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永赢基金一季度大丰收!单赛道押注捧红新星、“固收+”转型激活老将

来源:新刊财经

2025-04-23 14:19:52

(原标题:永赢基金一季度大丰收!单赛道押注捧红新星、“固收+”转型激活老将)

高楠的转型不仅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更预示着“固收+”将从“类理财”工具升级为全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主流资产类别,进入专业能力驱动、策略深度分化的新阶段。

随着公募基金2025年一季报披露收官,行业竞争格局正悄然发生变化。据券商中国报道,永赢基金、富国基金、鹏华基金、大成基金和中欧基金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长额均超过70亿元。其中,永赢基金表现尤为亮眼,以164.33亿元的规模增长额领跑行业,成为唯一一家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增量超百亿元的基金公司。

永赢基金成立于2013年11月,由宁波银行发起设立,属于第三批银行系基金公司,注册资本为9亿元。其中宁波银行出资占比71.49%,新加坡华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比28.51%。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赢基金的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5026.51亿元,业内排名为第23。分产品类型来看,混合型基金一季度末规模为503.41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激增86.54%,凸显其在权益市场布局的成效。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债券型基金,一季度末管理规模为2883.21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减少287.51亿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资金配置偏好的结构性变化。

永赢基金在主动权益领域的爆发并非偶然。一方面,其在产品布局上展现出较强的战略前瞻性。早在2022年、2023年投资情绪陷入冰点之际的时候,永赢基金便以发起式产品逆市布局永赢智选系列,覆盖机器人、国产算力、光刻机、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核心领域。类比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的美股“七姐妹”,永赢智选系列凭借对前沿赛道的精准卡位迅速获得市场高度关注,被冠以“永赢七兄弟”的称号。

表:永赢智选系列2025年一季度规模增长



数据来源:Wind,新刊财经整理

另一方面,永赢基金在投研团队的“破圈”攻势中表现出显著的市场穿透力。随着社交媒体成为投资者与基金经理的交互新阵地,永赢基金三位基金经理——张璐、章赟、储可凡,通过实盘操作分享迅速走红,成功打破传统投研圈层的壁垒。其中,张璐凭借对人形机器人赛道的精准布局一战成名,成为公募行业新晋“百亿”顶流,管理的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管理规模在一个季度内暴增97.56亿。

图:永赢先进制造智选管理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高楠转战“固收+”重回百亿

相较于押注机器人爆红的张璐,永赢基金首席投资官兼基金经理高楠的投资风格则更加均衡,以追求绝对收益为导向。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一季度,高楠管理偏股型基金永赢睿信和债券型基金永赢稳健增强均获得大量申购,其在管产品规模已然重回百亿。

图:永赢睿信管理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图:永赢稳健增强管理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高楠是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有14年的证券相关从业经验。2012年硕士毕业后,高楠加入平安资管,担任股票研究员;2017年加入国泰基金开始基金经理生涯。2020年4月至2023年1月,高楠就职于恒越基金,历任总经理助理、投资副总监、权益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



注:以上人物系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监兼基金经理高楠

早在恒越基金任职期间,凭借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高楠就展现出“中生代”顶流基金的潜力。其管理规模峰值突破120亿元,代表作恒越研究精选、恒越核心精选任职期均超3年,任职回报率分别达38.7%、35.2%。

表:基金经理高楠历任基金产品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止到2025年4月22日

表:基金经理高楠在管基金总规模变化



数据来源:Wind

2023年下半年加盟永赢基金后,公司更是对高楠委以重任——不仅任命其担任首席权益投资官兼权益投资部总经理等核心要职,全面统筹权益投资战略,还相继推出永赢睿信、永赢融安、永赢睿恒等多款基金产品,均交由其单独掌舵。

永赢睿信延续了高楠在恒越基金期间股票调仓交易颇为积极的风格,202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持股换手率分别为526.36%、584.08%,远超同类基金产品。在高楠看来,企业的成长具有阶段性。其挖掘个股时聚焦于三到五年维度有望实现业绩快速增长的公司,在操作上强调在合适的时机止盈离场,重仓股留存度较低。

表:永赢睿信基金持股换手率



数据来源:Wind


一季度规模增长迅猛的“固收+”产品永赢稳健增强则是永赢基金实现权益与固收投研优势深度融合的成果之一。该基金产品以信用债为底仓构建稳健收益基础,权益部分作为超额收益核心来源,成立伊始由高楠单独管理,后增聘永赢基金固收投资部的余国豪担任基金经理。

图:永赢稳健增强资产配置比例



数据来源:Wind

高楠在接受中国基金报的采访时曾表示,“能否在股债两端持续创造α收益,或成为'固收+'基金下一阶段的核心竞争力”。高楠的转型不仅是其个人职业生涯的突破,更预示着“固收+”将从“类理财”工具升级为全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主流资产类别,进入专业能力驱动、策略深度分化的新阶段。

作者 | 赵红扬

编辑 | 吴雪

fund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