手;AI也不是炫技,而是提升效率、挖掘更多机遇的有力工具。

未来,伴随AI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有更多领域值得探索。例如,如何利用睡眠调节情绪?如何调节脑电波促进深度睡眠?如何利用心冲击图信息监测预警心血管疾病?事实上,家居企业不只是在制造床垫,更是在为每一位在压力下奔跑的消费者充电、打气。

慕思的AI睡眠革命,正在重新探索家居企业的ESG价值。


本文来源:财经报道网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