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雷军的艰难时光

来源:文轩新闻

2025-05-10 14:05:33

(原标题:雷军的艰难时光)

沉寂近两月的雷军终于发声。

5月10日早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微博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

雷军表示,过去这几年一直很忙,这段时间反而可以静下心来,仔细思考,确实有一些收获……最近看了很多朋友的留言,特别感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给了我莫大的信心,让我也逐渐找回前行的勇气和信心,状态开始逐步恢复。”

小米SU7事故让雷军措手不及。3月29日,安徽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一辆小米SU7标准版轿车失控撞击中央隔离带水泥桩后爆燃,车内三名年轻女性乘客不幸遇难。

这一事件引发巨大的舆论风波,公众对小米汽车的安全性或多或少产生了质疑,作为小米创始人和领导者,尤其对小米汽车格外偏爱的雷军更是面临着巨大的舆论压力。

汽车是小米的重要业务板块之一。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时,雷军称这是“人生最后一次创业”。他直言,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是未来十年最大的风口,而小米在智能生态、AIoT和用户运营上的积累,将为其提供“降维打击”的资本。

为了实现小米汽车的愿景目标,雷军倾力付出,据称,雷军每天工作18小时,亲自盯汽车研发进度,四处挖角技术专家,以及试产后的亲测和代言。

有评价称,小米汽车比任何时候都需要破釜沉舟的勇气。这场关乎生死的转型,不仅考验着小米的战略定力,更将定义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的新格局。

在不懈努力下,首款小米SU7于2024年3月正式发布,并于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2024年,小米汽车全年交付超过13.5万辆,其中10月至12月连续3个月月交付量超过2万辆。截至小米SU7事故发生的2025年3月,小米汽车已交付29244辆。

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舆论对小米汽车及雷军极度褒扬。小米SU7 及搭载技术频频获得国际大奖,销量水涨船高,仅用230天便达成十万台下线,而达成这一成绩特斯拉耗时7年,理想汽车用了708天。 

伴随小米汽车的火爆,雷军的名字也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和社交平台的热搜上,成功吸引了大众目光。

2025年两会期间,雷军作为科技制造领域的标杆式人物,手握“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荣誉勋章,在“代表通道”上畅谈小米在手机与造车双赛道上的成就。

雷军的品行被公众进一步推高,人们认为他的坚韧、谦逊、真诚是中国企业家稀缺的品质。对待合作伙伴,雷军秉持尊重与共赢的态度。面对用户,真诚互动,倾听,解决问题。

雷军成了小米的一面旗帜,恰也成为小米SU7事故舆论场地焦点人物。所有人都紧盯着雷军,他要怎么说,他要怎么做。

小米SU7事故后的4月1日晚,雷军通过微博首次回应小米SU7车祸事件,他对遇难者及亲属表示哀悼与慰问,并作出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

至此后,雷军再无新的发声。

反思之后,雷军应该深刻意识到,个人IP与企业品牌高度绑定,是一把双刃剑。个人声誉对企业的品牌形象有重大影响,成则功成名就,赚得盆满钵满。败则株连全族,满盘皆输。

雷军的郁闷并不限于此,对于整个小米集团来说,未来之路并非一片坦途。

科技行业技术更新换代迅速,小米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保持竞争力。SU7车型尽管在技术上有所创新,但也多次出现产品与安全相关的争议事件,如自动泊车撞墙、因安全隐患召回等问题。

除要应对传统汽车制造商和新兴电动汽车品牌的竞争外,还需要在技术研发、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等方面不断投入和突破。

同时,在智能手机和智能硬件领域,小米面临着来自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竞争,以及国内品牌的激烈竞争。例如,2024年小米的智能手机业务毛利率仅为20.9%,低于苹果的28.9%。

小米SU7事故看似已经过去,但对雷军和小米的冲击却远未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小米及雷军还需要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公司治理以及雷军个人声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国际评级机构对小米的信用评级较为稳定,但其ESG评级仍有提升空间,特别是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供应链劳工标准等方面。小米需要在保持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提升ESG表现,以增强市场信心和长期竞争力。

截至2025年2月,MSCI对小米的ESG评级为BBB,处于行业中下游。MSCI认为小米在隐私与数据安全、供应链劳工标准等方面表现落后。路孚特对小米的评分相对较高,在122家电脑、手机与家用电子产品商中排在第27位,但其股东治理和管理层治理得分较低。

小米SU7事故后,小米汽车及小米集团均受到短暂冲击,损失超1200亿港元。但市场很快恢复市场信心。

2025年第一季度,小米集团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70.00~1031.19亿元,同比增长28.5%~36.6%;净利润69.67~79.73亿元,同比增长66.6%~90.6%。

截至2025年5月10日,小米集团市值为13181.14亿港元,市盈率为52.56,市净率为7.06,ROE为13.41%,市销率为3.59。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0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5-10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