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正经社
2025-05-12 11:07:48
(原标题:“假金条”消息热传,工行拿出送检报告回应)
文丨 詹詹 郭小兴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800字)
5月7日,网传信息中,有网友称在中国工商银行南翔支行购买金条后,发现金条内部疑似掺有杂质,甚至熔化后呈现非纯金的特性。
当事人聊天记录显示,涉事金条外包装完整且印有银行标识,编号与购买凭证一致。当事人提货后前往金店加工首饰时,剪开金条发现内部存在黑色不明物质。
当事人称,银监局已立项,工行支行行长已亲自约时间了解情况。
5月9日晚,根据媒体报道,工行方面回应称,已经与涉事客户取得了联系,目前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核实,“经过初步判断,网络信息存在不实之处,后续会通过适当的方式对本次事件的最终核实结果进行回应。”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称,已联系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了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此后,经与客户协商一致,上述金条送至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金银制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上海)进行质量检测。“经检测,两款金条检测报告均记载‘检测结论: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经上述质检机构以专业方式清洗,疑似杂质已脱落,应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以上结论均获客户认可。”
对此,有专家认为,金条造假通常采用掺铼等高技术手段,而非简单用铁或银替代黄金。网友们对工行的质疑可能更多来源于偏见,实际上四大行的金条入库出库流程复杂,造假成本极高。
瑞士美泰乐贵金属苏州公司总经理陈标向媒体介绍称,目前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由具有上海黄金交易所认证的交割品牌精炼厂供应或代工。这些金条在销售前需要经过严格的认证程序,确保其纯度和重量符合标准。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但国有大行销售的投资金条通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工商银行(SH601398)$$工商银行(HK|01398)$$中国黄金(SH600916)$
观察者网
2025-05-13
天眼查
2025-05-1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3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