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媒体
2025-04-05 14:37:23
(原标题:基金大事件|重磅榜单发布:权益类基金收益表现哪家强?“国家队”持ETF总市值破万亿元)
4.5【★★★★★】 重磅榜单 海通证券最新业绩榜单发布!>>>
2025年第二季度已然开启!又到了总结基金公司一季度主动权益投资业绩的时刻。市场永远都存在不确定性,涨涨跌跌本是常态,投资的目的是穿越牛熊获得稳健收益。
最近10年牛熊交替中,哪些基金公司跑在前列?大中型基金公司中谁能独占鳌头?最近5年市场风格变化较大,哪些公司能够快速反应,踏对市场节奏?最近3年市场调整之下,哪些公司抗风险能力更强?一季度哪些公司表现更为亮眼?
海通证券日前发布基金公司权益类基金绝对收益排行榜,揭晓上述谜底。(详情请点击链接:长期业绩,榜单来了!)
4.3【★★★★★】 基金重磅新规 推动托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即将迎来修订>>>
4月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聚焦行业突出问题,通过优化准入门槛、强化风险隔离、压实托管人责任等举措,推动托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为从制度上解决现有问题,在充分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证监会对《办法》进行了修订,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完善准入门槛。强化实质展业能力和合规风控能力要求,支持在托管领域具有较突出潜能、合规与风控能力优良的主体申请该项资格。
二是强化实质展业、风险隔离监管要求。在申请阶段即要求申请人作出聚焦主责主业承诺;强化基金财产与其他托管财产的隔离。
三是压实托管人责任。要求托管人采取必要手段核查验证基金管理人提供的信息资料;强化客户及产品准入要求,避免“带病托管”;明确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适用“一托到底”情形及相关托管要求;要求基金托管人充分揭示风险,不得约定基金托管人无法完整、有效履职的监督方式;强化托管人报告义务、结算交收责任等。
四是健全退出机制。增加或者完善未实质展业、未持续符合准入条件、主动注销等3种取消牌照情形,建立健全进退有序的市场机制,同时细化托管人职责终止后的衔接安排。
五是允许优质托管机构设立全资子公司专门从事托管业务。允许托管业务居于行业前列的优质托管机构设立全资子公司专门开展托管业务,此外还应当符合相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规定。
4.2【★★★★★】 国家队ETF持仓 中央汇金持有ETF总市值突破万亿元,宽基ETF产品仍是长线资金青睐标的>>>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完毕,以汇金系为代表的“国家队”持仓也得以揭晓。目前,中央汇金投资ETF分为4大主体,分别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投资)、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汇金资管)、易方达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和华夏基金—汇金资管单一资产管理计划。
去年下半年,中央汇金大笔加仓,截至年末ETF持仓已超1万亿元,环比增加近八成,同比更是激增7倍以上。对比来看,中央汇金去年下半年借助ETF对A股市场进行了全面布局,聚焦大盘蓝筹与聚焦中小成长板块的宽基ETF均获汇金增持,部分细分主题ETF也获新进资金流入或加仓。
3.31【★★★★】 ETF基金 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业务主管Travis Spence:中国ETF发展,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需探索本土化路径>>>
来自ETFGI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球ETF总规模达15.50万亿美元,再度刷新纪录。今年前两个月,全球ETF累计吸引资金净流入3047亿美元。继2024年吸金超过万亿美元刷新纪录后,2025年,全球ETF吸金力度有望再创新高。 摩根资产管理在全球主动管理ETF领域扮演重要角色。
数据显示,2024年,它旗下主动管理ETF吸金力度位居全球首位。截至2024年底,摩根资产管理旗下主动ETF资产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日前,摩根资产管理全球ETF主管Travis Spence在接受中国基金报专访时表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ETF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ETF规模增速远超非ETF的公募基金,这背后是投资者对透明度、灵活性的需求,对成本效率的高度关注。
他认为,全球ETF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主动ETF更有望成为新利器。谈及中国ETF,他表示,发行商应从投资者的真实需求出发。待时机成熟,主动管理ETF在中国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摩根资产管理为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截至2024年底,其资产管理规模约3.6万亿美元。
