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2025-04-03 13:03:00
(原标题:重组落地引进战略股东,国华(00370)迎接“人形机器人”商业化)
虽然被VC投资人朱啸虎波冷水,人形机器人依旧被大部分投资者看好,这或许是财务投资者和战略投资者最大差别,没有高瞻远瞩及长远眼光。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日朱啸虎对媒体表示,具身智能商业路径还不清晰,尤其是人形机器人,认为目前市场需求主要为研究用途,不具有可持续的商业化价值。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知名私募投资机构经纬创投张颖及机器人公司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接连出来反驳,看好AI及人形机器人的长期价值。
实际上,朱啸虎作为财务投资人的身份,以快进快出赚丰厚收益为目标,比如近期退出的机器人标的星海图,根据公开市场信息,朱啸虎旗下的金沙江创投于2023年11月参与了星海图的天使轮融资,2024年9月就完成股权投资退出,持股周期不到一年。而朱啸虎退出后,星海图接连官宣了Pre-A轮融资和A轮融资,引入高瓴创投、蚂蚁集团及IDG资本等战略机构投资者。
可见,朱啸虎“反共识”并不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根据头豹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186亿元,随着大模型端的技术突破,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增长有望逐渐提升,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328亿元。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国华(00370)顺势而为,全面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香港仔机器人重组落地,全面迎接行业“商业化”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加速发展,Chat Gpt以及DeepSeek不断推动人工智能应用浪潮来临,2025年国华锚定人工智能应用赛道,以人形机器人赛道作为转型入口,一个月内迅速完成部署,落地产品项目以及市场需求。
从时间线看,2025年3月6日,该公司宣布与行业独角兽达闼将通过重组在香港合资成立香港仔机器人,3月28日就完成了香港仔机器人的重组,执行效率超市场预期。同时,期间该公司也在为项目寻找市场机遇,在3月24日与南通市海门区海永镇人民政府签订崇明岛人工智能康养项目“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这无疑是为香港仔机器人铺路,带来潜在订单预期。
国华以合作及投资控股方式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合作方达闼是行业独角兽,在技术上处于行业头部梯队,在起点上就已经比人形机器人创业标的高了几个台阶。
香港仔机器人从三个方面迎接市场需求:一是设立研究院,保证产品技术的行业领先水平,推动AI+人形机器人知识开发、应用及商业化;二是清晰业务模式,将开发及制造定制化机器人,为各种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健康、长者照护及物业管理)提供一站式模型即服务(MaaS) 和机器人服务(Raas)解决方案;三是产能规划,在香港设立并营运人形机器人的生产线,由达闼在技术层面提供全方位支持。
据了解,达闼拥有1800多项注册在公司及/或其联属公司名下之专利及软件权利,已注册专利涵盖人形机器人之“大脑”,如海睿云脑及RobotGPT模型;“小脑”,即人形机器人之动作控制及协作系统等。根据合作内容,在协议后两年内,达闼应分阶段完成向香港仔机器人中国公司转让达闼知识产权的拥有权。
国华和达闼联合打造香港仔机器人,在技术以及商业化上均具备行业优势,这将使得国华成为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强劲标的,并有望逐步发展为行业领先的运营商。
跑步入场“多场景”,教育和养老有订单预期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庞大,从政策上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部署,提出培育未来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从技术上看,特斯拉、优必选以及宇树等为行业代表,已开发出具备商业化的AI+人形机器人,2025年将迎来商业化元年。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丰富,包括工业制造,如汽车、医疗以及消费电子等,政务机构、教育机构以及养老机构等诸多行业场景。
目前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参照不同行业的发展轨迹,一般前期为政策驱动,后期则由市场驱动。在政策驱动下,政务机构以及具有国企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将成为主要需求方,过渡到市场驱动,各大行业的企业主体需求得到释放,而随着技术应用完全成熟,行业模式将由toB到toC,大众将为主流需求者。
