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13 11:36:54
(原标题:渣打王昕杰,最新发声!)
【导读】渣打王昕杰:“美国例外论”叙事收敛加速,借美股反弹转投欧洲及中国
王昕杰解释道,“美国例外论”的核心是基于美元作为“美国信用”凭证的体现,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美元作为储蓄货币挂钩全球贸易。因此,过去几十年,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美国通过贸易逆差不断输出美元,顺应了时代的发展。
但是,大量超发的美元造成了海外流动性的大幅扩张。如何在保持输出美元的同时,维持美元作为储蓄货币的稳定,成为大名鼎鼎的“特里芬悖论”。 于是,美国开始通过美债和美股等美元资产,来回收海外美金流动性。从而形成了通过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再通过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来回收美元的闭环。
“美国例外论”在2025年初达到顶峰,其叙事收敛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财政和贸易的失衡。“特朗普交易”只是触发“美国例外论”叙事收敛的一个导火索,加快了收敛速度,进而触发了上周美国资本市场的股债汇“三杀”。 全球资金流向亚洲 王昕杰认为在“美国例外论”叙事的收敛之下,提升了亚洲投资主题的前景。近年来全球投资者聚焦美国的现象将得到进一步的校正,资金将流入政策更加稳定、估值更低的亚洲市场。
王昕杰说:“我们观察到5月初以来亚洲货币迎来集体暴涨。”
他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美国经济增长预期被下调,滞胀担忧加剧,导致投资者平仓美元资产,令美元趋弱。
二是亚洲国家长期的贸易顺差,令亚洲出口商积累了大量美元资产,在贸易不确定之下,他们的美元资产平仓需求短期内显著提升。
三是在美元虹吸效应降低之后,资金选择低估值叠加有吸引力的亚洲市场进行投资。尤其是香港市场,未来有大型IPO事件发生,也增加了投资者对于港币的需求。韩元和新台币也都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展望未来,王昕杰认为,本次亚洲货币集体上涨,反映了美国基本面转弱的交易特征。“卖出美国,买入亚洲”的交易强度可能会随美国政策变化而有所波动,但这一趋势可能还会延续。 借美股反弹转投欧洲及中国 那么,在当前宏观大环境下,投资者应如何调整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呢?王昕杰认为,应增强投资组合的抗波动性。
首先,王昕杰预计,在经济增长和就业数据疲软的情况下,美国和欧洲政府债的表现可能会优于股票。若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反弹至4.0%~4.5%区间的较高位,将为优质债券提供不错的入市机会。
其次,王昕杰说:“黄金是对抗风险比较好的资产,我们会在黄金跌至每盎司3000~3250美元区间时进行增持。”
第三,高度集中美元资产的投资者,亟须加强地理与货币多元化配置。王昕杰建议,考虑借着美股反弹的机会,将资金转投至欧洲和中国股票,因为这些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可能会推动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提升。 第四,王昕杰建议适度配置另类投资资产,包括对冲基金、私募股权、私人信贷、基础建设及体育产业投资等。因为在高通胀环境下,股票与债券可能出现同向波动,另类资产因与公开市场资产相关性低,可有效降低组合波动,并提升长期回报。 投资中国须关注“本土自主可控” “政策刺激”两大方向 谈到中国,王昕杰认为中国股市是“以我为主”的市场,其定价逻辑主要还是基于内生的经济增长。他指出,尽管全球供应链重构可能会对一些行业造成影响,但所幸中国已经在近几年建设成了全产业供应的经济体,因此之前谈论的“卡脖子”的影响已经减弱,未来中国经济的重点在于如何提振内需来消化企业产能。
王昕杰指出,2025年一季报披露完毕,全部上市公司规模净利润的总和同比上升3.58%。其中农林牧渔行业同比增幅最大,主要原因是去年基数较低。钢材、建材和有色行业也同样因去年的低基数、原材料成本下降和房地产止跌回稳等原因,实现大幅增长。计算机行业在AI产业向上趋势的提振下也实现了大幅的盈利增长。另外,出口为主的家电、汽车和机械设备行业,也在政策托底和抢出口的影响下,一季度表现亮眼。
王昕杰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本土自主可控”和“政策刺激”两大方向的四个主题:一是受到出口转内销政策扶持的消费电子、休闲用品和纺织品;二是受益进口替代的农业和医药;三是受益于加大财政刺激提振消费的板块,如食品饮料和医药等;四是受益国家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及提高高科技产业占比相关的基建周期类行业和高科技产业。
编辑:赵新亮 校对:纪元
编辑:舰长
审核:陈思扬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中国基金报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