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2025-04-17 10:36:00
(原标题:业绩再好也要走 杭州银行吝于分红伤了二十年老股东的心?)
4月15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公司股权变更的批复,同意新华人寿保险接手澳洲联邦银行持有的该行3.3亿股股份。
至此,澳洲联邦银行彻底清仓杭州银行股权。作为曾经的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缘何选择在此时退出?澳洲联邦银行解释称,是为了配合公司专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核心银行业务、剥离非核心业务与投资的战略。
不过,澳洲联邦银行并不是唯一一个清仓或者减持杭州银行的重要股东。此前包括中国人寿、百大集团等重要股东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举动。作为城商行中的“优等生”,杭州银行股权为何遭股东“用脚投票”?
1
好业绩留不住老股东
澳洲联邦银行于2005年9月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入股杭州银行,此后又通过多轮增资扩股、受让其他股东股份方式不断增持,到2016年6月末,澳洲联邦银行持有杭州银行近20%股权,为杭州银行第一大股东。
从首次入股到清仓,澳洲联邦银行整整陪伴了杭州银行20年。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2022年开始,澳洲联邦银行就已经开始减持杭州银行,当年澳洲联邦银行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转让了5.94亿股股份,占杭州银行当时已发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0%,转让价格为13.94元/股,总价82.75亿元。
在澳洲联邦银行减持的同时,杭州银行另一大股东中国人寿也悄然退出大股东之列。2024年11月,中国人寿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该行5930.28万股,减持比例达到1%。
而在此之前,中国人寿在2021年和2023年已进行过两轮减持,分别减持0.94%股份和2%股份。目前,中国人寿还持有杭州银行股份5078.94万股,占比约0.85%。但此前有消息称,中国人寿要“出清”杭州银行全部股权。
中国人寿同样是杭州银行的老股东之一,自2009年首次入股以来,已经陪伴杭州银行长达15年之久。
老股东纷纷清仓减持,让人不禁疑问,杭州银行到底怎么了?从财报上来看,杭州银行业绩并不差。截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2.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4.72%,增速位居上市银行前列,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83.81亿元,归母净利润169.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61%和18.07%。
不过,杭州银行亮眼的财报之下暗藏隐忧,市场风险在加大,同时公司常年来较低的分红比例似乎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2
行长“失联”引发担忧
就在杭州银行发布2024年财报当天,该行行长虞利明被传“失联”。消息发酵后当晚,虞利明连夜辞去了行长银行所有职务。而虞利明担任该行行长仅2年零3个月,其任期原定至2026年7月。
据“新浪财经”报道,虞利明“失联”疑似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另据财新援引多位知情人士报道,虞利明此番被带走或与其在杭州金投及旗下杭州工商信托任职经历相关。
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9月-2022年12月,虞利明曾在杭州工商信托担任董事长长达11年。2018年-2022年,虞利明同时担任了杭州金投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杭州金融投资集团是杭州工商信托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57.99%。
在虞利明执掌期间,杭州工商信托“重仓”房地产,2020年其房地产信托占比高达62.14%,远超行业平均水平。2021年随着房企密集“暴雷”,杭州工商信托的风险开始暴露,2020-2022年其不良率分别高达13.85%、17.5%、35.14%,到了2023年已经飙升至52.77%。2022年杭州工商信托由盈转亏,营收由2021年的6.98亿元降为-2.32亿元,净利润由3.25亿元降为-2.19亿元。
从公开信息来看,杭州工商信托踩雷了蓝光发展、天洋集团、恒大与奥园集团等一众出险房企。比如,杭州工商信托曾通过参股合作加融资模式为蓝光发展提供了20.5亿元融资,后者在2022年出险亏损金额249亿元,未能偿还杭州工商信托的借款,导致杭州工商信托深陷债务泥潭。
据业内人士介绍,房地产信托有一大部分资金实际上是来自于银行。在前几年严控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有部分银行借道信托继续给房地产企业“输血”,导致现在银行地产风险交织。
作为与杭州工商信托有密切联系的本土城商行,市场对杭州银行难免有所顾虑。据财报披露,2021年至2024年末,杭州银行房地产贷款余额分别为380.20亿元、395.94亿元、367.89亿元、376.70亿元。
虽然占公司贷款不到6%,不过杭州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一直处于高位,从2021年的3.78%飙升2024年末的6.65%。在当下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中,市场担忧潜在的风险。
3
高拨备低分红是何意
从整体来看,杭州银行不良率实际处于非常低的水平。截至该行不良贷款率0.76%,与上年末持平,这一不良率数据几乎只有行业平均水平的一半。也就是说,杭州银行资产质量处于十分良好的状态。
然而,在不良率如此低的情况下,杭州银行同时还保持了罕见的高拨备覆盖率。
自2021年以来,该行不良率连续多年超过500%,截至2024年末为541.45%,远超监管要求的130%。
拨备覆盖率是银行为了预防不良资产的发生而准备的金额的比例,是衡量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损失、坏账准备金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不过,由于计提拨备的资金来源于利润,因此拨备覆盖率演变成为银行调节利润的“神器”。
此前,财政部有关文件就指出过,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的,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
杭州银行近年来在业绩高增的情况下,因为分红率较低而屡遭投资者吐槽。根据Wind数据,2021-2023年杭州银行的年度现金分红比例分别为22.41%、20.31%、21.44%。这也让不少投资者怀疑,杭州银行维持高拨备覆盖率,是为了隐藏利润,不想给股东分红。(内容来源|远见资本局)
创业最前线
2025-04-19
创业最前线
2025-04-19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4-19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4-19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4-19
证券之星诉讼公示
2025-04-19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8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