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资本局
媒体
2025-04-29 20:26:23
(原标题:林毅夫:到2035年,中国经济有着每年8%的增长潜力)
红星资本局4月29日消息,4月28日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教授在北京大学承泽论坛作“中国经济的内在逻辑与新挑战”的主题演讲。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供图
林毅夫提到,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保持了连续16年平均9.7%的高速增长。无论是从1978年算起,还是从1995年算起,中国都是同时期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同时期唯一没有出现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这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奇迹。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能持续这么长时间的高速增长?林毅夫认为,发展的前提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技术层面的创新,以及新的附加值高的产业不断涌现。
在这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重要区别:发达国家由于产业和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只能靠自己发明;而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利用“后来者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实现比发达国家更快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速度。
“未来发展前景如何,主要看我们发展潜力有多大。”林毅夫提到,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判断要基于中国继续发展的潜力,即中国的“后来者优势”还有多大。“不是看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多少年,也不是看我们现在绝对水平有多高,实际上,应该看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距有多大,这是未来优势的根源。”
林毅夫指出,这种“后来者优势”可以用中国人均GDP与美国的差距水平来衡量。按照德国、日本、韩国的历史经验,并以2019年中国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来衡量,从2019年到2035年这16年,中国经济有着年均8%的增长潜力,实际增速有可能保持在5%-6%;从2036年到2049年,中国经济有着年均6%的增长潜力,实际增速有可能保持在3%-4%。尽管中国当前面临人口老龄化、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挑战,但凭借人才优势、国内大市场优势和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优势,中国仍有非常大的可能实现5%的增长。
“老龄化可能会让劳动力增长速度慢,但是我们知道决定经济增长的不是劳动力的数量,是有效劳动的数量。劳动力的质量指标决定于教育水平,如果劳动力增长速度慢,但是新进入的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比较高,有效劳动可以不下降。”林毅夫举例,现在的劳动力市场的平均教育水平是10.4年,已退休人群的平均教育水平大概是6年,但现在新进入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是14年,意味着有效劳动不会下降。
林毅夫指出,如果上述增长预期能够实现,到2049年时,中国的人均GDP有望达到美国的一半,经济体量则有望达到美国的两倍,美国将无法在科技上“卡中国的脖子”,并且美国的高科技企业也需要中国的市场,美国从双边贸易中得到的好处将比中国更大。届时,中美关系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局面,世界也会进入一个新的稳定格局。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邓凌瑶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红星资本局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