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者网
2025-04-29 18:01:30
(原标题:新荷花第四次冲击IPO 十五年上市路将迎何种结局?)
《投资者网》张伟
近日,中药饮片产品供货商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荷花”或“公司”)递交招股书,拟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目前,A股、H股暂无主营业务仅限于中药饮片的上市公司。新荷花若能在H股上市,也能创造一个纪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拥有许可经营的中药饮片公司总数超过2300家,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市场参与者的市占率合计仅2.7%。作为行业第二,新荷花的市占率只有0.4%(行业第一为0.5%)。
新荷花能否通过IPO募资扩大经营规模、提升行业地位及品牌影响力,还有待观察。
十五年漫漫上市路
资料显示,新荷花成立于2001年,在公司成立十年之际,首次寻求上市。算上本次递表港交所,新荷花已是第四次冲击IPO。此前三次闯关A股失败,也与新荷花第一次IPO的“出师不利”有一定关系。
2011年,新荷花曾到深交所创业板IPO,但在IPO过会后,却被员工举报虚增收入。举报信称,新荷花当时的年产值只有4000万到5000万元,IPO申报的年收入中有近2亿元为虚假交易。随后,新荷花主动撤回上市申请。
2020年,新荷花再次到深交所创业板IPO,结果被监管询问上一次IPO被举报后为何撤单?
新荷花回复称,前次撤回材料与被举报无关,主要系公司实控人江云的持股比例较低,上市后对公司的控制权比例还将进一步降低,因此上市动力不足;撤回发行申请后,实控人江云逐步增加了持股比例。
据2021年3月披露的问询函显示,深交所一共问了28个问题,除了前次撤单,还涉及的问题包括行业政策影响、营收、客户、毛利率、期间费用、控制权稳定、行业许可资质、募资项目建设等,几乎是全方位被问询。或许觉得压力太大,2021年4月,新荷花再次撤回上市材料,第二次闯关深交所创业板失败。
另据四川省证监局官网公告,2023年10月,新荷花完成A股上市辅导备案登记。这一次,新荷花不再“死磕”创业板,转道深交所主板。但在2024年4月,新荷花却主动终止了上市辅导,第三次IPO就这样“无疾而终”。
今年4月,新荷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第四次冲刺IPO。
实控人家族持股超70%
第二次闯关深交所IPO时,新荷花提到,公司实控人江云的持股比例较低,导致第一次IPO时的上市动力不足。具体有多低呢?招股书显示,2011年第一次IPO时,江云在新荷花的持股比例只有29.81%。
经过十年的运作,江云及其家族在新荷花的持股比例大大提升。2021年的招股书显示,江云与其子江尔成以及一致行动人国嘉投资一共持有新荷花67.09%的股份。本次赴港IPO时,新荷花的股权关系又发生了一些略微的变化。
最新招股书显示,江云直接持股31.54%,通过控制国嘉投资持股15.60%,江尔成持股18.1%,父子二人合计持股65.24%。此外,江云的妻子祁国蓉持股3.6%,江尔成的舅舅祁杰持股1.7%,江云之兄江平持股0.6%。江云及其家族在新荷花的持股比例合计超过70%。本次IPO的动力应该十分充足了。
公开资料显示,新荷花由江云于2001年在四川成都创立。江云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后并入四川大学)药物化学专业,早年曾在四川制药厂工作,当过质检处长,对药品质量有着超乎寻常的追求。这段经历让江云开始关注到中药饮片。
“当时经常听说中药饮片行业乱得不得了,是最复杂、最混乱的,所以我对此关注,越乱越有机会。”多年后江云接受采访时如此表示。带着“在全国创立最规范的中药饮片企业”的理想,江云从体制内离职,成立了新荷花。
新荷花称其是国内首家通过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药饮片GMP工厂。江云认为,新荷花在毒性饮片和川产道地药材上的优势和影响力,也正是来源于公司对“标准”的苛求。
招股书显示,新荷花共销售4900种规格的中药饮片。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内”),普通饮片的营收占比超过83%,其余收入来自毒性饮片。
研发投入低应收账款高企
新荷花表示,公司要加强中药创新,保持行业竞争力。实际上,新荷花的研发投入却相对较低。报告期内,新荷花的研发投入分别为962万元、1150万元、1713万元,各期营收分别为7.8亿元、11.46亿元、12.49亿元,对应的研发费用率只有1.23%、0.92%、1.37%。
从研发人员变动,也能看到新荷花的研发投入不大。截至2024年末,新荷花的研发人员只有22名。之前招股书显示,新荷花2011年的研发人员也只有21名。十几年过去了,新荷花的研发人员数量并未显著增加。
但与此同时,新荷花的销售投入却不低,报告期内分别为4463万元、5239万元、5046万元,对应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7%、4.6%、4%。目前,新荷花客户主要为医院和医疗机构、医疗贸易公司、药店、制药公司。2024年上述四类客户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7%、35.5%、16.9%、10.6%。
新荷花的营收全部来自于B端,B端的账期也让新荷花的应收账款高企,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分别为4.07亿元、5.08亿元、5.66亿元,在各期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52%、44%、45%。可以看到,新荷花近一半的收入都是“打白条”的状态。
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也让新荷花的现金流承压。报告期内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769万元、7485.万元、-47万元。新荷花的流动性不足,或许是其急于通过IPO募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思维财经出品)■
投资者网
2025-04-29
投资者网
2025-04-29
投资者网
2025-04-29
投资者网
2025-04-29
投资者网
2025-04-29
投资者网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