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刊财经
2025-05-12 14:24:36
(原标题:欲摆脱筋膜枪产品依赖,倍益康豪言计划每年推7至8款新品)
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抛出的“公司将计划每年推出7-8款新产品”的研发计划,却与年报中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16%的数据形成微妙反差。
5月9日晚,四川千里倍益康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70199.BJ,以下简称“倍益康”)发布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的内容,为市场深入了解公司过去一年的经营状况、财务表现以及未来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
图片来源:倍益康公告
这家以筋膜枪起家的新锐企业,在最新披露的年报中展现出喜忧参半的经营图景——医疗产品和境外市场的收入喜迎逆势增长,但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2023年之后再度双双下滑;经营性净现金流虽然大幅下挫,但仍高于净利润金额;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抛出的“公司将计划每年推出7-8款新产品”的研发计划,却与年报中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16%的数据形成微妙反差。
这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究竟处于战略转型的阵痛期,还是面临更深层的经营挑战?
医疗产品线收入增速总体未达预期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倍益康股价报收于29.10元/股,当日跌幅8.29%。而从K线走势图可以看出,自从去年9月股价明显拉升后,近半年多以来,一直处于20至40元的宽幅震荡区间,这折射出市场对其业绩表现和预期的分歧。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这种股价宽幅震荡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市场现实的矛盾。2021年国家卫健委《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的出台,本应利好康复器械企业。但按产品分类的营业收入显示,倍益康的康复医疗产品线收入增长8.51%,远低于政策发布时市场预测20%左右的行业增速。这暴露出公司在医疗端市场开拓的滞后——医疗产品收入占比仍不足12%,核心收入仍依赖消费级筋膜枪等产品。
营业收入不增反降,盈利能力急剧减弱
年报数据显示,倍益康2024年的营业收入2.91亿元,同比下降12.78%,从2022年后已连下2级台阶;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比下降36.70%,相比2021年的峰值更是已减少超过65%。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倍益康2024年的基本EPS(每股收益)为0.4079元,相较于2023年的0.6444元,下降了36.70%。对应当前股价,公司的市盈率约为70倍,远超小家电行业(申万行业分类二级)的中位值30倍。这表明公司盈利能力在每股层面明显减弱,股东从公司经营中可获得的收益水平出现下滑,而且当前股价相对估值水平可能存在严重高估。
随着收入和利润的滑坡,倍益康的ROE(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在急剧萎缩,2021年时高达90.73%,看似前途无量,但三年后的2024年只剩5.36%,与同期的银行长期贷款利率相差无几。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2024年毛利率为37.99%,较2023年的36.73%略有提升,意味着公司产品竞争力可能有所提高,或者上下游议价能力得以增强。但销售净利率水平却从13.15%下降至9.43%,这反映出公司在期间费用的控制方面可能面临一定压力。数据显示,倍益康近年来销售费用率大幅攀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先降后升。然而对于公司长期竞争力至关重要的研发费用率却呈现下降趋势,2020年研发费用率7.95%尚高于当年的销售费用率6.96%,而到2024年研发费用率降至5.87%,只有同年销售费用率19.9%的不到三分之一。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公司的债务负担倒是不高,资产负债率仅有24.38%,权益乘数也只有1.32倍,带息债务/全部投入资本的比例也低至12.55%。但鉴于公司营收和利润的快速下滑,说明公司的低负债率并不是由于强议价能力、可以无偿占用上下游资源,而是由于现有资产创收能力相对有限,扩大投资构建资产的动机因此较弱,否则利润也将进一步为利息所伤。
对应的,倍益康的总资产周转天数高达834.30天,超过2年;营运资金周转天数高达369.50天,超过1年。可见公司的运营能力亟待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明显偏低。2024年存货周转率为2.49,比2023年的2.92下降,说明存货周转速度变慢,可能存在库存积压风险,影响公司资金的流动性和经营效益,需要优化存货管理策略。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36,也是连续多年下降,反映出公司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效率降低,资金回笼速度变慢,可能增加坏账风险,需要关注销售信用政策的合理性以及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现金流量方面,倍益康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30亿元,较2023年下降了47.00%,主要原因是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的现金创造能力有所下降,可能影响公司日常经营和资金周转。不过0.30亿元高于公司的净利润金额0.28亿元,说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虽然下降明显,但其含金量尚可,并无明显水分。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自由现金流量为-0.21亿元,这对公司以此为基础的估值水平和流动性管理均提出了一定的挑战。
众多在研新品有待市场逻辑验证
在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强调了在新产品研发方面的多项重要进展,如生物刺激反馈仪等产品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便携式气压按摩系统通过美国 FDA510(k)审核等,并且列举了一系列正在研发的新产品。
但需要注意的是,公司2024年的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16.16%,此外即使取得专利的数量增加,也并不完全等同于技术实力的提升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还需要关注专利的质量、技术转化能力以及产品市场认可度等因素。
综上所述,倍益康过去一年,在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努力,成效略显不足,因此出现了业绩下滑、现金流波动、单一产品依赖等问题,面对短期的业绩震荡和长期的行业发展潜力,倍益康还需要在提升技术实力、优化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才有望实现盈利的可持续性,在康复医疗器械及健康智能消费硬件领域占据更加有利的市场地位。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
格隆汇
2025-05-12
格隆汇
2025-05-12
格隆汇
2025-05-12
格隆汇
2025-05-12
格隆汇
2025-05-12
格隆汇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