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估值之家
2025-05-12 10:46:12
(原标题: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澜起科技:业绩已走出周期低谷)
编者按:为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号召,估值之家精心策划推出“唱响A股好公司系列”文章,本文系本系列中的第四十二篇。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和重要的消费国,改革开放以来飞速的经济发展孕育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A股市场的好公司,呈现出业绩增长稳定、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盈利能力(ROE)强悍且稳定、股东分红回报稳定、管理层锐意进取等优秀特征。
但我们需要提醒的是,本系列文章推出的好公司与股价表现无关,股价表现更与宏观变量、行业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等不确定性因素高度相关,因此本系列文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今天,估值之家给大家带来的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据处理及互连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
澜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澜起科技”或“公司”)成立于2004年,公司地址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宝路181号。2019年7月澜起科技登录上交所科创板,股票代码为688008。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香港中央结算公司、中国电子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珠海融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比例分别为7.66%、5.37%和4.86%,不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澜起科技的主营业务是为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互连类芯片、津逮服务器平台。
根据澜起科技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按产品分类: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33.49亿元,收入占比92.04%;津逮服务器平台销售收入2.80亿元,收入占比7.68%;其他业务收入0.10亿元,收入占比0.28%。
按地区划分,公司产品国外收入占比70.83%,国内收入占比29.17%。
一、公司多元化布局产品所处的行业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公司业绩受周期影响有所波动,现已走出低谷
集成电路行业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基础,是世界电子信息技术创新的基石。集成电路行业派生出诸如PC、互联网、智能手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应用,成为现代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移动互联时代后,云计算、AI计算、高性能计算、智能汽车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迭代,正推动集成电路产业进入新的成长周期。根据WSTS(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6,970亿美元,较2024年的6,280亿美元增长约11%,主要受人工智能芯片、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需求推动。澜起科技的产品和研发方向主要用于以下行业:
(1)服务器行业
服务器作为基础的算力支撑,从中长期来看,全球服务器市场将保持高景气度。经历2023年的行业整体去库存后,2024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恢复性增长。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4年全球服务器产值约3060 亿美元,根据IDC 数据,2024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规模达221 亿美元,同比2023 年增长134%,到2029年中国加速服务器市场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2)内存模组行业
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内存模组可分为以下几类服务器内存模组和普通台式机、笔记本内存模组。全球DRAM市场中,90%左右的市场份额由三星电子、海力士及美光科技占据,这三家公司也是公司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的主要下游客户。
内存模组的发展遵循清晰的技术升级路径,相关标准由JEDEC组织定义,涵盖内存模组的组成构件、性能指标和具体参数等。近年来,服务器内存模组行业正经历从DDR4世代向DDR5世代的切换,目前DDR5第一子代、第二子代、第三子代内存产品已实现量产,JEDEC已完成DDR5第四子代产品标准制定,并正在推进第五子代产品标准的制定。
(3)内存接口芯片及内存模组配套芯片行业
内存接口芯片是服务器内存模组的核心逻辑器件,其主要作用是提升内存数据访问的速度及稳定性,满足服务器CPU对内存模组日益增长的高性能及大容量需求。
