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既是破局者,亦是闯关者

来源:银柿财经

2025-05-08 09:09:39

(原标题:珍酒李渡上市两周年:既是破局者,亦是闯关者)

随着上市酒企年报相继发布,一串串业绩数据显示,国内白酒消费市场正在经历新一轮洗牌。作为上市酒企“新兵”,珍酒李渡(06979.HK)在上市两周年之际,交出了一份高质增长答卷。

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亿元(人民币,下同),经调整净利润16.8亿元,在A+H股所有白酒上市企业中,公司营收排在上市酒企第九,盈利水平也排在上市酒企第九,充分彰显了珍酒李渡的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

上市两周年:既是破局者,亦是闯关者

2023年4月27日,珍酒李渡以“破局者”身份正式登陆港交所,以53.1亿港元的募资规模,成为当年港股市场和全球消费品行业募资额最大IPO,是2016年以来唯一成功上市白酒企业,也是港交所白酒股第一股。

公司上市后的两年,恰恰是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复苏不及预期的两年,也是中国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与结构性变革的两年,存在消费需求收窄、存量竞争加剧、价格体系不稳等突出问题。如何在大局中突围,保持业绩稳健增长,成为所有酒企的“必答题”。

珍酒李渡在这场“闯关赛”中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过去四年,公司营收、经调整净利等主要经营指标连续保持增长。特别是上市两年来,珍酒李渡顺应白酒行业品牌化、品质化、体验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加强产能建设、加大研发投入、优化产品结构,推动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期间,摩根士丹利、高盛、中金、国泰君安等数十家知名券商机构给予了“增持”“买入”“强烈推荐”等正面评级。

事实上,实现跃升的不单是上述指标,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大幅增长116.3%至7.8亿元,发展韧性显著增强;公司吨酒价格同比提升5.5%至28.5万元/吨,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此外,在行业经销渠道普遍亏损的背景下,珍酒李渡经销商收入逆势同比增长2.1%。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酒行业估值处于低谷期的当下,公司始终关注股东回报,2024年度拟分红7.12亿港元,接近经调整净利润四成,同比增长16.7%,显著高于利润增速。

摩根士丹利表示,行业调整期,珍酒李渡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优势明显,有望在未来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做强品牌力: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

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实现“跃升”绝非易事,珍酒李渡增长的关键在于注重“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

从产品和渠道两大维度来看,“大单品、双渠道”是公司锚定的核心战略。

2024年,珍酒聚焦珍十五、珍三十两大核心单品,主动削减支线产品和电商业务部分低毛利产品,并推出2013真实年份、千里挑一等高端光瓶酒,赢得市场广泛好评。

李渡以“液体古董”稀缺性切入高端光瓶酒赛道,升级李渡高粱1955、1975大单品基础上,推出1308申遗献礼产品,2024年,营收同比增加18.3%,在全国前五大兼香型白酒品牌中再次创造最高同比增长率。

湘窖以“龍匠”系列替代浓香产品,同时推出多款次高端及以上价格带产品,如湘窖·要情、湘窖·红钻及湘窖·水晶钻等,满足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渠道布局的优化,为企业找到了业务创新点和增量空间。报告期内,公司有意识地开发和培育多元场景和新型客群,并通过数智管理、资源赋能等方式,构建良性的渠道秩序和价格体系,实现与经销商互利共赢。如珍酒高档酒事业部通过拓展异业圈层团购客户,营收实现高双位数增长,成为珍酒第二增长曲线。

在核心区域构建方面,珍酒聚焦贵州、河南、山东等五大市场,不断完善经销网络、优化服务团队;李渡在深耕江西市场外,开始推进全国化布局;湘窖和开口笑作为地区领先品牌,持续深耕湖南市场。面向国际,珍酒李渡产品已登陆港澳地区,进入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并与中免集团合作,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渠道扩容,都需要强大的产业链体系支撑。在产能层面,目前珍酒李渡旗下有7个生产基地,具有充足的基酒储备。以珍酒为例,截至2024年,优质基酒储存达10万吨,产能达4.4万吨,规模稳居贵州酒企前三,筑牢了品质竞争力的护城河。

