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国产AI ISP,跑出新巨头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09:41:37

(原标题:国产AI ISP,跑出新巨头)

随着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度融合,AI ISP正焕发出蓬勃生机。它不仅是提升成像质量的核心引擎,更是解锁智能视觉无限应用场景的 “数字钥匙”。

俨然,AI ISP已成为科技厂商激烈角逐的新战场。除IP厂商持续加码外,一批初创企业携先进算法入局,老牌芯片巨头也凭借产业链优势积极布局,多方力量交汇碰撞。具体看国内市场,强劲的泛安防领域吸引力,叠加智能手机成像升级与智能汽车“视觉感知”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引得众多厂商争相涌入,试图抢占技术高地。

作为深耕图像处理技术赛道多年的行业先行者,国科微重磅推出新一代自研 AI 图像处理引擎(AI ISP)品牌 —— 圆鸮,标志着公司在智慧视觉领域的技术创新实践迈向新的里程碑,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ISP,走向智能

所谓ISP,是Image Signal Processor的缩写,也就是俗称的图像信号处理器。顾名思义,就是一种用于对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原始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和增强的技术,将图像传感器接收的原始信息处理成图像信息,并通过一系列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噪声、亮度、色彩等进行增强,让智能终端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拥有看清世界的能力。

但是,传统ISP难以满足如弱光和运动等场景下的图像处理需求。

以安防市场为例,随着传统安防市场逐渐趋于饱和且呈现下滑趋势,消费类IPC增长逐渐趋缓,价格内卷成为常态,促使视觉类芯片企业纷纷寻求新的“杀手锏”——不仅看得见,还要看得清和看得懂。这就要求ISP有更高更优秀的处理性能,特别是面对暗光等复杂场景,传统ISP方案要有明显的效果提升,更多是改善外围器件,成本高。

于是,行业便转向热门的AI(尤其是深度学习)寻求解决方案,进而催生了AI ISP——一种在传统ISP技术基础上,利用AI算法,通过大量的素材以及丰富的参数构建AI视觉处理模型,突破传统ISP技术天花板,带来全新视觉效果的新技术。

从行业参与者的实践中我们也看到,基于新型的AI ISP,开发者一方面能利用AI算法自适应处理图像,提升图像降噪、颜色等方面质量;另一方面,开发者能通过AI识别不同场景,并自动应用最佳处理策略;从而实现弱光环境下,有效降噪并增强细节,实现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图像处理效果。

正是得益于AI ISP的引入,过去几年包括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和智能安防市场的成像效果越来越好,市场对AI ISP的需求也水涨船高。相关数据统计显示,未来几年,AI ISP市场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25-2031年,复合增长率达12.5%。

有见及此,在安防芯片市场有着深厚积累的国科微,早已低调进入这个赛道。

国科微的底气

国科微自 2015 年进入智慧视觉领域,凭借其优秀的 ISP 性能、完善的系统架构、超高的系统集成度、优异的低功耗设计等优势,推出了轻智能视觉处理芯片、普惠型视觉处理芯片、4K智能视觉处理芯片及解决方案,覆盖2M/3M/4M/5M/4K等不同分辨率,覆盖从0.2T~8T不同算力产品。

国科微表示,公司长期投入算法的自研,同时自研核心图像处理IP,从而构筑了优异的图像信号处理能力。

其中,自研的编码方案拥有高效的编码性能,2M~4K的方案满足多场景需求;自研AI ISP打造标杆级画质;此外,自研NPU,开放工具链,丰富的免费算法,能协助开发者商用快速落地;最后,资源占用少的高效音效算法能让音效清晰饱满。

国科微此次发布的“圆鸮”AI ISP,集成了多光谱融合、超感光降噪、超级稳像、超级广角、快速对焦和RGBIR等六大技术点。这也让国科微的视觉处理芯片为终端产品带来更加优异的黑光全彩效果与更高品质的成像质量。

圆鸮AI ISP,六大优势

国科微表示,之所以将AI ISP命名为“圆鸮(xiāo)”,是希望更直观体现AI ISP的特性。

“鸮是我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鸟的统称。鸮通常有一双前视的大眼睛,形成大圆脸,萌萌的,被称为‘圆鸮’。圆鸮的夜视能力与洞察力呼应国科微自研AI ISP引擎暗光增强、细节捕捉等核心技术。”国科微表示。


据介绍,基于集成的多光谱融合技术,圆鸮AI ISP能够同时采集红外光和可见光图像信息,再结合自研的ISP融合算法,实现在暗光、弱光的环境中,仅需补充红外光,输出无光污染的全彩图像,使得夜间成像全彩透亮。

借助超感光降噪技术,基于自研的AI降噪算法模型,圆鸮AI ISP能有效区分图像中的信号和噪声,精准降噪,在极低照度场景下的成像做到夜如白昼。据透露,这个新AI ISP能将信噪比提升8db。

国科微圆鸮AI ISP还能支持6-DOF超级稳像,支持IMU 6轴传感信息智能分析运动姿态,大幅提升振动环境下的视频稳定性;支持超级广角的无畸变四目拼接,能有效提升拍摄视角,为用户提供更广阔的视觉信息,轻松掌控全局;快速对焦PDAF技术则能通过检测光线的相位差来实现快速、准确的对焦。

此外,圆鸮AI ISP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亮点,那就是其集成的RGBIR技术能高效处理可见光+红外。据国科微介绍,基于此,开发者能通过单个SoC与单个图像传感器,同时高效采集处理可见光和红外光两种图像信息,避免不同视频流的间断切换。由于这种方案无需多目,还降低了处理结构复杂度。该设计的另一个亮点是无需IR-CUT装置,避免了机械故障。

“相比上一代AI ISP,圆鸮在提升性能的同时,对算力资源的需求降低了 53%,为用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国科微表示。


据介绍,国科微首款基于圆鸮AI ISP的旗舰产品GK7606V1系列已经发布,并在安防行业头部企业实现应用。该芯片内置双核A55处理器,拥有最高2.5TOPS算力、支持4K编解码,具有高画质、低码率、低内存、低延时、低功耗等优势,为智能安防、行车记录仪、无人机图传、运动DV、会议摄像头等应用领域提供丰富的解决方案。

此外,国科微即将推出搭载圆鸮AI ISP的普惠4K AI视觉处理芯片——GK7206V1。借助这一系列芯片,国科微将AI ISP的强大能力覆盖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体,进一步降低大众享受AI科技成果的门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 ISP在各行业的应用需求日益增长。为此,国科微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视频编解码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推动泛安防领域实现技术的迭代升级与产品的创新发展。

半导体精品公众号推荐

专注半导体领域更多原创内容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105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公众号ID:icbank

喜欢我们的内容就点“在看”分享给小伙伴哦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4-25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