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重磅数据,曝光!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5-04 19:32:39

(原标题:重磅数据,曝光!)

【导读】公募基金2024年经营数据曝光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陆慧婧            随着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落下帷幕,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过去一年经营情况也公之于众。            数据显示,有同比数据的65家基金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1.66亿元(不包括9家不披露营业收入的银行系、保险系基金公司),同比微跌1.27%,合计实现净利润304.90亿元,同比增长3.09%。            易方达基金仍是唯一一家净利润突破30亿元的基金公司,除此之外,还有10家基金公司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10亿元俱乐部的基金公司相比去年减少了2家。与此同时,还有8家基金公司2024年出现亏损,其中6家更是不止一年出现亏损,行业分化依旧明显。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一年公募基金降费、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的大环境中,全行业净利润仍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11家基金公司净利润突破10亿元大关            上市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旗下多家控股参股基金公司具体经营成绩单也随之披露。            Wind数据显示,易方达基金继续领跑全行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1.09亿元,同比下滑3.13%,不过在降本增效的推动下,实现净利润39亿元,逆势增长15.33%。                            南方基金、华夏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紧随其后,2024年均实现20亿元以上的净利润,分列第二至第四名。包括广发、富国、天弘、招商、汇添富、博时、兴证全球在内的七家基金公司,2024年全年净利润也均保持在10亿元之上。            2024年全行业进入10亿元俱乐部的基金公司共有11家,相比2023年,减少了2家,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规模占比较大的基金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较为明显。            上述11家基金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220.89亿元,占全行业净利润比重超过21%,除了易方达基金之外,南方及天弘基金净利润也实现超10%的同比增幅。            股东方——华泰证券此前披露的年报称,2024年,南方基金持续优化产品布局和业务体系,积极打造以数智化、平台化为支撑的价值创造能力,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末,南方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合计突破2.47万亿元,其中,公募业务管理资产规模接近1.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54%、23.53%。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5.23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净利润23.52亿元,同比增长16.92%。            君正集团持有天弘基金15.60%的股权,其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天弘基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3.94亿元,同比增长14.59%,实现净利润16.80亿元,同比增长19.29%。            2024年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3.09% 业务结构致分化较大            2024年对基金行业经营而言,挑战和机遇兼具:一方面,公募基金降费、降佣等改革落地,对基金公司营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9月底之后股市回暖,公募基金赚钱效应回升,同时ETF、固收、REITs业务等蓬勃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基金行业营业收入虽然出现下滑,但整体净利润仍小幅增长,因业务结构让基金公司经营情况出现明显分化。           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统计显示,若不统计9家不披露营业收入的银行系、保险系基金公司,可比的65家基金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1.66亿元,同比微跌1.27%,合计实现净利润304.90亿元,同比增长3.09%。            实际上,各家基金公司发展是不均衡的,头部基金公司的领先优势继续维持。11家净利润超10亿元的基金公司,2024年净利润平均增长幅度是6.75%,明显超过行业平均数。不过,虽然这11家巨头公司的合计净利润占到全部的64.8%,行业盈利仍集中于龙头,但较前几年比例已经有所下滑。            因各家公司资源禀赋不同,中小型基金公司经营情况分化明显。2024年净利润情况看,东吴、中金、中信建投、永赢、华泰柏瑞、上银、东海等基金公司出现超过30%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东吴、中金基金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274.84%、170.17%。这些基金公司都拥有自身的特色产品,或是受益于债券市场走牛,固定收益业务得以稳步增长;或是受益于被动产品规模增长,ETF业务大放异彩;或是旗下部分主动权益基金表现较好,出现逆市吸金;或是REITs等特色业务发展快速。            但也有不少基金公司未能把握住历史性机遇,净利润增幅较慢,甚至还有一些基金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超过20家2024年净利润出现两位数下滑,如南华基金、方正富邦、浙商基金等,多数公司表现平淡,甚至有些出现“盈转亏”。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已经全面落地,会影响部分基金公司经营,但随着基金行业持续发展,AI等技术不断进步,在行业细分领域业务机会将不断涌现。究竟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考验着基金公司对业务的前瞻性判断及执行能力,只有以持有人利益为核心,顺应市场潮流、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基金公司才能持续稳健经营,获得更大市场份额。

校对:王玥

制作:舰长

审核:木鱼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中国基金报

2025-05-0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