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2025-05-14 11:23:54
(原标题:安序源科技持续亏损:资产负债率超200%,现金流连年为负)
《港湾商业观察》陈钱
近期,Axbio International Limited(简称:安序源科技)拟在港交所申请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国国际金融香港证券有限公司、浦银国际融资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安序源科技成立于2017年,国内运营主体为安序源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安序源生物科技(无锡)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需要前期投入大量资金的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安序源近年来同样面临负债率高、持续亏损、研发周期长、市占率低等难题。
1
连续两年亏损,市场份额偏低
据招股书介绍,安序源科技主要提供生物科技产业链的产品与服务组合,核心专业能力集中于集成电路芯片、合成生物学与化学工程、电化学与微流控,以及人工智能四个领域,IC(集成电路)、BT(生物技术)、AI(人工智能)的融合确立了企业的独特地位。
简言之,安序源科技是一家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因测序仪和其他分子诊断产品提供制造元件的公司。
据悉,安序源科技的核心产品及主要产品包括AxiLona EL-100、AxiLona AXP-100,在研产品有AxiLona AXP-1000、检测试剂盒以及其他延伸产品及服务。
其中,公司的核心产品AxiLona EL-100是一款基于电化学生物芯片技术的分子诊断产品,目前已于今年三月完成临床试验,4月取得江苏省药监局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另一主要产品AxiLona AXP-100 EL-NGS基因测序仪,公司称是全球第一款EL-NGS平台,可同时满足癌症及传染病诊断等临床应用,以及结构变异研究及单基因疾病调查等科研需求。
在公司的在研产品中,AxiLona AXP-1000是一款配备具有一千万个纳米孔通道的高通量测序芯片,其通量约为AxiLona AXP-100的十倍,公司预计于2026年下半年完成该产品的设计。另一产品检测试剂盒是为分子诊断产品及EL-NGS平台开发检测试剂盒,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并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对细菌、病毒及真菌的病原微生物检测试剂盒的设计验证。
尽管公司所处行业基因测序是未来肉眼可见的蓝海,也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然方向,但高度依赖研发、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未知性较大是这个行业的共性,想在其中站稳脚跟难度不可谓不大。
财报显示,安序源科技2023年实现收入、毛利0元,2024年仅实现收入47.9万美元,实现毛利30.4万美元,毛利率为63.5%。而2023年、2024年的亏损总额分别是2285.6万美元、2346.6万美元,两年累计亏损463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3.33亿)。公司称绝大部分亏损来自研发开支和行政开支。
全球高通量基因测序仪器及耗材市场呈现“金字塔式”的竞争格局,这或许也是企业近年来难以脱颖而出的原因。
资料显示,基因测序仪器及耗材市场目前由少数跨国生物科技公司主导,市场96.2%的份额被前五大头部企业瓜分,其中美国公司illumina(因纳美)就占据了72.1%的市场份额。在前五大头部企业中,仅有占9.5%市场份额的MGI是中国企业。
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基本由illumina和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赛默飞)这些巨头垄断,这些公司占据超过80%的利润和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他们的定价权和技术壁垒非常之高,后来者即便有技术突破,往往也难以撼动既有格局。
而安序源科技也在招股书中表明,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产品的不断推陈出新,以及监管制度的不确定性,可能会让公司面临定价下调的情况,在面对供应商时,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谈判能力,导致生产成本高于预期,而面对下游客户,也会因议价能力的降低从而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据悉,安序源科技的客户主要为研究机构和医院,2023年公司未实现销售,2024年,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据了当年总销售额的98.1%,其中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24.8%。2023年-2024年,公司来自银行利息和政府补贴的收入分别为179.8万美元、206.1万美元。
2
资产负债率高企,偿债能力偏弱
营收困难的同时,公司的债务问题也逐年凸显。2023年和2024年,安序源科技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3807.3万美元、6303.8万美元,2024年同比上涨65.57%,而同年的流动资产总值同比下滑29.1%,为3970.7万美元。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的负债净额分别为3331.9万美元、5827.4万美元,2024年上涨74.9%,而同期的流动比率仅为0.6倍、0.4倍,经计算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53.72%、228.96%。公司偿债能力明显受压。
公司称,流动负债净额的上升主要是由于银行存款及现金的减少以及持续研发活动的现金流出所致,负债净额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的年度亏损。
移步现金流,2023、2024年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672.8万美元、-1500.4万美元;而投资性现金流更可谓惨不忍睹,2024年足足下滑97.4%,仅为42.2万美元。2023年和2024年年末,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5426万美元、3691万美元,2024年下滑32%左右。
招股书介绍,安序源科技此次的募集资金将用于AxiLona EL-100、AxiLona AXP-100、AxiLona AXP-1000产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加强核心技术平台,进一步巩固集成电路(IC)、生物技术(BT)、AI的整合以及公司的日常运营。
据悉,生命科学领域的产品从研发设计到进入临床试验再到监管注册以及最后的商业变现可谓是漫漫长路。比如公司的AxiLona AXP-100产品,该产品于2021年推出原型机,2023年推出用于科学研究的版本,而据今年4月港交所披露的招股书,该产品还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也在风险因素中坦言,公司未来的成长取决于在研产品的成功开发、监管批准以及商业化,在研产品能否成功研发并商业化决定了企业能否从中获利,如果无法紧跟行业和技术的发展步伐,公司业务将严重受损。
2023年和2024年,安序源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530万美元、1140万美元,2024年减少300万美元左右,结合投资性现金流的巨幅下滑,或许反映出公司当下面临的技术瓶颈困境。
霍虹屹表示,基因测序仪器行业具有研发投入高、周期长、商业化不确定大的特征,开发一款有竞争力的产品往往需要数亿元的投入、数年的时间,同时还要跨越机械、电子、生物信息等多领域技术壁垒,如果企业上市融资后依然未能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或许会面临资金断链和投资人信心的双重危机,而历史上,未能突破技术瓶颈,或因技术方案陈旧无法获监管批准导致产品难以商业化而陷于困境的企业不可谓少。
据悉,约持有安序源科技30.44%的第一控股股东Tian博士,时年54岁,是全球100多项获授权专利的顶尖科学家,在生物科技和半导体行业已有20多年的经验,曾担任DNA测序平台、跨国制药公司测序部门的副总裁。
上市融资后公司的困境能否得以纾解,安序源科技能否在Tian博士的带领下不断突破,为企业在生命科学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值得关注。(港湾财经出品)
格隆汇
2025-05-14
格隆汇
2025-05-14
格隆汇
2025-05-14
格隆汇
2025-05-14
格隆汇
2025-05-1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