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百年药香焕新章,新荷花赴港上市背后的产业革新密码

来源:格隆汇

2025-04-30 09:54:29

(原标题:百年药香焕新章,新荷花赴港上市背后的产业革新密码)

中药行业在守正与创新的碰撞中,正悄然重塑产业形态。

随着医疗机构对标准化饮片的需求持续攀升、数字化工具逐步渗透至药材溯源、生产流通等环节,传统炮制工艺与现代质控体系的融合已成为破局关键。

近期,中药饮片龙头新荷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其发展路径恰好折射出行业的深层变革。

在笔者看来,新荷花曾三度冲击A股上市未果,此番转战港股市场,既是顺应中医药国际化趋势的战略选择,也暗合资本市场对优质中药标的的价值重估逻辑。

这一现象在资本市场并非孤例,如老铺黄金在经历A股多次递表后转道港股,上市后市值稳步攀升。更关键的一点是,敢于多路径探索资本化的企业,往往需以扎实的基本面为底气,这恰是新荷花的核心筹码。

通过构建全产业链质控体系、双支柱渠道网络,新荷花这家老牌企业以近三年27%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业绩,验证了传统中药与现代产业体系的融合可能。

从资本市场视角看,新荷花不仅是观察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一大窗口,或更揭示了行业突破质量与渠道瓶颈的实践逻辑。

以品质筑基,双支柱渠道战略打通产业任督二脉

作为中国领先且最大的中药饮片产品供应商之一,新荷花能够立足行业并实现穿越周期的持续增长,源于其对产业核心痛点的系统性破解。

痛点一:药材质量与疗效差距显著,消费者缺乏专业鉴别能力。

针对这一行业矛盾,新荷花构建了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从源头端,公司通过GAP认证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并建立CNAS认可的实验室检测,确保770多种饮片产品的一致性质量。例如,其DNA条形码技术现已被中国和英国药典采用。

在此基础上,新荷花主导制定的31项国家加工标准与7项中药材规范,更从行业高度建立品质基准。同时其与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等机构合作,不断将质量控制经验转化为行业生产力,亦在积极推动"中药现代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举措的实施。

这种技术积淀使公司在两大产品线上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其中,公司提供的约760种普通中药饮片大多为道地药材(指产在特定地域、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主要包括川贝母、麦冬、黄芪、炒酸枣仁、黄连及当归,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具有更优质量和疗效。

毒性饮片更是占据市场领导地位,截至目前,《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收录的28种毒性饮片品种中,公司生产其中10种,主要包括法半夏、清半夏、姜半夏、白附片及黑顺片。

痛点二:销售渠道分散,便利性不足。

如果说质量管控解决了供给侧的核心矛盾,那么渠道革新则直指需求侧的效率痛点。面对中药饮片行业"县域市场渠道分散、终端服务半径有限"的现状,新荷花的双支柱战略呈现出清晰的渠道革新思维。

在传统渠道端,目前公司线下渠道已经服务超10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医药贸易企业、大型连锁、中成药厂等企业客户。同时,其还通过"金方草堂"(已简化了超5200家客户的采购流程),以及在线中药平台"金方云"等数字平台将服务半径延伸至小型药店、诊所及经营者。消费者在获得个性化药方的同时,可即时匹配新荷花道地饮片,使原本割裂的诊疗环节与药品供应无缝衔接,塑造医药一体化的终端服务体验。

线下强基加上线上拓面的策略,既保障了头部客户的稳定供应,又以智能订单管理系统解决中小药店多批次、小批量的采购痛点,显著提升了长尾市场的服务效率。

在消费渠道端,捕捉到中医药与大健康的融合趋势,公司针对小型中医诊所、注册中医师、健康养生消费人群,提供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健康产品,释放零售市场的增长潜力。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中医药正突破传统医疗边界,实现从治病到养人的范式迁移。其一是应用场景从医院诊疗向日常健康管理、美容抗衰等消费领域延伸;其二是产品形态从饮片汤剂向便捷化、时尚化健康消费品进化;其三是消费群体从银发族向Z世代年轻客群扩散。在此背景下,今年出台的《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将中医药明确列为健康消费核心培育领域,为产业升级注入政策动能。

把握产业变革期窗口,新荷花正通过"消费中药"战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在稳固B端医疗市场优势的同时,其打造的金色荷花平台以B to C模式切入千亿级健康消费市场。该平台通过机器学习分析用户健康数据,能够打造定制的健康和营养补充方案,提供个人化的中药养生健康补剂,精准对接Z世代"朋克养生"需求。

这种从治病中药向消费中药的跃迁,或能够将传统饮片转化为高复购率的健康消费品。

从道地药材的守护者到产业标准的制定者,从供应链的破局者到健康生态的构建者,新荷花的进阶之路揭示了一个本质:中医药的现代化,绝非简单套用工业流水线,而是用科学语言诠释千年智慧,让草木精华精准抵达每个需要的角落。