随着DDR5内存技术的成熟和商用,DDR5正在逐步替代DDR4。相比DDR4最后一个子代产品,DDR5内存接口芯片采用了更低的工作电压(1.1V),并在传输效率和可靠性上进一步提升。根据JEDEC公布的信息,DDR5内存接口芯片已经规划了五个子代,支持速率分别是4800MT/s、5600MT/s、6400MT/s、7200MT/s、8000MT/s,预计后续可能还会有1个子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支持更大的内存容量,将是内存接口芯片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动力。
根据JEDEC定义,在DDR5世代,服务器内存模组除了需要内存接口芯片之外,还需要配置三种配套芯片:一颗SPD芯片、一颗PMIC芯片和两颗TS芯片;普通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内存模组(UDIMM、SODIMM)则需要配置两种配套芯片:一颗SPD芯片和一颗PMIC芯片。
(4)PCIe行业
PCIe协议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自2003年诞生以来,其互连技术在近几年发展迅猛,传输速率基本每3-4年翻倍增长,并保持良好的向后兼容特性。从PCIe4.0到PCIe5.0,传输速率已从16GT/s提升至32GT/s;到PCIe6.0和PCIe7.0,传输速率将进一步提升至64GT/s和128GT/s。随着服务器规模的放量,它将有望显著拉动PCIe 芯片需求增长。
据悉,全球PCIe Retimer市场预计将从2024 年的2.38亿美元增长到2031 年的33.82 亿美元,CAGR约为46.8%。2024年全球PCIe Swtich芯片市场规模为11.3亿美元,预计到2033年将增长至38亿美元,预计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2.5%。
(5)CXL行业情况
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云数据中心等领域的高速发展,内存扩展、内存池化等CXL技术的典型应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厂商的积极部署,以打破内存瓶颈。
根据Yole 预测,2028年全球CXL 市场规模有望达158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预计占比50%,达80 亿美元。
(6)时钟芯片行业情况
时钟芯片是为电子系统提供其必要的时钟脉冲的芯片。在数字系统中,时钟脉冲是集成电路运转的节拍器,在电子系统中扮演着“心脏”的重要角色。
从市场规模来看,时钟芯片是一个相对成熟、空间较大的市场。根据MarketDataForecast的数据,2022年全球时钟芯片的市场规模合计为20.3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可达到30.2亿美元。
目前,高性能时钟芯片国产化程度较低,主要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海外厂商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不管是行业技术更新迭代还是行业本身的市场容量前景不错,澜起科技现有产品或研发产品所处的行业均是不错的。从这些年的业绩数据来看,澜起科技有着怎样的表现呢?
互连类芯片:主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含MRCD/MDB芯片、CKD芯片)、内存模组配套芯片、PCIeRetimer芯片、MXC芯片、时钟芯片等。从2016年到2024年,公司互连类芯片营业收入从5.58亿元增长5倍至33.49亿元,CAGR为25.10%,平均增长幅度较大。但并不是每年都有增长,这些年有增长有下降,其中2023年降幅较大(-20.11%),主要系因为2023年,受宏观环境影响,全球服务器及计算机行业需求下滑、客户去库存压力大。互连类芯片业务是公司的主要业务,近2年收入达到90%以上,毛利占比更是达到99%。毛利率多年来也是保持着较为稳定的水平。详见下表、图。
单位:亿元
津逮服务器平台:主要包括津逮CPU、数据保护和可信计算加速芯片和混合安全内存模组(HSDIMM)等。2017年到2024年,津逮服务器平台营业收入从0.08亿元增长35.81倍至2.8亿元,CAGR为67.38%。该业务显然不是公司布局的核心业务,2023年收入下降高达90.01%,一方面受宏观市场需求下降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公司主观策略调整影响。该类业务2021年和2022年的收入占比较高,但是鉴于其毛利率整体较低,其毛利占比现阶段较低。
单位:亿元
综上可以看出,公司的核心业务现已走出周期低谷,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5.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5.14%。尽管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较高,但关税风暴对其影响有限,公司表示:2024年公司在美国交付的产品营收占比小于1%,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直接影响很小。另外,公司基于全球化战略布局,搭建了成熟可靠的海外供应链,且很少有客户要求在美国交付产品,相关关税政策的调整对现有业务没有实质影响。
公司费用投入上,研发投入一直是放在第一位的,2023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重29.83%,2024年占比20.98%。技术带来的核心竞争力,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公司的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占收入比重这几年均呈现较低水平,2023年占比3.94%,2024年占比2.64%,可以看出公司是把钱花在“刀刃”上的!