从上述经营策略不难看出,珍酒李渡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变,其本质是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不断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激发更深层次的发展潜能。

白酒不同于其他快消品。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是“喝文化”“喝情怀”,在行业都在提倡产品创新、渠道创新、理念创新的当下,市场长期认可的仍是具备文化底蕴和体验感的产品。

珍酒李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不断将品牌历史文化符号转化为大众消费语言,发力沉浸式体验营销。珍酒打造“国之珍宴”品鉴会与“圣地之旅”回厂游,全年接待人数超过5万人次,并打造地标餐厅1912珍酒美食研究所,将品牌植入生活场景。李渡则首创“考古+酿造+文旅”模式,通过考古探秘、手作工坊、古风市集等五感体验,不断提升溢价能力。湘窖将酒厂参观与封坛文化节结合,打造春、秋、冬三季特色封坛大典,推动工业旅游成为增长新引擎。

正是基于产品结构、渠道革新、体验升级等多个维度的突破,珍酒李渡已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中金公司在研报中指出,尽管受经济环境影响,高价位产品需求有所放缓,但珍酒李渡通过控量稳定产品结构、提升毛利率等措施,有效应对了市场变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聚焦ESG:既要稳定增量,更要发展质量

对于一家上市酒企而言,高质量发展是要求,可持续发展是立身之本。发展的质量不仅仅体现在业绩关键指标上,更体现在公司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核心战略上。

时间拨回2022年,珍酒李渡提出以2021年为基准年,承诺到2025年,实现范围1、2碳排放强度降低20%,取水强度降低20%,绿色环保包材使用占比达95%以上等在内的多项ESG战略目标。

如今,这一目标完成进度如何?珍酒李渡《2024年环境、社会与管治(ESG)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相较于2021年,珍酒李渡已取得范围1、2碳排放强度降低49.7%,取水强度降低57.2%,绿色环保包材使用占比达99.1%。珍酒、湘窖已获评“国家绿色工厂”,李渡则是江西省省级“绿色工厂”。

此外,公司自2023年起,率先在白酒行业披露包括外购商品和服务、上下游运输和配送、员工通勤等11个类别的范围3碳排放数据,覆盖集团业务的所有范围3类别,构建了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模型。

以绿色用电为例,公司通过自建光伏、绿电交易、采购绿证等方式,绿电使用率超50%,水循环利用率提升至12.51%,预计2025年绿电使用率将达到100%。

基于公司在两年内提前超额完成既定ESG目标的出色表现,珍酒李渡有了给自己加压加码的底气。2024年公司正式提出“2850”双碳目标,承诺将不晚于2028年实现碳达峰,不晚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也是中国酒业首个“双碳目标”。

公司的ESG实践和规划也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当前中国白酒行业国际ESG评级普遍低迷的尴尬局面。

《报告》显示,2024年,珍酒李渡首次参与标普CSA ESG评级,斩获60分佳绩,得分位列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并成功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首次申报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评级,在气候变化和水安全领域获双“A-”成绩,达到国际“领导力等级”;持续保持万得ESG“AA”评级,并连续两年入选万得“中国上市公司ESG最佳实践100强”榜单,是白酒行业唯一上榜企业。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2024年,珍酒李渡对33家核心供应商和128家非核心供应商开展ESG风险审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460项ESG提升与改进计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融入白酒价值链各个环节。

在社会公益方面,珍酒李渡也不遗余力,重点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公平、非遗保护等领域,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公益模式。2024年,公司员工志愿服务超7800小时、捐资金额超1790万元。珍酒品牌通过发展高粱、小麦合作种植基地56万亩,带动5万余户农村家庭增收。“湘窖·我的大学梦”公益助学活动已连续开展七年,累计捐款超3840万元,帮助7500余位优秀学子圆梦大学。

珍酒李渡集团董事长吴向东表示,集团将以长期主义深化ESG实践,锻造企业韧性,激发员工活性、增强消费黏性,加快向世界一流酿酒企业迈进。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