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阿尔法工场
2025-05-12 07:03:56
(原标题:专家访谈汇总:世界开始重新定义“军工强国”)
丙烯腈和六氟磷酸锂价格小幅下跌,分别下调50元/吨和0.1万元/吨,表明新能源化工领域短期补库可能告一段落。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共签约455个重点项目,签约项目集中于AI、机器人、算力、互联网医疗等新一代数字产业链,释放出国家在“算力+数据+应用”领域的持续战略投入信号。
据报道,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制造的歼-10C战机击落印度阵风战机,这一事件将强化我国军工产品的国际影响力。
尽管该事件对中国产业链订单尚无直接影响,但作为军贸出口与技术软实力的象征,其对板块情绪具有阶段性正面推动。
2025年中国合成蛋白市场规模已突破150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680亿元,年复合增速达37.2%,产业增长由“实验室创新”正式过渡到“场景落地、政策引导与成本突破”三线共振的商业化阶段。
微生物蛋白、细胞培养肉和发酵蛋白三大技术路径已形成清晰分工,合成蛋白正在从素食者小众选择变成食品安全与碳中和背景下的结构性供给重构。
随着昌进生物将微生物蛋白成本从800元/公斤降至48元/公斤,已低于进口大豆蛋白12%,并在饲料领域实现19%渗透率,同时CellX推出“无血清培养基”使细胞肉成本较2020年下降92%,正逐步接近动物肉红线,技术进步正从源头改变食品原材料供应体系,产业具备可持续放量基础。
未来五年将是合成蛋白行业“技术路线淘汰赛+商业模式博弈战”的关键窗口期,投资者唯有提前建立对产业链三维演化(技术迭代、消费升级、政策驱动)的系统认知,才能在这一新兴千亿市场中占据先机、锁定长期收益空间。
3、《多只数字经济ETF发行》摘要
银行ETF优选(517900)、银行ETF易方达(516310)、银行ETF基金(515020)、银行ETF南方(512700)等涨幅靠前。
短期调整不改中长期成长逻辑,建议关注模拟芯片与汽车芯片国产替代链条,如中颖电子、华润微、纳芯微等。
数字经济ETF聚焦国资数字化转型方向,具备长期主题投资潜力,适合作为新基建+数据要素组合中的核心配置工具。
4、《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审核提速》摘要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明确支持股权投资机构通过科技创新债进行募资,扩展资金用途至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标志着科技创新债正从单一融资工具转向引导长期资本投早投小的制度性通道。
配套机制也进一步完善,从产品结构、投资主体到募资用途全线拓展,强化科技创新债服务硬科技和中小企业的政策地位。
5月8日,上交所信息显示,包括抚州高新区财投集团在内的三只科技创新公司债获得交易所反馈,其中部分项目受理时间长达半年,反映当前审查更趋审慎但节奏仍在持续推进。
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等主流券商也积极发布科创债公告,累计发行规模已超160亿元,显示市场参与度高、资金需求旺盛。
中国石化资本拟发行9亿元科创债,用于投资新能源与新材料企业,代表国企资本正通过债券向科技领域“股权+债权”双轮驱动布局。
5、《 我国4月出口增长9.3%》摘要
2025年前4个月,中国出口总额达8.3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5%,整体出口表现仍强于预期,体现出较强外需韧性和出口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
4月对美出口同比骤降21%,对整体出口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从3月的12.8%下降至10.5%,表明关税战直接冲击正快速显现。
冯琳等分析认为,部分“抢出口”与豁免政策令冲击尚未全面释放,5月或出现出口同比转负拐点,未来出口压力大概率持续加剧。
4月对美出口剧降的同时,中国对非美市场尤其是东盟、拉美与“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强劲,如对东盟出口同比大增20.8%,对越南、泰国、印尼出口均维持20%以上高增速。
对欧盟、日本出口也保持温和增长,分别为8.3%和7.8%,显示中国企业在出口市场调整与供应链重组上动作迅速。
数据显示,自拉美、日韩、澳大利亚等非美经济体的进口回升显著,反映出对美依赖减弱,中国企业正加快寻求替代渠道。
出口相关运价指数如CCFI与SCFI保持底部震荡,部分航线如东南亚开始出现集装箱运价回落,预示东南亚出口热潮可能趋于降温。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证券时报网
2025-05-14
证星董秘互动
2025-05-14
阿尔法工场
2025-05-14
阿尔法工场
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