二、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表现受产品、行业周期和战略布局有高有低;营运能力强、债务风险低、分红比例和公司战略相一致
盈利能力方面:从2016年到2024年,澜起科技的ROE(加权)在4.44%~37.11%间。公司近三年的ROE分别为14.18%、4.44%和13.41%。2023年盈利能力指标相对不高,主要受行业需求下降的影响以及公司的研发上的加大投入(布局新产品线和技术迭代升级)所致。从2016年到2025年Q1,澜起科技的销售毛利率在46.44%~73.96%,近三年一期毛利率分别为46.44%、58.91%、58.13%和60.45%。公司的毛利率高低也和产品周期相关,比如2020年后,澜起科技主要利润来源的DDR4内存接口芯片进入产品生命周期后期,为清理库存及维持市场份额,公司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而新产品DDR5内存接口芯片在2021年第四季度才正式量产出货。新产品在导入市场初期,因技术不成熟、良品率不高、市场规模未形成等因素,成本相对较高。
澜起科技的销售净利率在10.98%~60.52%,近三年一期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5.38%、19.74%、36.84%和41.21%,2023年因特殊情况外,其余年份的销售净利率整体较高。
成长性方面:从2016年到2024年,澜起科技的营业收入从8.45亿元增长3.31倍至36.39亿元,CAGR为20.02%。除了行业周期低谷期2023年降幅较大外,其余年份均为增长或略减。2024年涨幅最大(+59.20%),2020年涨幅最小(+4.94%),2023年降幅最大(-37.76%),2019年降幅最小(-1.13%)。
归母净利润从0.93亿元增长14.18倍至14.12亿元,2016-2024年间的CAGR为40.50%。这些年,2017年涨幅最大(+273.81%),2020年涨幅最小(+18.31%),2023年降幅最大(-65.30%),2021年降幅最小(-24.88%)。
2016年到2025年Q1,资产总额从11.21亿元增长10.3倍至126.66亿元;归母净资产从8.83亿元增长12.56倍至119.70亿元。
单位:亿元
营运能力方面:从2016年到2025年Q1,澜起科技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18.26~48.56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24.25天、48.56天、33.74天和31.36天;应付账款周转天数36.96 ~65.90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36.96天、62.92天、40.44天和38.68天。公司的应收和应付周转天数均较短。存货周转天数在61.72~233.96天,近三年一期分别为101.93天、233.96天、98.60天和61.72天,2023年因市场需求下降导致存货周转天数变长。近三年一期净营业周期天数在54.40 ~ 219.61天。
近三年一期,公司净利润现金含量分别为53.01%、162.17 %、119.80%和35.83%,2022年净利润现金含量相对较低是因为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和存货占用的资金较多所致。
偿债能力:从2016年到2025年Q1,澜起科技的资产负债率在4.15%~21.25%,近三年一期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7.10%、4.59%、6.73%和5.72%。近三年流动比率在13.51~21.21,速动比率在12.21~19.80,均大于1。
截至2025年Q1,公司账面货币资金71.75亿元,无有息负债,公司资金充裕,债务风险低。
股利支付率:公司2015年~2024年的股利支付率为26.27%~75.16%,整理来看公司的分红比例不算高,主要与公司业务特性和发展战略有关,公司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迅速,竞争激烈。公司为保持技术领先与产品竞争力,需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研发。2023年公司加大了分红比例,一方面是响应国家政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公司对未来业务发展充满信心。
三、机构对其看好,现PE估值显示其处于低估值区间,近两年资本市场表现尚可,未来前景向好
根据机构一致性预测,2025~2027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85亿元、72.05亿元和9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5亿元、29.46亿元和37.77亿元,PE分别为40.56、29.80和23.25。机构对其未来3年的业绩表现还是看好的。
结合历史数据,澜起科技PE(TTM)最大值为145.52,最小值为37.02,PEG(历史)最大值为5.56,最小值为-4.63。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澜起科技总市值为878亿元,PE(TTM)为51.23,分位数为5.6%,PEG(预测)为0.76,分位数为35.27%。
澜起科技市值最高时为2020年7月13日,总市值为1328亿元,现市值距离最高值降幅为33%。澜起科技2024年的市值增长16%,2025年市值增长15%,资本市场的表现也算尚可。
展望未来,澜起科技前景向好:DDR5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子代不断升级,有望驱动核心业务增长;AI算力需求爆发,其PCIe Retimer等高性能运力芯片需求将持续增长;多元化产品矩阵不断完善,有望进一步优化利润结构!
估值之家
2025-05-13
估值之家
2025-05-13
电鳗快报
2025-05-13
公司研究室
2025-05-12
公司研究室
2025-05-12
估值之家
2025-05-12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