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保险业,重要报告出炉!这些公司不达标

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5-02 16:10:00

(原标题:@保险业,重要报告出炉!这些公司不达标)

偿付能力是衡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情况的关键指标,持续受到业界关注。

近日,保险公司纷纷披露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据券商中国记者统计,截至4月30日,披露了最新偿付能力指标和去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的保险公司中,共有4家偿付能力不达标,包括1家人身险公司和3家财险公司:华汇人寿、华安保险、安华农险、亚太财险。

根据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人身险公司方面,华汇人寿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级;财险公司方面,华安保险、安华农险等公司2024年三季度、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均为C类,亚太财险则为新增不达标公司,该公司2024年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B类,四季度降至C类。

根据规定,偿付能力监管指标主要关注三个关键指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即核心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高质量资本的充足状况;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即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值,衡量保险公司资本的总体充足状况;风险综合评级,即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

此外,部分公司2024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尚未出炉和披露。例如,前海财险2024年第二、三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尚不知第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情况。

也有一些保险公司退出了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之列。

人身险公司方面,三峡人寿和北大方正人寿风险综合评级在2024年二季度从D级上升为C类后,2024年四季度进一步上升为B类。财险公司方面,珠峰财险风险综合评级从2024年三季度的C类上升为四季度的B类。

保险公司采取了多种方法提升偿付能力,包括加强管理、股东增资、发行债券等。2024年,我国保险公司新发债券规模达到1175亿元。多家保险公司提及,发债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发行人资本,提升偿付能力充足率。

剔除未披露偿付能力报告的风险公司,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情况总体稳健。根据此前金融监管总局披露,至2024年四季度末,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99.4%,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9.1%,较2023年末分别提升2.3个百分点和10.9个百分点。至2024年三季度末,187家保险公司中有21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C或D类,较2023年末减少4家。

梳理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问题,问题包括可资本化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

华安保险披露,公司最近两期(2024年三季度、2024年四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主要在可资本化风险、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一定风险。

该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2025年,公司将持续提升风控服务能力,以强总部、一司一策、客群经营为抓手积极推动公司全系统“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随着公司经营持续改善、偿付能力稳步提升,风险综合评级相关风险因素将会逐步得到化解。

安华农险披露,公司2024年三季度及四季度法人机构风险综合评级(分类监管)结果均为C类,主要原因为公司治理方面存在风险。根据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有关整改工作,已取得实质进展。

华汇人寿披露,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监管部门于2022年一季度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变为C类。该公司已连续12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该公司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通过对主要风险情况的分析,目前公司偿付能力充足,资产流动性较好,偿付能力风险(除公司治理相关风险外)处于较低且可控的状态。

偿付能力达标的保险公司中,也有公司面临资本补充压力。例如,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联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54.74%和103.97%,偿付能力充足率已接近监管“红线”。

国联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完善制度、优化流程、分析评估等手段提高难以资本化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推进难以资本化风险薄弱指标的优化提升工作。另外,公司引战增资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以进一步强化资本管理,提升可资本化风险评价得分。

校对:李凌锋‍‍‍‍‍‍

证券时报网

2025-05-02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