3.31【★★★★】 公募机构 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公司增资至9.5亿元,增幅约58%>>>
天眼查App显示,3月27日,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9.5亿元,增幅约58%。摩根士丹利基金成立于2003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ZHOU WENTONG(周文秱),经营范围为基金募集、基金销售、资产管理、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业务,由摩根士丹利国际控股公司全资持股。
2023年2月3日,证监会批复核准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核准摩根士丹利国际受让深圳市基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持公司全部股权。2023年6月2日,公司名称变更为“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2023年7月17日,公司完成股权变更交割手续,公司股权结构变更为摩根士丹利国际持股100%,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5亿元。
回顾来看,此次是摩根士丹利基金的二次增资。2023年7月19日,股权交割完成后不久,摩根士丹利马上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摩根士丹利基金的业务发展,摩根士丹利基金的注册资本从人民币2.5亿元增至6亿元,增幅近140%。
从管理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的非货基金规模为244.94亿元,行业排名第96名。
3.31【★★★】 绩优基金经理观点 四大绩优基金经理看二季度:目前处于上涨行情早中期,回调是加仓机会>>>
今年以来,A股、港股市场出现久违的回暖行情,沪指一度突破3400点创出年内新高,港股市场更掀起一场科技股的狂欢盛宴;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等科技板块成为权益市场上涨的“推手”,部分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大反弹。
对二季度A股、港股市场的整体走势有何预判?哪些行业具有较好的投资机会?主要风险因素有哪些?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专访了四位绩优基金经理: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首席权益投资官 高楠、嘉实基金大科技研究总监 王贵重、平安基金基金经理 张荫先、金鹰基金基金经理 陈颖。
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在地缘风险有限的大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随着科技板块的事件驱动而提升,一季度走出“结构牛”行情。当下A股绝对估值不贵,经济触底回升,目前整体处于上涨行情的早中期,回调也是加仓的机会。
本周四(4月3日)收盘,市场全天震荡调整,创业板指领跌两市。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342.01点,跌0.24%;深成指收报10365.73点,跌1.4%;创业板指收报2065.40点,跌1.86%。两市共2075只个股上涨,59只个股涨停,3157只个股下跌。消费电子板块集体重挫,高外销占比、出海概念板块等集体重挫。
本周较为突出的数据有:
第一,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3.47%,最牛基金业绩超60%;
第二,数据显示,2024年这四大费用合计达1884.2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7.63亿元下滑7.07%。
具体如下:
4.1【★★★★】 主动权益基金 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平均增长3.47%,最牛业绩超60%>>>
自2024年“9·24”政策暖风刺激,A股市场震荡回暖。尤其春节后,DeepSeek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火爆全网等因素影响下,科技股表现神勇,港股市场也明显回暖,领涨全球。虽然近期市场震荡,但2025年一季度主动权益类基金整体赚钱效应显著。
具体来看,2025年一季度结构性行情明显,主流指数涨跌不一。截至3月31日,北证50年内涨幅达到22.48%,是表现最好的主流指数;中证2000、中证1000、科创50等指数分别上涨7.08%、4.51%、3.42%,但红利指数小幅下跌。在这样的基础市场下,一季度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增长率达到3.47%,最牛基金业绩超60%。
4.1【★★★★】 基金费用 2024年基金四大费用合计1884.21亿元,下滑超7%>>>
