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何小鹏发声:“没有人能打败趋势!”

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16 09:23:21

(原标题:何小鹏发声:“没有人能打败趋势!”)

【导读】小鹏汽车顺应AI发展趋势,透露未来10年发展新方向

中国基金报记者 邱德坤

“没有人能打败趋势,AI正在改变世界。”4月15日晚间,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全球热爱之夜暨2025首款全球旗舰小鹏X9上市发布会上表示。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记者注意到,在这场重点宣传新车型的发布会上,何小鹏的现场演讲前半段均在讲述小鹏汽车的AI布局,还提到小鹏汽车不做方案整合商,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做一家技术创新驱动的科技公司。

4年前,小鹏汽车在港股上市,成为港股智能电动车第一股。如今,小鹏汽车重回香港,透露未来10年将聚焦智能化趋势下的新方向:“融合AI、电动、具身智能,以探索更多形态的出行方式。”

何小鹏表示,未来,小鹏汽车的AI和能源技术会驱动整个体系同步进化。这是小鹏汽车与其他企业的最大差异。

小鹏汽车“秀家底” 意图掌握AI时代主动权

在本次发布会上,何小鹏以“科技树”的形式,分享了小鹏汽车的底层研发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各种具体应用的关系,其中AI是核心。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点亮‘科技树’的关键,在于掌握根节点的基础技术。”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所有产品形态的底层,都是基于率先布局的AI和能源技术,其基因就是一家AI汽车公司。

何小鹏以2025款小鹏X9为例,介绍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不选装、不订阅、不收费,并且全面应用端到端大模型。

面对AI时代,小鹏汽车通过“优质家底”,以获得主动权。

目前,小鹏汽车建立起自动驾驶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云端大模型、车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开发的AI芯片等。

何小鹏表示,基于全栈自研的AI体系,小鹏汽车将持续加码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底将实现L3级智驾能力的量产落地。

据悉,小鹏汽车2024年的AI研发投入为35亿元,2025年的AI研发投入将达45亿元,目标是成为中国首家将顶级智驾能力在全球落地的车企。

一家车企要实现上述目标的难度不小。AI大模型对芯片的算力需求很大,但公版芯片内部的大量通用算力被浪费,可以使用的有效算力不多。这促使小鹏汽车开启自研图灵AI芯片之路,以充分挖掘芯片的算力资源。

“只有定制化芯片,才能发挥最大化作用。”何小鹏介绍,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算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率先量产上车。

来源:小鹏汽车

据悉,图灵AI芯片不仅为智驾提供算力支持,更为小鹏汽车拓展空中出行场景提供技术支撑,是全球首颗可同时应用在AI汽车、AI机器人、飞行汽车的芯片。

500亿元研发投入只是“入场券”

AI机器人和飞行汽车是小鹏汽车发展的新方向。何小鹏表示,在AI时代,小鹏汽车将通过AI大模型,让人形机器人真正拥有“灵魂”。

对于小鹏汽车而言,入局AI机器人行业是一个难度更大的挑战。何小鹏表示:“AI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500亿元研发投入只是‘入场券’。”

来源:中国基金报记者邱德坤拍摄

目前,AI机器人行业普遍处于L1(无自主操控)至L2(基础辅助智能)阶段,人形机器人公司追求的目标是L3(具身智能)阶段,即机器人在大量场景中,经训练后能够独立运行,在部分情况下会寻求人工监督。

何小鹏介绍,当前行业普遍面临“遥控机器人”的伪智能困境,而小鹏汽车已在广州工厂实现IRON机器人的实训落地,目标是在2026年进行量产。

小鹏汽车研发的IRON机器人,以1:1比例仿照真人打造,手部拥有22个主动自由度,搭载图灵AI芯片并且与智驾系统同源,结合端到端大模型和强化学习,行走更自如。

同时,飞行汽车是传统交通的重要补充。何小鹏预判,未来20年,飞行汽车有望占据汽车产业20%的商业规模。

目前,小鹏汽车除了实现飞行汽车三电、复合材料、飞控导航、空中智驾等四大核心技术的全栈自研,还推出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计划在2026年量产交付。

编辑:杜妍 校对:乔伊

制作:鹿米

审核:陈默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fund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中国基金报

2025-04-16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