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观点直击|新大正利润承压

来源:观点

2025-05-08 23:28:00

(原标题:观点直击|新大正利润承压)

观点网 5月8日,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大正”)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出席会议的管理层有董事长李茂顺、财务负责人兼首席财务官杨谭、董事会秘书翁家林、独立董事蒋弘。

在此之前,新大正发布了2024年年报,年内实现营业收入33.87亿元,同比增长8.32%。其中,基础业务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8.24%,占总营收比例的87.83%;城市服务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9.87%,占比8.53%;创新服务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6.32%,占比3.57%。

虽然公司营收有所增长,但期内录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14亿元,同比减少28.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下降22.79%,即便是在还原2023年度股份支付853万元回冲的影响后,降幅仍高达17.77%。

针对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财务负责人兼首席财务官杨谭指出,受整体宏观经济影响,物业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在实现营收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受社保及社平工资增长、主动退出低质效项目、公司体系重构与城市合伙人计划等影响,全年利润阶段性承压。

从成本来看,新大正的营业成本主要由人工、材料、维修维保费等构成,其中囊括了上述提到的社保及社平工资,最终公司录得物管服务成本同比上升9.73%;业务成本方面则属于城市服务跑得最快,同比上涨13.17%,超出营收增速近5个百分点。

从季度情况来分析,公司去年有三个季度归母净利润均出现同比下滑的情况,尤其是第四季度的降幅高达80%,成为拖累公司业绩最关键的节点。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

数据显示,公司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8.10亿元,同比下降2.90%,环比下降4.86%;归母净利润674.49万元,同比下降80.11%,环比下降73.29%;扣非净利润1195.50万元,同比下降49.61%,环比下降46.51%。

利润锐减与公司推行的城市合伙人制度也有关系。

2022年,新大正制定了城市合伙人制度,并在部分城市推广施行;2023年,公司推行“主动营销+项目合伙”,实现双轮驱动;2024年,其进一步深入推进城市合伙人与项目合伙人激励。

通过城市合伙人制度,新大正确实收获了一些成果。

杨谭表示,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全国化拓展的战略目标,完成16个重点城市公司的战略布局,区域市场深耕能力显著增强,业务范围覆盖全国百余座主要城市,大部分重点城市形成了一定的业务规模,具备了独立自主发展的能力,为下阶段全国化深耕细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在城市公司层面,新大正升级更新城市合伙人制度,确定了北京、深圳、郑州、南京等一批城市合伙人,并顺利完成签约落地。项目层面,公司则在超过54个项目中推广合伙人模式,并将在2025年更大范围内推广。

资料来源:企业公告,物聊社整理

但是,合伙人模式也有它的弊端。有分析指出,城市合伙人本质是以利润换取规模,该模式背后隐藏着股权让渡、管理权分润、团队搭建补贴等多重成本。

一般而言,四季度是物企们回款较为集中的时段,该时段的公司现金流会得到改善,但这也是合伙人费用结算的高峰期,因此若是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很容易出现单季脱节的情况。

在高企的成本面前,新大正的毛利率也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1-2024年分别为18.67%、16.18%、12.82%、11.69%,2024年为史上最低纪录。

面对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公司董事会秘书翁家林表示,公司着力通过数字化变革,提升服务品质与运营质效,打造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的专业能力,并推动新兴技术在服务产业的应用端场景化落地,探索"场景+技术"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在创新方面,翁家林指出,公司积极推动实现机器人等新兴技术在服务产业的应用端场景化落地,现已在学校等业态场景投入近百台外环境清扫机器人及巡检无人机等人机替代产品。

据了解,新大正在今年1月已与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将近40台智能清洁机器人作为首批设备陆续投用在公司服务的20余所高校中。

新大正方面还表示,2025年度,公司将围绕四大战略推进工作:深挖客户需求打造卓越产品,多维管控降低成本,重塑经营管理模式推动数字化转型,内外协同提升经营绩效,努力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5-08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