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

工信部出手整顿奇葩车门把手,网友:以后打车会开门了

来源:消费者报道

2025-05-12 10:58:07

(原标题:工信部出手整顿奇葩车门把手,网友:以后打车会开门了)

工信部出手整顿汽车门把手了。

5月8日,据工信部官网,根据标准化工作的总体安排,现将申请立项的《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予以公示。

据项目建议书显示,《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来源:工信部官方网站

《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还聚焦潜在逃生、救援风险

工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

上述问题带来了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如:碰撞、起火等事故中,造成断电现象,使电动式外门把手、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失效,增大救援及逃生阻碍;无明显、统一标志,增加紧急情况下的操作难度。

有业内人士指出,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不知如何打开的奇葩车门


随着电动化时代的到来,更多汽车产品上市,其车门把手也愈发多样,部分汽车门把手被消费者质疑“不知道怎么开门”“冬天难开门”“碰撞后车门是否会打不开”,部分汽车门把手甚至存在安全隐患。

能否兼顾汽车门把手的科技感和安全便捷,已经成为车企们亟需解决的课题。

特斯拉作为隐藏式车门把手的首创者,以“无框车门”“感应式开启”为卖点,宣称兼顾科技感与降低风阻需求。然而,由此设计引发的事端却不少。

到了冬季,不少车主就发现,雨雪天气下隐藏式把手频繁冻结,最终不得不求助4S店技术人员破窗处理才能打开车门。

当然,有此问题的远不止特斯拉一家,即使不是冬天,隐藏式门把手也并不那么容易打开。

有经常坐网约车出行的消费者表示,自己打车最大的考验,就是不知道怎么开门。“有些门把手要按一下再拉开,有些在车里面不知道怎么打开,有些甚至找不到门把手在哪。”

一位网约车司机则表示,自己每接十个订单,其中大概就有两到三个乘客问他车门怎么打开。“我也很无奈,乘客经常问我怎么开门,有时候我说了乘客也未必能马上理解。”

▲来源:小红书

《消费者报道》注意到,部分新能源网约车的车门上,司机师傅自行贴上了如何开门的温馨提示,比如“按一下这里再拉开门”“转这个装置就能开门”“按一下这个按键就能开门”等等。

在小红书平台上,输入“车门怎么开”,可以搜索出大量帖子,就不同类型的车门把手提供正确的车内开门方法。

▲来源:高德小红书官方账号

除了开门难,部分新能源汽车的车门还有夹手的风险。目前市面上不少新能源车使用电吸门,电机拉紧门锁拉锁,让锁舌反转达到全锁状态,这个新设计有时候会“咬住”车主的手。比如周鸿祎,在一次体验广汽埃安旗下昊铂汽车的鸥翼门防夹功能时,被夹手并发出了一声惨叫。

此外,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车普遍有OTA远程升级功能,升级过程中也可能让车门暂时宕机。一位新能源车车主表示:“OTA升级过程中车门打不开,只好在车里尴尬地等升级完成。”

与此同时,相比于传统机械式门把手,许多隐藏式门把手(尤其是平推式、翻转式)有更复杂的机电结构,内有电机和传感器,需要车辆(小电瓶)供应电力让其工作。

因此,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驾乘人员失能无法从内部开门,而车门又因碰撞变形导致隐藏式门把手卡住,或者在门把手弹出前电力供应被切断时,车门将很难从外部被正常打开,从而耽误救援。

汽车行业专家、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一些汽车交通事故的案例中,汽车断电或者是碰撞受损以后车门打不开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些隐藏式门把手,我们在外部救援的时候,可能没办法伸手去用力把这个车门打开。现在隐藏式门把手越来越多,传统的汽车门把手标准已经不能覆盖这种新型的设计了,建立新的门把手国标势在必行。”

要科技感更要安全感


虽然遭遇大量车主吐槽,不过隐藏式门把手似乎没有要减少的意思。相反,隐藏式门把手成为车企营销科技感和仪式感的工具,还宣称可以降低风阻,提升续航里程。

然而,有汽车工程师指出,即使是追求极限风阻的车型,在对风阻最为看重的高速工况,隐藏式门把手对增加续航里程的贡献也不会很明显。“门把手已经从一个基础的功能件,变成车企竞相追逐的营销点,隐藏式门把手被迫为风阻、外观和仪式感服务。”

尽管争议不断,不过不少新能源车车主仍然愿意为此买单。在接受《消费者报道》采访的新能源车车主中,不少车主表示自己是能接受隐藏式门把手的,不过希望车企提供更加完善的应急方案,“起码要保证车门能正常开关”。

目前,国内与汽车门把手相关的标准有QC/T 988-2014《汽车车外门拉手》、QCT1211-2024《乘用车车门内开拉手总成》,其对门把手的耐久、强度、耐高低温、耐振动、耐腐蚀等进行了技术要求。然而,随着电动式、隐藏式车门把手的应用,不过暂无标准对其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进行技术要求。

其他汽车相关的安全标准方面,只有从碰撞安全标准的维度对车门安全作出相关规定。比如国标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车辆在碰撞过程中,车门应关闭但不锁止;国标GB20071-2006《汽车侧面碰撞的乘员保护》规定:车辆在碰撞试验后必须能够打开足够数量的车门,以便乘员能够正常进出。此外,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明确要求:碰撞发生后无需使用工具就可开启车门。

面对消费者的质疑,有车企已经开始采取行动。比如,蔚来推出“分段自吸”功能,将电吸门启动间隙压缩至6毫米以下,并支持开门中断机制;大众、小米则推广半隐藏式门把手,兼顾风阻优化与机械可靠性。

“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后,整个车就显得科技感和设计感很强。因此,未来的汽车是不会轻易倒退回使用传统的机械把手的。在更多汽车使用新型门把手的当下,这次由工信部牵头,联合主要的车企和研究机构来制定新的标准,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可以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标准。以后车企在研发新型的门把手时也有据可依,消费者也可以更加放心地用车。”张翔表示。

如何开车门这件事,终于要规范起来了。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