国华快速搭建起人形机器人发展平台香港仔机器人,目标场景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以及地产领域,充分利用国华的资源优势以及达闼的技术优势,以先发优势,率先跑步入场教育及养老等领域。
在3月10日,该公司与中科编易将以重组方式建立AI教育合资公司,提供AI教育产品包括AI教师辅助智能体、学生个性化学习大模型、教师课件生成与课堂答题系统、个性化作业生成系统及学生家庭端智慧辅助学习机器人(便携式教育机器人)等。对于国华而言,这不仅是布局了人工智能新赛道(教育),同时通过学习机器人的需求为香港仔机器人商业化带来便利,加速市场扩张。
另外,该公司与南通市地方政府合作的“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打造长三角“AI机器人+康养”标杆。康养示范区项目计划整合运营已建或在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同时新建及改造约2万平方米的康养综合服务配套,项目建成后可服务于1200-1500户约3000人有康养需求的用户。
康养项目预计将为香港仔机器人带来实打实的订单需求,而随着教育和养老场景全面打通,其人形机器人业务也将进入成长快车道。国华的订单预期充分驳斥了财务投资人朱啸虎对人形机器人无持续性商业价值的行业言论,其实不仅国华,例如优必选以及宇树等标的均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拓展。
合资实则引进战略股东,赛道稀缺获投资者认可
今年以来,国华的市值翻了2.6倍,进一步反映了该公司转型为人工智能应用赛道的价值,以及投资者对其未来发展的认可。而且该公司通过合资模式进入应用赛道,实则是引进强大的战略股东,比如成立香港仔机器人,引进了行业独角兽达闼,将要成立的AI教育公司,则引进具有中科院背景的中科编易。
站在战略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为何看好与国华的合作,一方面国华在客户资源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迅速铺开内地市场;另一方面国华在香港根深蒂固,具有雄厚的资源背景,而香港是海外市场的桥梁,无论是融资还是市场需求,均便于海外市场的开拓。另外,他们通过和国华合作,可获取更大的估值溢价。
而且国华合作的战略投资者均具备对应赛道商业化落地能力,香港仔机器人以及将要重组成立的AI教育公司,均有业绩承诺。其中达闼承诺香港仔机器人将在2025年实现经审核收入不低于5亿元;中科编易承诺AI教育合资公司成立第一年实现AI教育基地10个,营业收入不低于 1.2亿元,经审计毛利率不低于25%。两者之间还有强的业务协同,比如达闼可以为中科编易提供机器人定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达闼出现了一些舆论危机,其实此次和国华的合作,双方强强联合。达闼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积累,是中国智能机器人领域的先行者,注册专利多达1800多项,涉及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及肢体等领域,拥有云脑(HARIX)、RobotGPT模型、海睿AGI平台以及机器人控制器 (RCU)等多项核心技术,遥遥领先于同行。
另外,该公司具有强大的管理及研发团队,比如创始人兼CEO黄晓庆曾任UT斯达康公司高级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及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等职位,曾开发了世界第一套软交换系统及世界第一套运营商级流媒体交换及IPTV系统等,获得多项世界级成果。公司的机器人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公共卫生、智慧农业、智慧医养、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城市、商业零售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客户群体。
在强大的竞争优势下,借助于国华的资源优势以及资本市场平台,无论在产品未来的订单需求,还是国际市场的投融资,都为达闼带来正面效应。随着项目的深入合作及发展,达闼的资金压力也将得到缓解,同时将为该公司的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目前市场上人形机器人标的较为稀缺,而且标的估值也非常高,但行业依旧保持投资热度。IT桔子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国内具身智能(包括人形机器人)领域发生30起投资事件,2024年上升至83起,今年已经达到48起,目前才过去1/4的时间。在行业投资浪潮下,国华人形机器人赛道转型更显估值优势。
券商中国
2025-04-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4
格隆汇
2025-04-03
格隆汇
2025-04-03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4-03
证券之星港美股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
证券之星资讯
2025-04-03