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京东物流"人海战术"双刃剑:助推业绩增长的同时侵蚀毛利率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14 12:12:31

(原标题:京东物流"人海战术"双刃剑:助推业绩增长的同时侵蚀毛利率)

这种规模与效益的不匹配直接反映在人均效能指标上。2024年京东物流人均创收36.7万元,人均创利仅1.2万元,对比顺丰分别为193万元、6.9万元。据此计算,京东物流人均创利金额仅相当于顺丰的17.4%。

5月13日盘后,京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物流”,股票代码:2618.HK)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69.6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1.5%。在盈利方面,经调整净利润达7.51亿元,同比提升13.4%;其中归母净利润增幅显著,录得4.5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9.14%。公司表示,这一财务表现超出了此前市场预期。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收入结构:外部客户数量增加,但平均收入下滑

从收入构成来看,京东物流呈现出内外双轮驱动的增长态势。其中,来自京东集团内部的收入同比增长14.1%,占总收入比重提升0.7个百分点至31.3%;而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长10.3%,占比相应调整至70%以下。具体到外部业务,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收入表现突出,同比增长12%,其他服务收入也实现9.8%%的稳步增长。整体而言,各业务板块均保持均衡发展态势,收入结构维持稳定格局。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集团内部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或得益于"家电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的持续推行。在5月13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京东管理层透露,受惠于以旧换新政策及新品上市的双重推动,平台带电品类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达17%,增速领跑各大板块。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物流在此次政策落地过程中创新推出了行业领先的"送、装、拆、收"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模式。央视新闻4月份的报道显示,在京东物流西安大件运营中心,“国补”政策相关订单已占据当地大件订单总量的60%;尤其是进入3月后,该运营中心的大件家电订单量同比2024年几乎翻番。



数据来源:央视新闻

京东物流外部一体化供应链业务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来自客户规模的扩大,但客户平均贡献值有所回落。2025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该业务客户总数达6.3万,同比增长13.1%;然而单客户平均收入同比下降1.3%,降至13.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自2024年第二季度起,该业务的客单价同比增速持续为负,这可能与客户结构变化有关,中小型客户占比或有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在头部客户拓展方面,京东物流一季度新增的大客户当属奇瑞汽车。2月份,双方联合打造的奇瑞汽车中东区域备件库正式投入运营,迅速跻身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备件仓储中心行列。据悉,该仓储存有数万种汽车配件,涵盖了奇瑞集团旗下5大品牌的多种车型维修保障需求。备件仓的使用大幅提升了处理效率,最快可实现2-4小时备货,显著缩短出库周期。



图片来源:京东物流黑板报

京东物流此前在2024年10月底表示,2025年将加速全球化布局,计划打造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2-3日达"时效圈。通过在全球19个国家布局超50个自营海外仓,公司有望在2025年底实现海外仓储面积同比翻倍的增长目标,进而带动海外收入的高增长。一季度收入能实现双位数增长,海外业务或有较大贡献。

在其他服务收入板块,京东物流的增长主要是通过快递和快运业务的持续扩张。根据国家邮政局最新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快递行业总收入达3456.4亿元,实现10.9%的同比增长。京东物流在该领域的收入增速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员工人数或已达50余万,人均创利仅万余元

综合来看,京东物流通过多轮驱动策略推动各业务线收入增长,但需关注其增长质量。当前的增长模式可能隐含结构性挑战:一方面,为抢占市场份额而实施的客户让利策略,已直接反映在下滑的客单价上;另一方面,在物流行业固有成本刚性的制约下,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正在侵蚀企业的利润空间。

在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京东物流将团队扩张作为实现市场占有率目标的战略支点。不过,这种重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径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成本管控和运营效率方面的挑战,这将成为公司下一阶段需要重点突破的管理课题。

在过去一年(2024年3月至2025年3月),京东物流经历了显著的人员扩张,一线员工总数激增近8万人。2024年全年京东物流新增4万余名员工,其中新增一线运营员工占比96%。假设一季度非一线员工数量变化不大,那么该一季度员工数量或增长了4万人左右。至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49.9万人,运营人员数量为47.6万人。按此推算,2025年一季度末员工规模可能在54万左右,一线运营人员数量或已破50万大关。

从横向对比来看,京东物流采用更高比例的自有员工体系,这一方面体现了企业强化服务质量和履行社会责任的经营理念,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显著的成本压力。

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自有员工总数达到顺丰控股(14.7万人)的3.4倍。庞大的员工规模直接推高了人力成本支出。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物流在仓储、分拣、运输等一线运营岗位的薪酬福利支出同比攀升13.9%,达到168亿元(不包括外包部分)。这一数字相当于当季总营收的36%,凸显出人力成本已成为公司运营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季度,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幅超过营收增速,这一结构性变化使得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呈现下滑态势。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4个百分点至7.2%,且显著低于同行顺分控股(同期毛利率13.3%)和安能物流。



数据来源:wind

这种规模与效益的不匹配直接反映在人均效能指标上。2024年京东物流人均创收36.7万元,人均创利仅1.2万元,对比顺丰分别为193万元、6.9万元。据此计算,京东物流人均创利金额仅相当于顺丰的17.4%。



数据来源:wind

但在当前行业竞争环境下,其高昂的固定人力成本确实对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构成了挑战。这种收入增长与利润率承压并存的局面,意味着公司短期需在规模扩张与利润率稳定之间做出抉择。未来,如何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的转型,将是检验其战略成效的关键指标。

作者 | 毛墨竹

编辑 | 吴雪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