稳健增长,财务迷雾下的真实成色

当资本还在争论中医药现代化能否带来真实商业价值时,新荷花早已给出确定性答案,为市场重新认识中医药价值提供了有力证明。

招股书显示,2022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8亿元攀升至1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近27%,增速在中国中药饮片行业前五大市场参与者中位居第一。

若按2023年中药饮片收入计算,其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二,为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升级树立了可复制的标杆案例。

更深层次的经营质量提升反映在盈利结构上。

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毛利从1.65亿元增长至2.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6%,规模效应驱动利润池扩容。

值得注意的是,从净利润指标来看,2024年公司8911.2万元的账面数据虽较上年表面有所下滑,但这实则源于因筹备上市产生的审计、承销等一次性费用,与主营业务基本面无直接关联,且并不构成对企业持续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影响。

若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口径测算,剔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干扰项后,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实为1亿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能够更清晰地反映出公司核心经营活动的真实回报水平,可见新荷花的核心盈利能力依然坚实

另外,充足的现金储备则为新荷花的持续扩张提供底气。

截至2024年末,公司持有1.44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其深化数字化渠道建设、拓展全球市场等战略举措预留了充足的财务弹性。

多维共振,万亿市场的突围增长之道

站在投资视角而言,随着财务数据验证了新荷花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当下则更应当将其置于产业大趋势中审视未来的增长潜能。

笔者认为,政策的红利释放以及技术革命催化,驱动市场空间不断扩容,正在为新荷花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一方面,顶层设计的强支撑为行业划定航道。

譬如,去年《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到要加快中药全产业链数字化驱动,强化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平台建设和推广运用;今年《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新版《中国药典》更是新增中药品种28个,修订420个,对饮片重金属、农残检测等方面提出新要求,加速中药产业标准化进程。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强化质量评估和监管",标志着中药饮片集采进入纵深推进阶段。事实上,这一进程早有预兆:2023年,山东、山西等15省组建省际联盟,率先对21个符合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品种实施带量采购;2024年,集采范围已扩大至45个品种并覆盖全国所有省份。

当前行业集中度仍处于低位,2023年前五大市场参与者合计市场份额仅2.7%,即便排名第二的新荷花市占率也仅为0.4%。但集采政策的全面推进正在改变这一格局。

一方面,带量采购对产品质量、成本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客观上加速中小企业出清;另一方面,集采的"以量换价"特性,使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和全产业链质控体系的头部企业能够充分发挥边际成本优势。

在质量监管趋严背景下,新荷花凭借着对产品"标准话语权"的掌控,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进程中,快速释放龙头效应占据先机。

另一方面,技术变量重构产业价值链条。

随着近年来技术端智能化转型加速,各大企业将AI炮制技术、3D打印等新兴技术应用到中药饮片的开发中,进一步提升质量,满足多元消费者需求。

对此,新荷花整合AI、大数据和物联网驱动的全链条技术与系统,极大减少了传统炮制工艺误差。这种古法工艺加上现代质控的模式,不仅将前文政策对中药产业数字化的要求转化为可落地的技术方案,同时还恰好契合对中药饮片质量的新规要求。

基于此,政策东风与技术变革直接激活终端市场,行业长期增长趋势日益清晰。

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显示,近年来国内中医诊疗量突破12.8亿次,超9万家医疗机构形成庞大需求网络,叠加公立医院中药收入占比提升至20.5%的供给端变革,与新荷花深耕千余家医疗机构的渠道网络形成战略共振。

从市场空间演变看,我国中药产品市场预计将由2023年的4516亿元增值2030年的599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直指万亿市场规模。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随着WHO传统医学战略不断推进,中药国际化进程显著提速。数据显示,我国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量已从2019年20.1万吨攀升至2023年22.2万吨,印证全球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在这一大环境下,新荷花的国际化布局呈现多点突破特征。

依托香港战略支点,通过对接本地中医诊所及守创中药贸易平台,公司构建起辐射全球的饮片供应体系。据悉,其计划通过中药饮片打入东南亚市场,借草本补剂产品渗透欧美大健康领域,实现出口产品矩阵的战略分层。

此外,作为"一带一路中医药发展联盟"核心成员,公司已成功取得越南GMP认证,并正积极推动在马来西亚等沿线国家的业务拓展,逐步打开东南亚市场。

可以说,当政策红利、技术变量与市场机遇形成共振,新荷花展现的正是中医药传承创新浪潮中优质企业应有的发展图景,即在确定性赛道上,以持续进化的核心竞争力兑现长期价值。

结语

总体而言,新荷花的资本市场进程,不仅关乎一个老字号的价值释放,更折射出中医药现代化进程中,那些将《黄帝内经》智慧转化为工业标准、把千年验方变成可量化产品的产业进化逻辑。

由此,在健康中国战略与消费升级的双重加持下,资本市场或将重新发现中药板块被低估的消费潜力,而新荷花此时递表港交所或也正迎来一个良好的市场机遇。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