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轩新闻
2025-05-13 12:58:32
(原标题:鸣鸣很忙却要着急上市,它图个啥?)
在经过几年的狂飙推进后,零食连锁品牌鸣鸣很忙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准备开启它上市之路。
这家成立于 2017 年的零食品牌,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成。仅仅八年时间,该公司就通过加盟、合并、扩张等多种方式,成为年度 GMV 达 555 亿元的细分行业龙头。
然而,资本推动的狂飙背后是鸣鸣很忙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整体利润低下、高速扩张的成本代价以及食品安全风险。这些问题影响着公司的发展,甚至决定未来的资本市场成败。
零食量贩生意向来因为利薄不被资本看好,但不知何故,近年来它们却如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零食量贩门店数已突破2.2万家,市场规模达到809亿元,比三年前增长了超10多倍。
万辰集团成为营收破百亿的中国首家零食量贩上市公司,而鸣鸣很忙正在忙着申请上市。
因其行业特殊性,规模和低价成为零食生意决胜的关键,行业研究者将其核心运营模式总结为三大要素:低价、下沉和加盟。
为了快速完成规模化扩张,鸣鸣很忙自2021年至2025年期间完成的融资总额超过20亿元,先后引入启承资本、黑蚁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者。
在资本的推动下,鸣鸣很忙在2024年新增门店超过8000家,平均每天新开22家门店。到2024年底,其门店数量达到14394家。
截至2025年3月,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6000家。这意味着在2024年底至2025年3月期间,鸣鸣很忙又新增了约1606家门店。
规模化推升总体营收增长,2022 年到2024 年,鸣鸣很忙分别实现了 42.86 亿元、102.95亿元、393.44 亿元的营收,三年间增长超八倍,年复合增长率为203%。这种爆发式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业务的不断扩张,另一方面则源自于对赵一鸣零食的收购。
快速扩张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市场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问题、供应链管理难度增加等。此外,取消“距离保护”政策导致加盟商之间的竞争加剧,可能对加盟商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是鸣鸣很忙需要重点关注的领域。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公司旗下品牌存在食品异物、员工服务态度不佳等投诉。食品安全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一旦出现问题,将对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严重损害。
被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是,鸣鸣很忙复杂的股权结构,实控人晏周直接持股25.75%,并通过多个持股平台控制14.16%的投票权,合计控制约40.91%的股权。赵定通过宜春鸟窝持股22.69%,晏周通过一致行动协议控制这部分表决权,二人合计控制约62.60%的投票权。
此外,鸣鸣很忙在上市前的一系列股权操作也值得警惕。
2023年11月,鸣鸣很忙收购赵一鸣零食时,通过向赵一鸣零食原本的股东发行股份达成收购,但并未获得实际资金流入,这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产生一定影响。
2025年4月,晏周向赵定收购宜春鸟窝约17.63%的股权,作价4.35亿元,并将这部分股权抵押给红杉兴瑞贷款4.35亿元。这种复杂的股权交易背后可能隐藏着资金链紧张或其他意图。
监管者或许会重点关注鸣鸣很忙的公司治理、财务与运营合规性、食品安全、加盟政策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
这些问题反映了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也体现了监管机构对市场秩序和投资者保护的重视。鸣鸣很忙需要在这些问题上提供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以满足证监会的要求,确保上市过程顺利进行。
无论是否成功上市,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鸣鸣很忙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和市场趋势的产品;二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高产品的供应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三是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四是加强合规管理,确保公司的商业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五是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总之,食品零售行业薄利而责重,它关乎人们身心健康,也关联着农牧等基础产业,这是一件急不来的事,更不是一门挣快钱的生意。
乐居财经
2025-05-13
格隆汇
2025-05-13
格隆汇
2025-05-13
观点
2025-05-13
观点
2025-05-13
格隆汇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