自2023年7月起,公募基金费率改革逐渐落地。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揭示了基金管理费、交易佣金、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四大费用的最新变化。
虽然2024年公募整体管理规模显著增长,但受A股震荡调整、费率新规等多重因素影响,公募基金四大费用明显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这四大费用合计达1884.21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027.63亿元下滑7.07%。
4.1【★★★★】 基金经理变动 天治基金总经理卸任多只基金基金经理职务>>>
4月1日,天治基金公告,总经理许家涵因个人原因,“清仓式”卸任目前所管的4只基金,此次卸任之后,他已无在管基金,目前仍担任公司总经理。对于许家涵未来是否会继续担任总经理,天治基金回应一切以公告为准。
截至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总人数已经突破4000人。不过,由总经理亲自出任基金经理的仍属少数,但也因个人离职、管理与投资无法兼顾等原因,部分总经理在担任基金经理之后又选择卸任,天治基金总经理许家涵就是最新一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还在投研一线担任基金经理的还有东方红资管总经理张锋、睿远基金总经理饶刚、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总经理徐荔蓉、汇泉基金总经理梁永强、东方阿尔法基金总经理刘明、朱雀基金总经理梁跃军、湘财基金总经理程涛等人。
在业内人士看来,部分总经理此前本身就是投研出身,担任总经理后也继续保留基金经理职务,但部分人之后也会因公司管理与投资无法同时兼顾等原因,选择卸任。
4.1【★★★★】 新发基金动态 3月基金新基发行破千亿份,较2月增长超53%>>>
今年3月,股市震荡回暖,沪指一度突破3400点创出年内新高。新基金发行亦回暖。3月基金新基发行份额破千亿份,较2月增长超53%,其中,权益类基金成为新基金发行市场的“主力”,发行份额占比近50%,发行数量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4月,还有将近90只新基“同台竞技”。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新基金发行有望进一步回暖。一季度,在多项利好政策助力下,A股、港股市场一度迎来强势反弹。后续基金公司将乘势而上,新基金发行或将提速。
3.31【★★★】 公募REITs 公募REITs市场持续火爆 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REIT开盘涨停>>>
今年以来,随着二级市场行情持续火热,新上市的公募REITs产品首日涨停日趋常态化,今日上市的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REIT又收获30%涨停。
3月31日,认购总金额超1114亿元的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REIT上市,开盘大涨29.99%,达到了首日上市涨幅上限。截至11点,汇添富上海地产租赁REIT成交金额达1147.55万元,换手率低于0.01%,延续近期公募REITs市场火爆行情。
经历2月末的调整之后,3月以来公募REITs重拾上行走势。截至3月28日,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过去一周上涨1.26%,周线连拉“四连阳”。3月31日早盘更是触及1074.02点,创出历史新高。
4.3【★★★★】 私募新玩家 深圳晓喆私募基金完成备案登记,券业资深女将联手创业>>>
近期,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布了新一批完成备案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名单,涉及6家机构。
基金君发现,长城证券原副总裁徐浙鸿在退休后自主创业,与老同事一起创立了深圳市晓喆私募证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晓喆私募基金),未来将在私募的舞台上大展拳脚。
近一年已有多位拥有券业背景的资深人士加入私募行业,希望实践创业的想法,开启职业生涯新篇章。
4.1【★★★】 私募持仓 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披露,知名私募机构的ETF持仓曝光!>>>
随着公募基金2024年年报的披露,ETF等上市基金的前十大持有人名单曝光。基金君梳理发现,有不少知名私募机构旗下的产品现身ETF的持有人名单。
随着ETF的快速发展,私募看好其配置价值。2024年下半年,但斌的东方港湾投资仍然重仓多只纳指ETF,景林资产减持中概互联网ETF;重阳投资大举加仓恒生医疗ETF,高毅资产邓晓峰新进了债券类的国开ETF;国新新格局私募减持了黄金ETF,泓湖投资加仓东南亚科技ETF。
中国基金报
2025-04-06
中国基金报
2025-04-06
中国基金报
2025-04-05
中国基金报
2025-04-05
中国基金报
2025-04-05
中国基金报
2025-04-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5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