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86%企业客户依赖平安集团!平安好医生百亿分红疑掏空战略储备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4-24 12:54:18

(原标题:86%企业客户依赖平安集团!平安好医生百亿分红疑掏空战略储备)

平安好医生虽然背靠平安集团、顶着“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光环,但在医疗AI投入相对较少、独立造血能力有所欠缺、大批现金用于分红的背景下,未来将如何寻找增长点来支撑业绩,对市场而言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4月23日,平安好医生(01833.HK)公布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期间业绩。期内实现收入约10.625亿元,同比增长25.8%。净利润3318.8万元,经调整后净利润为5786.1万元,均同比扭亏为盈。



图片来源于:平安好医生公告



降本增效,高管薪酬与业绩匹配度引关注

截至当前信息披露时点,平安好医生尚未完整披露利润表细分项目构成,基于现有财务数据尚难以明确界定2025年第一季度扭亏为盈的核心动因。尽管收入规模呈现增长态势,但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实质性提升仍需结合后续完整财报数据进行综合研判。值得关注的是,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下降8.6%,管理费用同比大幅缩减37.2%,成本结构优化对2024年盈利转正形成关键性支撑。



图片来源于:平安好医生2024年年报

管理层在年报中阐释,管理费用降幅显著主要源于组织效能提升带来的人力成本优化。年报数据显示,平安好医生员工总数由2020年末的4226人缩减至2024年末的1563人,四年间人力规模缩减幅度达62.98%。其中2024年度员工数量同比减少1862人,降幅高达54.3%。这实际源于平安好医生掌舵人李斗于2023年10月上任后,对公司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优化。

在人力成本压降的同时,平安好医生高管薪酬体系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年报披露数据显示,董事长李斗与总裁吴军的薪酬包(含工资、绩效奖金、养老金及其他雇员福利与薪金成本)分别达到908万元与632万元。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平安好医生全年净利润为8832万元,而2015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逾72亿元。在此背景下,高管薪酬水平与公司经营业绩的匹配性、薪酬激励机制与长期发展战略的协同性,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要议题。



图片来源于:平安好医生2024年年报

单位:人民币/千元



研发投入缩减,独立造血能力待考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好医生在2025年一季度业绩公告中提出,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服务全场景的融合应用,旨在通过技术赋能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然而,结合现有财务数据分析,该战略推进面临显著挑战。2024年度公司研发支出为人民币3.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2%,其中医疗人工智能领域投入约2500万元,仅占研发总投入的6.6%。

研发投入的阶段性缩减虽在短期内推动平安好医生利润指标改善,但长期可能引发技术迭代能力弱化、服务创新动能不足等系统性风险。技术创新作为医疗健康行业核心竞争要素,其投入规模与持续性直接决定企业业务转型的可行性。当前平安好医生的费用压缩策略存在明显天花板效应,在医疗AI技术高投入、长周期的产业特性下,单纯依靠成本管控难以实现可持续增长。

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在于持续造血能力与盈利质量。对于平安好医生来说,相较于其短期财务指标的波动,投资者更关注技术储备、创新转化效率等反映长期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

实际上,让市场担忧的还是平安好医生业务独立性面临显著挑战,其企业客户结构呈现高度集中特征。2024年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服务企业客户总数达2,049家,同比增长35.9%。值得关注的是,其中86%的客户资源来自平安集团内部渠道,而自主拓展的外部客户占比仅为1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业绩公告中提到,报告期内,累计服务的企业客户数仅突破了2100家。也就是说,相较于2024年年底的2049家,增长的企业客户数有限,整体企业客户拓展速度有放缓的趋势,未来增量空间或受限。



图片来源于:平安好医生2024年年报



资本结构恶化,IPO募集资金用于巨额分红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安好医生资本结构呈现显著恶化态势:资产负债率激增至78.67%,较2023年末的19.69%骤升58.98个百分点;流动比率降至1.02,EBIT利息保障倍数萎缩至0.49,两项指标均较年初大幅下滑。财务结构变的核心诱因,系公司于2024年末实施的超百亿港元特别股息分派计划。



2024年11月14日,平安好医生宣布启动股份溢价账特别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派发每股9.7港元的特别股息。按公司总股本11.19亿股计算,此次分红总额达108.14亿港元。大股东平安集团选择“以股代息”,持股比例从39.41%增至52.74%,触发全面要约收购条件,但平安集团随后在公告中表示,并不寻求平安好医生的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好医生2024年全年净利润仅8832万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9933万元人民币,自由现金流规模远不足以支撑如此规模的现金分派。

而此次分红实质动用了公司IPO募集资金中原本规划用于战略发展的核心资源。根据公告披露,平安好医生大幅调整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原计划用于潜在投资、收购及海外拓展的15.38亿港元资金,以及发展核心业务的78.28亿港元资金,均被压缩至5.45亿港元,资金规模合计缩减82.76亿港元。该部分资金被重新划转至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其中重要流向即为特别股息分派。



图片来源于:平安好医生公司公告

面对市场的争议,平安好医生也对媒体进行了回应,平安好医生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营运资金充裕,为回报股东支持,提高资金使用率,公司董事会批准派发特别股息。本次派息计划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

当前港股市场互联网医疗领域呈现多强竞逐格局,主要参与者包括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药师帮、1药网、叮当健康及平安好医生。其中,阿里健康与京东健康依托电商生态流量优势,深耕"医药电商"垂直赛道,叠加自有物流体系协同效应,构筑起显著的竞争壁垒;药师帮聚焦院外市场数字化服务,1药网深耕B2C医药零售,叮当健康则通过O2O即时配送模式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平安好医生虽然背靠平安集团、顶着“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光环,但在医疗AI投入相对较少、独立造血能力有所欠缺、大批现金用于分红的背景下,未来将如何寻找增长点来支撑业绩,对市场而言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作者 | 王昊宇

编辑 | 吴雪

fund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雷达财经财富号

2025-04-2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