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

“地大华魔”座次生变!卓驭错失好局或已掉队

来源:五星车评

2025-05-13 21:46:21

(原标题:“地大华魔”座次生变!卓驭错失好局或已掉队)





“地大华魔”是指地平线、卓驭(原大疆车载)、华为、Momenta四家智能辅助驾驶技术方案公司,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智驾方案的Tier 1阵营。

进入2025年以后,四家企业的座次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华为凭借此前与四界合作的成功,继续扩大朋友圈,目前属于稳住了一哥的地位,地平线凭借软硬一体的实力,地位同样稳固,而变化最大的是卓驭和Momenta,其中的卓驭大有掉队之势。





2023年,卓驭从大疆分拆独立,构建起完整的组织架构,开始以独立主体开展经营发展,并发布核心产品「成行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卓驭多项核心技术,涵盖高速、城市、泊车等全场景的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支持驾舱一体集成,还能兼容多种芯片以实现算力灵活拓展。2024年6月,正式启用 “卓驭” 作为业务品牌,全新logo同步更新。

从大疆事业部分拆独立的卓驭科技,如一颗新星,引得众多主机厂竞相关注。据了解,一汽与比亚迪这两大行业巨头,都向卓驭抛出了投资的橄榄枝,其中一汽的条件不可谓不诱人:20亿元的巨额投资以及控股50%以上的意向,在资本寒冬中,这无疑是一份极具诚意的邀约。

然而,当时心高气傲的卓驭拒绝了。那时的卓驭身处智驾第一梯队,手握先进技术,心向独立发展。据悉,其提出让一汽先投10亿元,双方以合资公司形式推进量产,后续再议控股事宜。此后,双方全力投入新车型量产工作,投资控股之事暂且搁置。在此期间,卓驭引入了包括比亚迪在内的第三方机构作为股东,但各方持股比例均不高,都未超过6%。

不过,卓驭真正的量产能力被外界高估了,或者说自己高估了自己。卓驭的交付项目开发周期可谓漫长。与五菱的合作始于2019年,首款车型KiWi交付耗时3年;与大众从2019年开启合作,直到2024年才交付第一款车型迈腾,将近5年的时间。车展上虽官宣近10家合作车企,但与长城、奇瑞等多家车企合作仅停留在两个车型,后续几乎再无新动作。



2025年上海车展,卓驭科技高调官宣商业进展,合作伙伴达到9家汽车集团,量产车型近20款,开发中的新车型超过30款。初看成绩斐然,但与同处第一梯队的对手相比,进展已不在一个阶段。华为已量产20余款车型,2025年新增车型数十款;地平线凭借计算平台全面渗透市场,新推出的城区NOA方案还拿下多个头部主机厂明星车型定点。



卓驭之所以走下坡路,和其成本控制优先的技术路线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做好成本控制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在成本控制和性能表现之间,首先要考虑的是性能表现,其次才是成本控制。

卓驭采用的惯导立体双目视觉系统,来源于大疆无人机的双目视觉技术。该技术可以通过精确布置双目摄像头对同一场景进行成像,利用双目摄像头的内参、外参、视差,计算出每个像素点对应物体的深度信息,并不依赖大算力和激光雷达。



卓驭所追求的低算力实现高智驾,迎合了对成本极其敏感同时对性能有高要求的主机厂的需求,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广受主机厂青睐。卓驭推出的32TOPS和100TOPS算力的端到端智驾方案,前一方案硬件配置为7个摄像头+TDA4 VH芯片,搭载在宝骏、奇瑞iCAR等车型上,可实现高速巡航和城区记忆领航,今年上半年将实现端到端城市领航;100TOPS版本使用高通Ride 8650芯片,可支持城区无图NOA,已在一汽红旗的E007、E009等车型上量产落地。

不过,卓驭智驾方案上限偏低。当面对复杂多变、对实时处理能力要求极高的路况时,如早晚高峰大城市核心区域密集车流、突发道路状况叠加恶劣天气等场景,较低的算力可能导致系统反应延迟、决策失误,难以保障驾驶的安全性与流畅性,制约了智驾功能向更高级别进阶。



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并不是中低端用户的刚需,尤其是能用但还不太成熟的方案,只能算是聊胜于无。相反,30万元以上的中高端用户,他们对智能辅助驾驶有着更强烈的需求,而且对智能辅助驾驶的安全性有着无上限的要求,冗余能力越强越好,要的就是关键时刻的“救命”能力。

有微博用户在微博上发文表示:“现在看来,卓驭(前大疆车载)的TDA4 +双目惯导智驾方案,就是典型的战术成功、战略失败。”

10万-15万级新能源购车用户基本处于刚需阶段,对智驾关注度极低;他们更关心这辆车的空间有多大,续航有多长。10万~15万的产品在定义阶段会非常抠成本,导致一开始只有顶配上车,这个价位的用户对成本极度关注,极度精明,看到之后更不会选。



2024年开始,Momenta的“单激光单OrinX”方案,以及小鹏的“纯视觉XNGP”方案都成功下压了成本,可以做到15万级别的车上,即将在自主品牌车型上普及。这两个方案都是完整的城区NOA,功能和体验碾压极致压榨TDA4(只有32T算力)的卓驭方案,真正对智驾非常关心的用户,会直接选择前两个“满血版”。卓驭在TDA4平台上花费了太多资源(因为太难搞),以至于中阶的高通8650和高阶的OrinX方案时间落后了。

再结合上目前激光雷达等核心零部件的成本骤降,令友商的优势更加明显,此前的成本控制策略也就失去了意义。在主要竞争对手持续进阶的情况下,卓驭已经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倘若还是死守“性价比”而忽视“质价比”,可能还会继续滑落。

fund

询价

盖世汽车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询价信息已提交

确定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