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网
媒体
2025-04-18 06:43:32
(原标题: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 用长期主义 打造“耐心资本+大胆资本”生态)
证券时报记者 李明珠
在日前举办的第19届中国投资年会上,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围绕“如何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提出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本质上是要为科技产业服务。因为耐心资本加上大胆资本,就是“硬科技资本”、就是“创新资本”。耐心意味着长周期,大胆意味着愿意大投入并承担高风险,二者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高回报,而这正好与硬科技长周期、大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完美契合。
如何才能做到呢?张维指出,首先,要为创投基金提供长期资金,延长基金期限。从耐心资本和大胆资本的来源来看,长钱才能长投,大胆的钱才能大胆地投。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等国有资本在募资端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已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重要的“长钱”提供者。据相关机构统计,2024年,中国政府机构/政府出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合计对新募人民币基金的出资金额占比达到44.4%,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LP(有限合伙人)的合计披露出资金额占比达84.5%。
因此,国资LP的取向将直接影响GP(管理合伙人)的取向。有耐心的LP,方有耐心的GP;有大胆的LP,方有大胆的GP。倘若能在考核机制、出资机制上对引导基金进行松绑,包括提高失败容忍度、减轻短期考核压力、延长投资期限、提高出资比例等,无疑将能更好地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目前国家已经提出要“推动形成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同时,部分地区已经出台了“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项目最高允许出现100%亏损”“基金内单个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等条例,行业在宽容失败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次,要创造强大的财富效应,建立稳定的退出预期,关键在于实现IPO的常态化,构建完善的退出机制。张维强调,只有退出渠道畅通了,创新资本才能完成“募投管退”的良好循环,持续不断地助力创新。如果退出不顺畅,再投资纵然有心,也是无力。而退出不确定性比退出难度,更影响投资者信心。获取回报的确定性,对于投资来说,至关重要。
IPO是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最重要也是回报率最高的退出方式。据投中数据,2015—2024年,VC/PE(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IPO方式退出的总账面回报是53056亿元,再根据退出回报率计算出其对应的总投资额是13682亿元,而这十年间的投资规模是136005亿元。如果忽略投资与退出的时间错位,非常粗略地计算一下,创投只有约10%的投资实现了IPO上市,算上账面回报,则能通过IPO收回39%的成本。而且,这里还只是账面回报,尚未通过减持落袋为安。
“因此,一方面,我们希望A股能实行更包容的上市机制,另一方面,希望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的退出方式能进一步完善,开拓并购、S基金(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股权转让等多元化的退出方式。”张维表示,“包容的上市制度必须辅以严格的退市制度,中国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还任重道远。”
在张维看来,资本市场只是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的一个直接影响因素,其最终还是要根植于整个社会生态系统。此前,张维曾发文指出“做多中国”的本质是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推动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而企业家在经济与产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企业家信心,才是推动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要义。
他还强调,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来自对未来的良好预期,包括对政策、法律、营商环境、产权以及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预期。而对未来的良好预期,来自法治社会,来自对民营经济坚定不移的支持,这些对于投资人来说也同样重要。
张维总结,实现股市长牛背后的关键因素是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其核心密码是支持民营企业、培育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其底层逻辑是法治社会和市场决定论。由此才能真正形成耐心资本与大胆资本,才能真正“做多中国”。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时报网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