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

银行业“火力全开”,超3000亿“弹药”投向资本市场

来源:和讯财经

2025-04-11 17:03:35

(原标题:银行业“火力全开”,超3000亿“弹药”投向资本市场)

支持资本市场稳定运行、助力提振市场信心,银行业在行动。

近三天内,国有行及股份行密集发声积极推进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贷款需求。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3000亿元。

同时,多家A股上市银行陆续宣布股东或董监高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以真金白银释放对银行业发展前景的积极信号。

 大行集体出手“输血”

4月11日,浦发银行(600000)公告称,近期该行全力支持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该行已投放回购增持转向贷款项目24个,涵盖长沙、兰州等18个城市的上市公司,涉及集成电路、高端制造、光学电子、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实际上,自4月9日以来,国有六大行陆续及多家股份行均表示正积极推进股票回购增持贷款,支持国央企、民营企业强化市值管理、优化资本运营等各类需求。

据公开信息,近期各家商业银行正在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相关工作,初步测算,授信总额已超3000亿元,4月以来上市公司新增贷款需求约2000亿元。

具体来看,中国银行(601988)方面4月8日表示,近日制定并实施《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落实措施》,及时出台专属配套方案,设立单独贷款产品和统计科目,明确标准业务流程和贷后监控要求,确保业务合规有序开展,支持了一批符合条件的股票回购增持计划。

工商银行4月9日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近日,工商银行(601398)积极组织开展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扎实服务上市公司开展股票回购增持、加强市值管理等各类需求,对接企业资金需求近500亿元,助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截至目前,工商银行已累计支持及储备项目近400笔,涉及交易金额规模超千亿元,覆盖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等多个板块。

同日,农业银行也发文称该行股票回购增持贷款实现多领域投放,近期已与多家央国企、民营上市公司达成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合作意向。

截至3月末,农业银行(601288)累计为“三农”、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多领域53家上市公司提供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贷款服务,贷款签约金额超150亿元,已投放金额超85亿元。

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及兴业银行(601166)、招商银行(600036)、浙商银行在内的多家股份行同样发布股票增持回购贷款业务进展,并表示将积极推动相关服务工作。

据上市公司公告,近日,美的集团(000333)、精工钢构(600496)、海正生材等多家上市公司披露已获得银行股票回购或增持专项贷款支持。截至4月10日,已有超450家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情况。

去年10月,人民银行宣布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其回购和增持股票。21家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的,可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贷款首期总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以较低利率获得低成本资金支持。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银行用好专项再贷款资金,向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及其股东提供贷款,在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可以此为契机扩大有效信贷投放,营销一批优质的上市公司及其股东,稳定贷款规模,夯实客户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多地国资委联合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及上市公司召开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工作座谈会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相关政策将进一步优化,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只要资本市场发展有需求,货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的空间仍然不小。”董希淼表示。

  真金白银自购增持

在积极推进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业务的同时,多家上市银行密集宣布,公司股东及高管将增持启动自有资金增持自家公司股票,以“真金白银”释放对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看好的积极信号。

例如,4月8日,邮储银行、光大银行(601818)、成都银行(601838)、浙商银行陆续发布增持公告,宣布控股股东或行内董监高增持公司股份。其中,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成都银行三家为股东增持,浙商银行为高管个人增持。

4月9日,华夏银行(600015)、江苏银行(600919)先后发布增持计划,均为行内董监高及部分管理人员以自有资金增持公司股份。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增持股票在短期内对稳定股价和大盘走势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体现股东及经营管理者对资本市场和各家银行自身发展前景的认可,稳预期资金支持进一步加码,后续或有更多银行加入增持大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多家银行披露估值提升计划。A股上市银行中目前已有超20家披露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分红比例、提升风控水平、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式提升公司投资价值和股东回报能力。

中泰证券研究所分析师戴志锋及其团队认为,“对等关税”背景下,银行股红利属性凸显。

中国银行证券研究分析师张一纬认为,降准降息预期增强,低利率环境延续,叠加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确定性,资金避险属性提升,银行稳分红、低波动,股息率性价比凸显。市值管理强化、中长期资金入市推进,提升估值定价效率,带来银行估值重塑机会。

fund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4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14

首页 股票 财经 基金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